高中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小编准备了政治高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专项训练,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
1.(广东广州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中国古典诗歌“无体不备,无体不善”,无论内容、风格、形式、技巧,均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这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________的特点( )
A.博大精深 B.源远流长 C.民族性 D.多样性
解析: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是其博大精深的表现,可以通过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体现出来,中国古典诗歌是文学艺术的内容之一,“无体不备,无体不善”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故A项正确。
答案:A
2.(2009•浙江文综)“扁担宽板凳长,扁担想绑在板凳上……各种颜色的皮肤各种颜色的头发,嘴里念的说的开始流行中国话。”这首广为传唱的《中国话》表明( )
A.推广汉语是世界文化多元化的需要
B.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相比具有优越性
C.汉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D.汉语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一种主要手段
解析:A、B两项说法片面,D项错误,故选C项。
答案:C
3.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②今天的汉字是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 ③北宋时的《资治通鉴》为后世所传播,被统治阶级所借鉴 ④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用排除法来解答此题较为简单。“我国民族众多,方言也较多”说明中华文化
的博大精深而非源远流长,故排除④。与其他古老文明相比,起源于黄河、长江流域
的中华文明虽历经沧桑,却始终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和无穷的魅力,这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最好见证,故①正确。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是汉字和史书典籍,故②③正确。据此可得到正确答案为A。
答案:A
4.(山东教学质检)右图为刻于明朝初年、悬于黄山市西递慈善堂的“孝”字。该字上半部分左右两侧分别呈现猴头和慈妇的头像,表达了不孝便由人变猴的意蕴。在我国,孝文化由来已久,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可见( )
A.文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B.孝是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
C.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D.汉字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色
解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见证于汉字和史学典籍,C项正确,A、D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项观点错误。
答案:C
5.北京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向世界呈现了一幅中国的长卷、历史的长卷、文明的长卷。从远古到现代,从昆曲到京剧,从吟诵《论语》到热唱《我和你》,从“四大发明”到“辉煌时代”……凸显“中国元素”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
①源远流长 ②博大精深 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④潜移默化,持久深远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中华文化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所以B项入选。
答案:B
6.(2009•山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我国高度重视文化典籍的整理工作。这是基于( )
①文化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②优秀的文化典籍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③整理文化典籍有利于挖掘和保护传统文化 ④阅读文化典籍可以帮助人们认识中华文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本题以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中华文化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文化典籍见证着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见证着中华文化的一脉相承;对文化典籍的整理、阅读本身就有利于人们挖掘、保护、认识中华文化,故①③④正确。②错误,答案为B。
答案:B
7.(山东潍坊一模)2009年3月7日,山东省人文自然遗产保护与开发促进会在济南宣布,经过几年努力,山东已经形成运河文化贯穿南北、齐长城连接东西的文化景观。这表明( )
A.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B.各地文化具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C.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
D.不同区域的文化融为一体
解析:山东已经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体现了山东文化的区域特色,故B项正确;A、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观点错误。
答案:B
8.(2009•福建文综)2008年6月18日,中国邮政发行了《海峡两岸建设》特种邮票和邮资封。在《海峡两岸建设》特种邮票中,有两枚以“闽台缘博物馆”和“湄洲妈祖”为题材,展现了闽台关系“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和“法缘久”的特点。“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之间( )
①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②相互交融,相互借鉴 ③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④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析:材料中“五缘”显示了闽、台文化的同一性。①②均正确地表达了这一关系。③④都是强调不同文化的相异之处,与题意不符。
答案:A
9.(2009•安徽文综)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在18世纪下半叶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
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
解析:京剧由多种戏曲交融而成,体现了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点,C项正确。D项本身内容错误,容易排除;京剧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由“多”而“一”的过程,A项不符合要求。材料中关于京剧的形成过程,主要强调了对多种戏剧的吸收、借鉴,是从横向角度分析问题,B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10.(2009•江苏)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将中华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完美结合,向世界奉献了一部奥运史上最华美的乐章。这充分说明( )
①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③外来文化是中华文化创新的基础 ④中华文化正在成为世界文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③说法错误,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④说法错误,材料体现了①②,故选A。
答案:A
11.“山不转水转,水不转人转,风风火火二人转,转不出的缘里缘外,转不完的缘系缘牵,我就是‘为戏痴迷、为歌疯狂’小沈阳是也。”2009年春晚“一炮打红”的小沈阳是沿着二人转的道路走上春晚舞台的,他的表演才能是在东北二人转艺术中成长起来的。“二人转”这种艺术形式主要体现了中华文化( )
A.源远流长的特征 B.独特性的特点
C.区域性的特点 D.民族性的特点
解析:东北的“二人转”人人皆知,是具有浓厚东北风情的艺术形式,所以“二人转”体现了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区域性特征。
答案:C
12.2 008名演员、2 008尊缶,标志着2008北京奥运会寓意了东西南北、天上地下的时空观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脍炙人口的名句,演员击缶吟诵,表达了欢迎朋友的愉悦心情。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千人共诵《论语》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用孔子的经典名句作为奥运会的迎宾语,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是( )
