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处于一个非常特殊的地位,以下是查字典政治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第一学期政治期中检测,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政治网一直陪伴您。
第Ⅰ卷 选择题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到答题卡上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33题,每题2分,共计66分)
1.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论语)心得》一书的扉页中写道: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有()
①生活需要智慧,需要哲学 ②哲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③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④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从古到今,各种哲学流派繁多,有些根本观点相同,有些根本观点完全相反,但无论哪种哲学都是( )
①科学的哲学 ②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④正确的哲学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3.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指出,我们要坚持和运用好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这一要求表明 ( )
A.毛泽东思想是永恒的真理
B.毛泽东思想仍然是新时期做好各项工作的出发点
C.意识推动着事物的发展
D.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
4. 2013年9月24日,《新京报》报道,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该计划以PM2.5为主要防治目标,是根据目前北京地区环境污染情况制定的措施。这说明( )
①存在决定思维 ②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思维决定存在 ④存在具有不可知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5.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能体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区别的是
①天地之变,阴阳之化(荀子)和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康德)
②气者,理之依也(王夫之)和水是万物的始基(泰勒斯)
③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和未有此气,已有此理(朱熹)
④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德谟克利特)和我思故我在(笛卡尔)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6.荀子认为,天地之变,阴阳之化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以下观点与之一致的是 ( )
A.理生万物,理主动静
B.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C. 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
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7. 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原原本本学习和研读经典著作,努力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带领人民不断书写改革开放历史新篇章。之所以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因为 ( )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不可改变的经典思想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指导社会变革和发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信息失真、夸大负面新闻、传播不良信息等网络媒体道德失范现象日益严重,为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倡导主流新闻网站和重点商业网站应在把方向、抓管理、扬正气、树新风、守法纪、探规律、谋发展、建队伍八个方面做好带头的解决策略。材料表明 ( )
A.物质是世界的本原,意识是由物质派生
B.意识活动具有能动性,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
C.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党制定政策的客观依据
9.有研究表明:人们习惯的形成与大脑底部的基底核有关,它会把经常重复的运动或行为记忆贮存起来,当再次遇到这种行为时,大脑就会开启自动行为模式,不再参与决策,是做其他的事情;基底核的病变可导致多种运动和认知障碍。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A.意识离不开人脑,人脑是意识的源泉
B.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D.意识是人脑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生理基础
10. 一切文章皆须有情。优秀的散文景、事、理皆为情服务,常常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情于理。散文之所以能够寓情于景、寓情于事、寓情于理,是因为
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直观反映
③意识活动具主动性和创造性 ④意识反映客观世界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1. 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这句俗语告诉我们
A.事物在本质上都是物质的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物质运动遵循固有的规律 D.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
12. 2013年入冬以来,雾霾覆盖中国中东部地区,从华北到中部乃至黄淮、江南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这次强雾霆事件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要解决十面霾伏的困境,我们 ( )
①应尊重规律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 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新的规律
③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④要利用规律,治理污染造福人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①墨守成规,工作缺乏创新精神
②消极懈怠,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主观臆断,没有坚持从实际出发
④盲目蛮干,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4.嫦娥三号探测器把一台天文望远镜放在着陆器上,从月球的位置观测天文,可以突破风雨云雾、电离层、污染等限制,这不仅是史无前例的,也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观测环境。材料表明 ( )
A.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由于月球真空状态,天文望远镜将无条件相对静止
C.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D.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探月活动将深化人类对月球的认识
15.背负又硬又重壳的小蜗牛很羡慕毛毛虫和蚯蚓没有壳,蜗牛妈妈说:毛毛虫会变成蝴蝶天空保护他,蚯蚓会钻土大地保护他。小蜗牛感到自己没有保护很伤心,下列选项能改善蜗牛伤心的是 ( )
A.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要承认自己的缺陷
B.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要想象一个不同的自己
C.意识对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要相信自己的完美
D.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相信依靠自己的努力能发展自己
① 循序渐进,随机应变 ② 化繁为简,改弦更张
③ 尊重书本,尊重权威 ④ 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7.在2013年十大流行语中,正能量位居榜首。著名语言文字学者郝铭鉴指出,正能量指的是一种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动力和情感。当下,中国人为所有积极的、催人奋进的、充满希望的人和事,贴上正能量标签。从哲学的角度看 ( )
①正能量具有创造性,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
②正能量具有能动性,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
③正能量具有反作用,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④正能量有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
A.①② B. ①③ C. ③④ D.②③
18.转变工作作风要坚持思想不能疲、劲头不能松、措施不能软。因为 ( )
A.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可以促进人们实现人生价值
B.真理性认识源于人们的实践且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
