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义务,主要有以下几项:
(1)遵守宪法和法律 中国的宪法和法律是工人阶级领导全国人民制定的,是广大人民的意志和利益的集中表现。人民服从宪法和法律,就是接受工人阶级的领导,服从人民自己的意志。因此,这是公民最基本的义务。公民不仅必须自觉地遵守宪法和法律,还要同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作斗争,保证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 国家的统一和全国各民族的团结,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国家的统一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所在,维护国家的统一是每个公民所必须承担的神圣职责。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之间已形成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国家禁止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每个公民都必须维护全国各民族的团结,在维护民族团结的斗争中,要反对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
(3)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为了防止国内外阶级敌人窃取国家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机密,保卫国家安全,保障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进行,宪法规定公民必须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包括爱护国家所有的财产和集体所有的财产。遵守公共秩序包括遵守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科研秩序和人民群众生活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是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4)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任何公民都必须维护,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5)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国公民的光荣义务。1955年7月3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1984年 5月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规定实行义务兵役制为主体的义务兵与志愿兵相结合、民兵与预备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
(6)依照法律纳税 税收是国家预算收入的组成部分,是积累社会主义建设资金的重要方式。中国的税收用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国防建设和政权建设,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和保卫人民的胜利果实。它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税收的种类和纳税办法,由有关的法律、条例等规定。对违反税收法规的,依法予以处理(见税法)。
此外,公民基本义务还包括,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宪法还规定,公民的劳动和受教育两种权利,同时又是公民的义务。
关于如何培养孩子们情感目标的分析及策略
如何提高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学生“参与度”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主体验
试论品德与生活(社会)中教学目标的确立
陪伴学生踏上生命列车
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如何正确运用讨论式教学
如何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中培养学生做人
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实现情感内化
浅谈《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中的生命教育
如何使信息技术与品德教学整合发挥最大的作用
浅谈德育课程教研的“分片教研活动”
教师怎样适当把握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感受美丽人生 创造完美生命
浅论当前品德课程实施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
如何使德育的生成和发展活动更具有实效性
浅谈在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中体现生活性
试论如何针对学情引导教学
注重感恩教育 强化学生思想道德素质
在教学中所采取“玩”的教学方法
农村小学如何上好品德与生活
理性思考如何上好《品德与生活》课程
用诗歌带动品德课堂
运用四个贴近进行农村小学品德教学
小学品德课教学中应注意哪几个方面
做开明师长 善待孩子的童真、童心
引导教育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情感教育培养孩子关心他人
浅谈小学品德课在培养非智力因素方面的作用
如何在品德教学中开拓和培养学生的道德思维
浅议小学品德第一课“珍爱生命”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