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观点(关键词)+阐述+点题
一、评析类:(最关键因素:运用所学知识(关键词或短语),结合材料)
(一)观点简析
答题步骤:
(1)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正确的,错误的)
(2) 是正确的,因为, (教材中的观点,结合材料)。但是 观点是错误的,因为, (教材中的观点,结合材料)。
(3)总结表态。所以我们既要……,又要……
例题略
(二)不限定知识评析
特点:材料限定,知识不限定
提示:此类题目考察知识广度,答题的关键是用准关键词(短语)结合材料分点作答即可,一般不需要过多阐述。
答题样式:材料+观点(关键词)+阐述+点题(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
(三)限定知识分析
1.限定范围:
特点:材料限定,知识限定
提示:此类题目考察某个范围的知识,作答此题只需运用限定范围内的知识,其余知识不会成为得分点。
答题范式:材料+观点(关键词)+阐述+点题(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
2.限定具体知识
(1)找出相关的知识点并写出来。
(2)按照材料+观点(关键词)+阐述+总结(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格式进行回答
二、联系题:
(一)双向联系:
答题步骤
(1)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2)A对B的影响:材料一___________(和材料二___________)体现了A观点,A观点的实施可以(有助于)作用(教材中的知识、材料中的作用),这促进了(有助于、有利于)B观点。
B对A的影响:材料一___________(和材料二___________)体现了B观点,B观点的实施可以(有助于)作用(教材中的知识、材料中的作用),这促进了(有助于、有利于)A观点。
(3)总结:所以……
(二)单向联系题
思路:首先要从材料中找出相应关键词,再联系到问题中所限定的观点。
方法:对于这类观点并非来源于书本所学知识的,直接用“材料+观点+解释(作用)+这一观点”方法答题即可。
注意:一个材料可能对应两个或以上关键词,也可能两个以上材料对应同一关键词,注意合并同类项。
(三)多个知识间的联系:
答题步骤:
(1)总述三者的共同点及共同作用
(2)分别论述一个方面对另外两个方面的作用(一般三个方面)。材料+观点A+A观点的作用(解释)+有助于(促进了)观点B和 C;材料+观点B+B观点的作用(解释)+有助于(促进了)观点A和 C;材料+观点C+A观点的作用(解释)+有助于(促进了)观点A和 B;
(四)知识结构解读
答题步骤:答题时一方面要准确,同时力求全面。
(1)整体概述。从大括号到小括号;(2)分别叙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3)解读时要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三、感受启示类
材料+观点(关键词)+阐述+总结表态
时政热点:每一个洋葱都有许多层,群众工作要走心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简政放权,为何有“温差”?
时政热点:用政治干部“好样子”提升政治工作威信
时政热点:突破改革“中梗阻”需下好先手棋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
时政热点:政府网站普查 让阳光政务成常态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转机制 三联一动促医疗改革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习近平 政治生态污浊 从政环境就恶劣
时政热点:查处送红包者利于源头遏“红包腐败”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简政放权 “权力减法” 莫忘“监督加法”
时政热点:严禁干部干预司法尢需监管护航
时政热点:财政改革“迈开腿”“挑大梁”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为“万能章”减负,关键需从简政入手
时政热点:提高治理能力,建设法治政府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简政放权“加速跑”还需迈过“三道坎”
时政热点:磨砺敢于担当的“铁肩膀”
时政热点: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
时政热点:公开罚没让权力更透明
时政热点:突围“盘丝洞”需“快刀斩乱麻”
时政热点:“四个全面”,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指引
时政热点:防止领导干预司法关键在问责
时政热点:打招呼未必都需要批条子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简政放权 让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时政热点:落马的“能吏” 反证“以德为先”的重要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简政放权 “权力减法”莫忘“监督加法”
时政热点:“网络问政”适应了公众对民主政治的期待
时政热点:立法法的修改是一个里程碑
时政热点:阳光反腐,对“潜规则”说不
时政热点:剑指“三不”是“从严治部”的关键一步
时政热点:“双创”有什么深意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