C.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需要发挥正确意识的作用
D.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诸多条件限制而具有反复性
19.马克思与黑格尔一样,认为世界是按照一个辩证法公式发展的。但是关于这种发展的原动力,他和黑格尔的意见完全不同。黑格尔相信有一个叫精神的神秘实体,使人类历史发展下去;在马克思看来,推动力不是精神而是物质。然而,那是一种特别意义的物质,是人对物质的关系。关于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法完全不同于黑格尔的辩证法
② 马克思主义哲学继承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
③ 黑格尔是一个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④ 人对物质的关系最重要的部分是人的生产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0.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嫦娥三号卫星是中国国家航天局嫦娥工程第二阶段的登月探测器,它的任务是进行首次月球软着陆和自动巡视勘察。这体现的认识论的道理是 ( )
A.意识能能动的认识和改造世界 B.人能认识和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追求终极真理是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1.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当前我国工业生产高度重视节能减排,不断改变能源结构,就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材料表明 ( )
A.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生态文明的对错难以区分
B.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工业生产造成环境污染不可避免
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活动,工业生产要考虑到节能减排的需要
D.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工业生产造成的污染是世界难题不可改变
22.从古代的把酒问青天、嫦娥奔月到今天的神舟号系列飞船对太空的探索,太空将渐渐被我们所熟悉。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①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②每一个人的认识能力都是无限的
③人们的认识随着实践能力和水平的发展而发展
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科学家使用雷达测距新技术来测量地球和行星之间的距离。在分析了大量的观测数据之后,天文学家发现二者之间的距离正在以每世纪7米的速度增长。换句话说地球正在以这个速度离开太阳。在考虑了所有已知的相互作用之后,目前天文学家依然无法解释这一现象。这体现的哲理有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③真理会超越社会历史条件 ④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4.针对漫画《政绩》中揭示的问题,我们应该
①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 ②树立创新意识,推动事物的健康发展
③认真分析事物的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 ④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避免错误的出现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5.真理,没有不被怀疑和突破的特权。从根本上讲,这是因为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 ②社会实践是变化发展的
③客观世界是变化发展的 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A.②③ B.①③ C.①② D.②④
26.远古时代,人类只能用肉眼观测天体,美丽的月亮让人产生了无限遐想;望远镜的发明让人类能够看到月球表面的高山、环形山和平原,首次向世人展示了月球的概貌;阿波罗飞船登月以来,人类对月球探测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多少世纪以来的地面观测。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表明
①实践的目的和归宿在于获得真理性认识
②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在每个时期的认识是有限的
③认识的发展需要实践为其提供必要的认识工具
④人类的认识能力决定着实践活动的内容、规模和水平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7.数字地球是对真实地球及其相关现象统一的数字化重现和认识。其核心思想是用数字化的手段来处理整个地球的自然和社会活动诸方面的问题,其特点是嵌入海量地理数据,实现对地球多分辨率、三维描述,也可以说就是虚拟地球。其中,全球定位系统、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是数字地球重要的技术基础。下面对数字地球说法错误的是
①数字地球一经我们的创造就便以实体的形式独立于我们的意识以外
②数字地球的出现说明真实地球已经被我们打上深深的烙印
③数字地球相对应真实地球而言,只是我们形象化的想象
④数字地球的出现说明实践基础上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8. 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一说法所要表达的哲学观点是()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9.目前,转基因技术备受人们的争议:支持者认为它能缓解资源约束、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产品品质;反对者则从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和知识产权安全等方面提出质疑。这说明
①认识因对同一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③人们对同一事物不可能形成相同的认识 ④价值观影响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
A.①③ B.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0.手表定律是指一个人有一只表时,可以知道现在是几点钟,而当他同时拥有两只时却无法确定.两只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使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这表明
A.真理与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
B.真理标志着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C.认识总会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
D.离开了客观存在正确的意识就不可能产生
31.历时三年,复旦大学课题组通过现代基因反推和古DNA检测双重验证,在没有古人检测样本的情况下,根据对后人的研究,推测出古代家族基因,宣布已完全确定了曹操家族的DNA,第一次从基因层面验证了许多同姓人群在千百年前确实是一家。这反映了 ( )
①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②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③认识往往是在困难的克服过程中发展的
④人们可以认识和创造事物之间的联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2.如今,不少商界精英爱读《毛泽东选集》,例如陈天桥、周鸿伟、宗庆后等。原因在于读《毛泽东选集》可以学到分析问题的独特方法,增强战胜挫折的精神力量,进而在商业活动的困局中把握机遇,在黑暗中发现曙光。材料说明
①认识最终还是要回到实践中去 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③哲学对具体科学具有指导作用 ④毛泽东思想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33.莫言的作品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相融合、历史与当代社会相融合,用魔幻的手法反映现实,核心是真实。这种写作手法反映了 ( )
① 社会实践是文学创新的基础,魔幻是归宿
② 魔幻是文学作品创作的方式,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归宿
③发挥思想的的创造性就能将魔幻变为现实
④ 魔幻手法是主观的,现实的内容是客观的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34分)
34. 2013年9月18日,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公开发布。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在新形势下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创新监管服务模式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推进实施一线放开。允许企业凭进口舱单将货物直接入区,再凭进境货物备案清单向主管海关办理申报手续,探索简化进出境备案清单,简化国际中转、集拼和分拨等业务进出境手续;实行进境检疫,适当放宽进出口检验模式,创新监管技术和方法。
第二,坚决实施二线安全高效管住。通过进出境清单比对、账册管理、卡口实货核注、风险分析等加强监管,促进二线监管模式与一线监管模式相衔接,推行方便进出,严密防范质量安全风险的检验检疫监管模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请结合材料,分析材料中体现了哪些唯物论的知识? (6分)
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动的改造世界。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3分)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按容观规律办事。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正是遵循市场规律的表现。(3分)
