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网络的构建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内容综合性强、跨度大,这要求在记忆的同时,要抓住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重点关注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国情教育四大板块,构建知识网络。当然,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抓住《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重点,切忌“泛滥”。
时政热点复习是重点
时政在中考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初中对于时政的内容以基本了解为主,回避理论探讨和深层次的理解探究。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热点时政、地方时政是中考的重点。在复习热点时政过程中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解剖,如“感动中国人物”“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科技成就”“法治建设”“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带一路峰会”“宿迁创建文明城市”等,其重点是方法的指导与解题技巧的培养,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较好效果。
做好专题复习、模拟试题的整理
前期复习已经在专题、模拟试题方面做了大量练习,最后阶段不宜再大量做新题,而应静下心来认真归纳自己以往做过的题目,要抓住重点,理清思路,找出答题要领。
提高选择题答题准确率和主观题的答题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审题。通过仔细读题、认真审题,找出题干的关键词,将单项选择题变为简答题,采取直答法,即问什么就答什么。
2.回忆。根据题干关键词的要求,回忆确认正确答案。
3.检查。根据题目的要求,逐一分析、比较对照,多采用排除法,检查前面的选择是否正确。
例:2015年12月25日,旨在促进亚洲区域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这表明我国()。
①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②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③已成为发达国家和经济强国④展示了务实、负责任大国形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国际地位。②④分析正确;①错误,高估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③错误,不符合事实,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故选C。
(二)主观题———
1.审题。要注意审材料、审问题、审分数。
2.构思。要有效提取材料信息和搜索相关课本知识,注意理论联系材料。
3.答题。要准确使用学科术语规范作答,作答时应具有层次性、条理性,要点明确,书写工整。
4.检查。检查答题是否紧凑合理,有无少答、漏答现象,以便及时补救。
例:勇于担当,传承“工匠精神”……
(1)“工匠精神”的传承,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大国工匠”对我们塑造自身“工匠精神”的启迪。
(3)培养自身“工匠精神”过程中,如何养成良好习惯?
解析:本题考查习惯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华文化特点等。(1)回忆书本基础知识,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答即可。(2)启示类问题,综合考查爱国、责任、意志、奉献、创新等知识点,解答时注意发散思维组织答案。(3)识记类问题,考查培养好习惯这一知识点,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法友权:中学高级教师,校政治备课组组长。获宿迁市政治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江苏省“领航杯”网络团队教研比赛一等奖。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多篇教育教学
论文、教学设计、
课件制作获省市级一、二等奖。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关爱每一位学生,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
“全城寻找”是后高考时代的再次炒作
经济时事热点:让休假成为惯例
社会时事热点:“日本核辐射海鲜”都敢走私售卖?
国家统计局解读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
别让170、171成为“诈骗专用”号段
文化时事热点:喜大普奔的“痛经假”还需冷静看待
经济时事热点:妥善处理人员分流 坚决推进去产能
社会时事热点:“客气”官员们应当好自为之
社会时事热点:官员应有“好脾气”和“大胸怀”
文化时事热点:对电话实名制不妨多一些鼓励
经济时事热点:GDP“区间目标”,是目标更是任务
经济时事热点:“职业打假”退场,公众何以淡定?
经济时事热点:勒索软件来袭只有“温馨提醒”还不够
赛场上的“善与恶”
2016年8月20日时事政治(国际)
文化时事热点:“女教师患癌被开除”的冷漠让人寒心
社会时事热点:对于城管,规范化管理更重要
2017年中考政治备考模拟试题(答案)
经济时事热点:漫游费“寿终正寝”给我们的启示
13.86亿培训费别成“空心萝卜”
经济时事热点:支付宝是否应该继续安静地做个钱包
2016年8月23日时事政治(国际)
社会时事热点:“X二代”未必有如你想象的坏
社会时事热点:对“上班带伢”的女医生当怀宽厚之心
经济观察:上下联动 “放管服”激活中国经济新动能
经济时事热点:土地使用权“续期”焦虑 宜解不宜结
经济时事热点:拿封建家长制当企业文化的还有多少
社会时事热点:“让座有奖”是个好创意
经济时事热点:取消长途漫游费别又沦为形式主义
无纸化办公,不妨再多些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