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八年级思品全册知识点
第一课
1. 为什么要不忘父母的养育之恩?
答:①父母把子女看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关心子女胜过关心自己。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世界上最无私、最真挚的爱。②父母不仅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教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还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确立人生的目标,教我们如何做人。③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子女应尽的义务。
2. 怎样孝敬父母?答:对父母有礼貌,理解父母的心意,听取父母的教诲,关心父母的健康,体贴父母的辛劳,分担父母的忧愁,不向父母提出过分的要求。
3、.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答: ①青少年正处于心理上的“断乳期”,容易产生逆反心理。②子女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误解。③存在代沟,子女与父母在家庭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
4、如何搭建与父母沟通的桥梁?答:①要理解自己的父母。要理解他们的唠叨、希望、烦恼②要尊重自己的父母。尊重父母的意见和建议;尊重父母的个性,欣赏他们的优点;发生冲突时要做出必要的让步和道歉。③还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如:主动交流;分担责任;认真倾听等。
第二课 我们共有一个家 1、祖国的可爱表现在哪些方面?答:①山河壮丽②历史悠久③文化灿烂,它包括文字典籍、艺术创造、科技发明。
第三课 在交往中完善自我
1. 为什么说“人们离不开交往”?(交往的必要性)
答:①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必须与他人交往。②只有在交往中,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也才能体验到人生的快乐、悲伤、烦恼、爱与恨;③才能满足心理上的需要,以更好的适应社会。
2. 在交往中完善自我有什么重要意义?(交往的重要性)答:①通过交往,能够实现心灵的沟通,找到感情的寄托,可以摆脱孤寂,保持心情愉快。②通过交往,可以认识许多新朋友,不断完善自己。③交往中朋友会帮助我们战胜困难和挫折。自己帮助了别人也会感到幸福。
3.中学生怎样交友? 学会交往,谨慎择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青少年时期,朋友圈是我们交往的主要内圈。
)4.广泛交往的积极作用?答:有利于开拓我们视野,使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更加丰富多彩,从中获得更多的教益。
5.参加公益活动或社会活动,是由内圈向外圈发展,扩大交往范围的好方式。
6.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正确使用互联网,从中吸取有益的信息,结交良朋好友,抵制其不良诱惑,避免其负面影响。
第四课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
1.为什么说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①讲文明,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②是人们在日常交往中应当共同遵守的道德准则,③是做人的基本品质。④讲文明,有礼貌有利于人们相互尊重、有效沟通、增进友谊、提高自身吸引力。。
2.文明讲,有礼貌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态度亲和、举止端庄。
3. 如何正确理解“交往礼仪的三原则”?答:交往礼仪的三原则是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宽容待人。①平等待人。平等原则是基础,是最重要的。②尊重他人是交往礼仪的另一条重要原则。③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交往礼仪的重要原则之一。
2. 在交往中应掌握哪些技巧和艺术?答:我们要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赞美他人。还要学会微笑、学会拒绝、学会妥协、学会批评等。
第五课 合作竞争求发展
1、在合作中怎样做到心中有他人 ?
(1) 要平等待人,这是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基础。(2) 体谅他人的处境,尊重他人的意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情愿做的事,就不要强加给别人。要学会换位思考。(3) 还要学会理解和宽容,与人为善。
2、诚信的含义: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
3、 为什么说诚信无价?(诚信的意义)
(1)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诚实和守信是互相联系在一起的,诚实是守信的基础,守信是诚实的具体表现) (2)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并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3)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诚实使人放心,守信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3、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诚实守信?
(1)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诚信首先要做到诚实。诚实首先要对自己诚实,不自欺,不说违心话,不做违心事。 (2)要信守诚诺,言而有信。许诺要慎重,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当然信守诺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做出的不合理、不正确的承诺就不能去履行。
第七课 法律保护我们的权利
1、 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法律本质: 法律是掌握国家政权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国法律则是工人阶级及其领导下的广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3、 宪法规定的公民的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权利、劳动权、批评建议权、受教育权、获得物质帮助权和取得国家赔偿权等。
4.宪法规定的公民的义务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包括: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尊重社会公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依法纳税、服兵役等。
5、 公民如何依法行使权利:(1)公民权利的行使A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B不得超越法律许可的范围,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C尊重他人的权利,不能在合法权利之外谋取非法利益(2)公民合法权利受到侵害时,有权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但必须采取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可通过协商和解、提起诉讼等途径依法解决。)
6、公民如何自觉履行义务?(1)凡是宪法和法律所提倡和鼓励的行为就要积极去做(2)凡是宪法和法律对公民提出具体要求的,就必须去做。(3)凡是宪法和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就坚决不做。
7、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1)法律通过规定权利和义务来规范人们行为的。(2) 法律通过解决公民之间的权利义务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
8、诉讼的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9、法律制裁的类型:违宪制裁;行政制裁;刑事制裁;民事制裁。
第八课 伴我们一生的权利
1、为什么说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重要性)
(1)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健康是人们幸福生活乃至生命安全的重要前提。(2)生命健康权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3)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
2、法律对生命健康权的规定: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受非法侵犯。侵犯公生命健康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为什么说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要给予特殊保护?(1)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2)由于年幼、能力欠缺和经验不足,生命健康容易受到伤害。(3)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4、我们应该如何依法保护生命健康权?(1)当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我们一定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依法保护我们的生命健康权。a及时、如实地向公安机关报案,不能让侵害者逍遥法外。b采用合法手段为自己讨回“公道”,不能以牙还牙、以恶对恶。(2)还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3)我们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生命和健康。
5、 人格尊严内容: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姓名权、隐私权。
6、如何维护公民的人格尊严?(1)一定做到自尊自爱,依法规范自己的言行,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2)要提高维权意识,当自己的人格尊严受到侵害时,应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找回失去的尊严。(3)我们也要爱护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
7、如何维护我们的隐私权?(1) 首先要管理好自己隐私的物品,一旦发现有人披露自己的个人隐私,要依法制止,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隐私权。(2) 还要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第九课 依法享有财产权、消费者权
1、 财产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
2、 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的手段:民事法律手段是最常见、最普遍的方法。刑事法律手段是最严厉、最有效的方法。
3、 当我们的合法私有财产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做?(1)学会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财产所有权。a可以与侵害者协商解决,b如果协商不成应提起诉讼,请求法律帮助。(2)还要尊重别人的财产所有权,维护他人的合法权益。
4、 公民的遗产继承两种方式:分为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5、 当我们的合法继承权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做?