35.材料 1993年,中国制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我国消费方式、消费结构和消费理念发生很大变化,在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有必要适时修改这部法律,完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专家表示,对《消法》进行适当地修订,有利于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优化消费维权环境,促进和谐消费关系,促进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
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对材料进行分析。(6分)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有必要适时对《消法》作出修改。(3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起促进作用。对《消法》进行适当地修订,有利于切实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3分)
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人口政策在人口再生产、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合理利用、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各个国家都力求制定能符合本国实际的、反映客观规律要求的科学的人口政策。新中国的人口政策经过多次变化和人为干扰后,最终由节制生育向有计划生育的过渡,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初步形成了晚、稀、少的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入80年代以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为晚婚、晚育、少生、优生,除父母双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二胎等特殊情况外,强调一对夫妇只生育一胎;进入到21世纪后,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形势的变化,2013年12月28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并表决通过了关于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决议,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同意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结合材料,说明我国人口政策的适时调整与完善,对人们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有什么方法论启示?(9分)
答案:
我国的人口政策根据经济社会的变化,及时总结实践经验,适时进行调整完善,启示我们①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分)
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3分)
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3分)
3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随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不断发展,八次三中全会构成了改革开放环环相扣的壮丽画卷: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时代的起点,一是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二是实行改革开放;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是全面改革的一个里程碑,首次承认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商品经济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市场是在资源配置当中起基础性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一个重要的标志和里程碑,提出了全面改革的60条306项的具体任务,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的作用。中国现代化实践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中国建设现代化的理论认识不断更新。
结合材料,请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知识予以说明。(13分)
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中国现代化事业不断发展,指导现代化事业的理论也要随之发展.(3分)
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每一次理论的创新都能推动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4分)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都是理论与实践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时代在发展,国情在变化,指导改革开的理论必须与不同的时代相结合。(3分)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们要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认识和发现指导我们前进的真理,并用来指导实践. (3分)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34分)
34.
①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能动的认识世界,能动的改造世界。建立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具有重要意义。(3分)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按容观规律办事。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正是遵循市场规律的表现。(3分)
35.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在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问题,因此有必要适时对《消法》作出修改。(3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起促进作用。对《消法》进行适当地修订,有利于切实加强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保障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3分)
3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答案:
我国的人口政策根据经济社会的变化,及时总结实践经验,适时进行调整完善,启示我们①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3分)
②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相结合;(3分)
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检验和发展真理.(3分)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第一学期政治期中检测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高中第二册政治期末测试题答案2014年
安徽2014年高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题
2014年人教版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2014年人教版高一下册政治期末测试卷答案
高中人教版高一政治下册期末试卷分析
高一政治下册期末考试卷答案答案2014年
2014年高中第二册政治期末考试试题练习
人教版高中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题
2014宿迁剑桥国际学校高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考试题分析
2014年高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试题分析
高一下册政治期末考试卷分析2014年
高中2014年高一下学期政治期末测试卷练习
2014年高一下学期政治期末测试题答案
高中人教版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分析答案
高中2014年高一第二学期政治期末试题答案
人教版高中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练习
2014年高中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答案
2014年高中高一政治下册期末考试试题答案解析
高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考试卷2014年
2014沭阳县怀明中学高一政治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题
2014年人教版高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山东省2014高一政治下册试卷及答案
2014年高中人教版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试题
2014年人教版高中第二册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高中第二册政治期末考试题分析
2014年高中高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题练习
2014年高中高一政治下册期末测试卷答案解析
人教实验版2014年高一下学期政治期末试卷
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卷分析精编
2014年高中高一第二学期政治期末考试试卷分析答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