A.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有其特有的包容性
C.文化能够为奥运会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D.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消除文化差异
解析:2 008名演员击缶吟诵“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既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也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故B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C项与题意无关;D项“消除差异”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B
13.2009年5月23日—6月28日,2009海峡两岸当代艺术展首展在台中市展出。展览以“讲•述”为主题,呈现了两岸艺术家在语言方式上共同的文化特征,在今天的全球化语境中建构中华文化的主体意识。关于中华文化,以下说法不妥的是( )
A.中华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
B.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C.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在文学艺术的成就上
D.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特性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考生对中华文化的识记与理解。A、B、D均是对中华文化特征的正确表述,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C错误,当选。
答案:C
14.(2009•天津高考)《格萨尔王传》是藏族人民群众创作的一部伟大的英雄史诗。近千年来,它主要由民间艺人口耳相传。随着许多民间说唱艺人步入高龄,这部英雄史诗濒临失传。为使这一优秀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党和政府专门组织人力,拨出专款,抢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萨尔王传》。上述材料表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 ③中华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认同 ④中华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①是从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方面对上述材料的认识。④是从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角度对上述材料的认识。②③本身表述正确,但与题意无关。排除含②或③的A、B、C项,故选D。
答案:D
15.2009年1月25日至2月1日,石景山区举行牛年春节“洋庙会”,游客可以逛洋景儿、听洋曲儿、品异域风情洋小吃、玩大型主题游艺项目,观看五洲风情花车行进表演。这体现了( )
①春节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集中展示 ②中外文化交流 ③外国文化已成为我国文化的中心 ④中华文化能够融汇世界优秀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北京庙会中西合璧既体现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又说明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国度,能够融汇世界优秀文化。③说法错误。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6.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对后世影响很大。中医学认为构成人体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的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使机体产生相应的反应。
运用材料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
解析:依据材料描述中华文化的特点。这属于“如何反映或者体现某一知识点”类的设问。通过对材料的审读,基本可以确定材料旨在说明:中医学产生的历史比较悠久;中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涉及的知识点: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的特点。材料包括两层意思:中医学产生的历史比较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答案:①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中医学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轨迹,表明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②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医学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③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中医学影响中国数千年,具有实用性特点;中医学把人体,以及人与自然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具有整体性特点。
17.辨析: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因此,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必须弘扬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坚持指导思想上的多元化。
解析:对辨析题的解答,一定要注意全面分析,防止片面性,即既要看到辨题中的合理成分,也要看到其中不合理或错误之处。在本题中,前提是正确的,结论中有正确的成分,也有不正确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在组织答案时一定要找出辨点,作出具体分析,切不可抓住一点,不及其余。
答案:(1)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样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因此,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必须弘扬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3)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必然要求思想上马克思主义占指导地位,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我国的文化发展就会失去社会主义方向,社会主义就会失败。因此,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占指导地位。
(4)弘扬我国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不能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也只有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各民族文化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那种以发展民族文化为借口,要求实行指导思想的多元化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实质是要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政治高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专项训练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勇于开拓进取
高二政治说课稿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品味生活
高二政治说课稿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第10课责任重于泰山
初三政治说课稿
丰富多彩的情绪
第四课 第二框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2)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高二政治说课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人的性格 各不相同 教学设计(一)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情绪——奇妙的“窗口”
高二政治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财产属于谁》说课稿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
十五课第一框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高三政治说课稿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礼貌显魅力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