(1)公民在自己的合法继承权被侵害后,要有维权意识。(2)未成年人被侵权后应当依法通过自己的监护人追究侵权者的法律责任,维护自己的继承权。(3)行使继承权时,要依法进行,不能非法获得继承权,不能损害他人的合法权利。
6、智力成果,就是人类脑力劳动所创造的劳动成果。具体表现为:科学技术成就、发明创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等。
保护智力成果的法律:著作权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不受侵犯。
7、怎样保护智力成果
(1)加深对依法保护智力成果的认识增强保护智力成果的法律意识。(2)当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时,要积极寻求法律帮助,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3)我们还要积极参与社会对智力成果的保护,尊重他人的智力成果,不做侵害他人的智力成果的事情。
7、 消费者应该依法享有哪些权利?(1)人身、财产安全权;(2)知悉真实情况权;(3)自主选择权;(4)公平交易权;(5)依法求偿权;(6)依法结社权;获得知识权;监督批评权;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受到尊重等九项权利。
8、 如何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
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消费活动的参与者都要按诚实守信的原则进行,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生产者是消费活动最主要的参与者,因为他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切身利益。销售者是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桥梁与纽带。)
9、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该如何做?(1)应该依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通过正确的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2)可以与经营者直接协商;可以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5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是什么?〈1〉集体是个人生存的依靠,是个人成长的园地,个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离不开集体。〈2〉个人是组成集体的细胞,集体的发展离不开每个成员的努力。
53.为什么说团结就是力量?(团结的作用)〈1〉集体的团结能给每个成员以鼓舞和信心,使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2〉集体的团结可以把每个成员的长处集中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依靠这种力量,能够完成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战胜个人无法克服的困难。〈3〉历史发展和生活经验都告诉我们,集体不论大小,团结才有力量。
54、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1〉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 是一致的。〈2〉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利益。(3)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55.怎样处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1〉我们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2)在集体生活中,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和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56.怎样为集体添光彩?(怎样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为集体添光彩主要表现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①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首先需要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②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③体现在当集体的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积极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④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是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
61. 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1〉学会谦让、分享、助人。〈2〉为社会做贡献。①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②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③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63.人与大自然的不和谐之音有哪些?〈1〉自然物种在减少。〈2〉自然景观遭到人为破坏〈3〉环境状况不容乐观。
64.什么是环境问题: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破坏。
66.怎样关爱大自然?〈1〉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2〉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3〉美化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
73、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首要地位。(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A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其他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b任何法律不得同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
75.宪法是最高行为准则表现在(1)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的最高行为准则(2)宪法是一切团体和组织的最高行为准则(3)宪法是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76、中学生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贡献。要学法,知法、守法、护法:要认真学法,对法律提倡做的事情积极去做,法律规定做的事情一定去做,法律不允许做的事情坚决不做,逐步增强守法意识,树立法制观念,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做贡献。
77、依法治国就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要求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公民严格遵守法律。
78.依法治国的意义:①依法治国是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条件,也是国家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79、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有法可依 有法必依 执法必严 违法必究(有法可依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前提和先决条件;有法必依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中心环节;执法必严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条件;违法必究是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保障。)
80、法律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立法监督、执法监督和司法监督
81、公民如何正确行使监督权?公民可以通过提出批评建议、新闻报刊、来信来访等方式行使监督权
82、公民依法行使监督权有什么意义?(1)有利于国家机关加强廉正建设,督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格依法办事,防止出现违法乱纪现象,(2)有利于提高国家机关提高决策水平和办事效率..
控告检举、正当防卫是公民同违反犯罪做斗争的有效手段
孝敬父母
第一册学习,成才的阶梯
浅探思想品德课的“开放式”教学
第二课 扬起自信的风帆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第四课 学习,成才的阶梯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六册时事热点分析,学习方法指导
宪法
政治课教学过程的三个重要环节
朋友友谊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自我认识的途径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一个成功政治教师的语言技能
第十五课公民要依法同违法犯罪做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劳动者的主要权利和义务 (人教版)
班主任工作要把握好四个“度”
磨砺意志
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当代中国青年的崇高使命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第八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
人生难免有挫折 教案
初中生活新体验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自信最美
初探“体验性学习”及其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运用
九年制义务教育七年级(即初中一年级)新课程思想品德教材
第五课第三框题 自我新形象
让政治课堂充满乐感
第二课第二节维护公共秩序 保障公共安全
第一册身边的诱惑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