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和知识网络的构建
中考思想品德试题内容综合性强、跨度大,这要求在记忆的同时,要抓住知识点的联系与区别,重点关注心理品质教育、道德教育、法律教育和国情教育四大板块,构建知识网络。当然,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抓住《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的重点,切忌“泛滥”。
时政热点复习是重点
时政在中考中的比重不断增加,但初中对于时政的内容以基本了解为主,回避理论探讨和深层次的理解探究。与教材内容密切相关的热点时政、地方时政是中考的重点。在复习热点时政过程中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解剖,如“感动中国人物”“供给侧改革”“精准扶贫”“科技成就”“法治建设”“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带一路峰会”“宿迁创建文明城市”等,其重点是方法的指导与解题技巧的培养,力求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取得较好效果。
做好专题复习、模拟试题的整理
前期复习已经在专题、模拟试题方面做了大量练习,最后阶段不宜再大量做新题,而应静下心来认真归纳自己以往做过的题目,要抓住重点,理清思路,找出答题要领。
提高选择题答题准确率和主观题的答题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
1.审题。通过仔细读题、认真审题,找出题干的关键词,将单项选择题变为简答题,采取直答法,即问什么就答什么。
2.回忆。根据题干关键词的要求,回忆确认正确答案。
3.检查。根据题目的要求,逐一分析、比较对照,多采用排除法,检查前面的选择是否正确。
例:2015年12月25日,旨在促进亚洲区域建设互联互通化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这表明我国()。
①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②积极推动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③已成为发达国家和经济强国④展示了务实、负责任大国形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国际地位。②④分析正确;①错误,高估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③错误,不符合事实,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故选C。
(二)主观题———
1.审题。要注意审材料、审问题、审分数。
2.构思。要有效提取材料信息和搜索相关课本知识,注意理论联系材料。
3.答题。要准确使用学科术语规范作答,作答时应具有层次性、条理性,要点明确,书写工整。
4.检查。检查答题是否紧凑合理,有无少答、漏答现象,以便及时补救。
例:勇于担当,传承“工匠精神”……
(1)“工匠精神”的传承,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大国工匠”对我们塑造自身“工匠精神”的启迪。
(3)培养自身“工匠精神”过程中,如何养成良好习惯?
解析:本题考查习惯的影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中华文化特点等。(1)回忆书本基础知识,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作答即可。(2)启示类问题,综合考查爱国、责任、意志、奉献、创新等知识点,解答时注意发散思维组织答案。(3)识记类问题,考查培养好习惯这一知识点,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法友权:中学高级教师,校政治备课组组长。获宿迁市政治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江苏省“领航杯”网络团队教研比赛一等奖。参与多项课题研究,多篇教育教学
论文、教学设计、
课件制作获省市级一、二等奖。多年担任班主任工作,本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关爱每一位学生,多次荣获“优秀班主任”称号。
时政热点:官员外逃拒归 留下一串问号
时政热点:堵死“狐狸建筑师”们违法用权的秘密通道
时政热点: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活力
时政热点:针对平民的恐怖主义行为,罪无可恕
时政热点:基层计生队伍应该加强什么削弱什么
时政热点:落实新理念 迈上新台阶
时政热点:公款旅游怎成官员口中“不是大问题”?
时政热点:“市委书记开微店”并不值得倡导
时政热点:G20峰会,习近平注入“我们的信心”
时政热点:法院重罚住建局也是一封举报信
时政热点:以发展理念转变引领发展方式转变
时政热点: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政治品质
时政热点:村官染指“红色补贴”折射监管缺失
时政热点:综合立体交通建设需要超前意识
时政热点:党的建设科学化铸就航天梦
时政热点:为什么有些官员热衷仿建“天安门”
时政热点:1亿人落户城镇不仅体现在数字上
时政热点:公务接待“高端”折射权力观扭曲
时政热点:建设网络强国,“一体两翼”怎么飞
时政热点:辞官,或是一个两全其美的选择
时政热点:李克强访马让中马关系更上一层楼
时政热点:丽江市长“摇”不出酒托能说明什么
时政热点:注销户口能那么随便吗
时政热点:监督保护干部不等于“保平安”
时政热点:官员办公室“攻防战”还要持续多久?
时政热点:有多少张白条就有多少次腐败
时政热点:“党员干部自费享乐也管”体现党纪严于国法
时政热点:用理性扳正“城管=打人”的惯性思维
时政热点:莫让大学生村官深陷“贪腐泥淖”
时政热点:未来五年为什么必须坚持“六大原则”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