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观点(关键词)+阐述+点题
一、评析类:(最关键因素:运用所学知识(关键词或短语),结合材料)
(一)观点简析
答题步骤:
(1)这个观点是片面的(正确的,错误的)
(2) 是正确的,因为, (教材中的观点,结合材料)。但是 观点是错误的,因为, (教材中的观点,结合材料)。
(3)总结表态。所以我们既要……,又要……
例题略
(二)不限定知识评析
特点:材料限定,知识不限定
提示:此类题目考察知识广度,答题的关键是用准关键词(短语)结合材料分点作答即可,一般不需要过多阐述。
答题样式:材料+观点(关键词)+阐述+点题(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
(三)限定知识分析
1.限定范围:
特点:材料限定,知识限定
提示:此类题目考察某个范围的知识,作答此题只需运用限定范围内的知识,其余知识不会成为得分点。
答题范式:材料+观点(关键词)+阐述+点题(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
2.限定具体知识
(1)找出相关的知识点并写出来。
(2)按照材料+观点(关键词)+阐述+总结(表态或者回到题目中提问)格式进行回答
二、联系题:
(一)双向联系:
答题步骤
(1)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2)A对B的影响:材料一___________(和材料二___________)体现了A观点,A观点的实施可以(有助于)作用(教材中的知识、材料中的作用),这促进了(有助于、有利于)B观点。
B对A的影响:材料一___________(和材料二___________)体现了B观点,B观点的实施可以(有助于)作用(教材中的知识、材料中的作用),这促进了(有助于、有利于)A观点。
(3)总结:所以……
(二)单向联系题
思路:首先要从材料中找出相应关键词,再联系到问题中所限定的观点。
方法:对于这类观点并非来源于书本所学知识的,直接用“材料+观点+解释(作用)+这一观点”方法答题即可。
注意:一个材料可能对应两个或以上关键词,也可能两个以上材料对应同一关键词,注意合并同类项。
(三)多个知识间的联系:
答题步骤:
(1)总述三者的共同点及共同作用
(2)分别论述一个方面对另外两个方面的作用(一般三个方面)。材料+观点A+A观点的作用(解释)+有助于(促进了)观点B和 C;材料+观点B+B观点的作用(解释)+有助于(促进了)观点A和 C;材料+观点C+A观点的作用(解释)+有助于(促进了)观点A和 B;
(四)知识结构解读
答题步骤:答题时一方面要准确,同时力求全面。
(1)整体概述。从大括号到小括号;(2)分别叙述: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3)解读时要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三、感受启示类
材料+观点(关键词)+阐述+总结表态
民族复兴须大力弘扬革命先驱的伟大精神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017年中考政治知识点梳理:法律和社会秩序
鼓起“口袋”还要挺起脱贫“脊梁”
2017中考政治考点解析:关注食品安全保护消费者权益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对“十二五”时期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成绩突出的省级人民政府给
公民有哪些权利
网络交往的利与弊
“重雾霾轻预警”,仅通报不惩戒?
对外开放的意义
依法治国的政策特点
莫让公招体检“罗生门”伤了公信力
生命健康权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应对讹诈,群众是更具“温度”的监控
2016年11月9日国内时事新闻
科教兴国的的意义
文化与文明的区别
时政热点:破除公考体检“罗生门”还需一些坦诚
“三权分置”:农村改革又一重大制度创新
2017年中考政治复习资料:走进老师
李克强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京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什么
生命健康权的含义是什么
2016年11月9日国际时事新闻
让科研工作者兼职兼薪 “知识共享”有规可循
弱势群体有哪些特征
创新精神的重要性
什么是礼貌与礼仪
消费结构的含义
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