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高考政治备考:摸准考点找出盲点,更多2015高考备考资料、2015高考备考经验等,请及时关注查字典政治网高考网或关注“566高考”微信获取相关信息! 高三政治备考策略:要摸准考点找到自己的盲点,归纳知识点,自我对擂,提前进入角色。
摸准考点“要害”,找出自己的盲点
政治复习冲刺阶段,考生要按考点→主干知识→能力要求→经典试题的顺序,把每个考点再过一遍,对考什么、怎么考做到胸有成竹。每个知识点的“关键词”是考试出题的切入点,更是得分点所在,对每个考点可采用分析“关键词”的方法复习,可对教材理解更透。
近年高考设问从微观切入的趋势明显,平时复习应加以整理,尤其是一些易忽略的地方,如:关于公司、资源配置的知识。把复习时积累下的错题再看一遍,尤其是选择题中的计算类、因果类知识,考生易出错,要找出自己的思维盲点和误区,反思错误原因,重温试题所考查的知识点。
归纳知识点,各个击破
将政治知识点系统分类,各个击破。
经济生活综合性要求突出,和时政结合紧密,答案开放性强,应先按生产四个环节、三大行为主体把知识整理成体系;再积累国家重大方针政策的一些新观点、新提法,如:“调结构、转方式”等,这很可能就是答案要点。
政治生活答案要求相对较死,也和时政结合紧密。应先按国家、公民、政府、党的角度,从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把知识点理清;再重点关注关于民主政治发展的知识和时政,如:“三公”、城乡首次按相同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等。
文化生活教材内容较新、知识点较碎、和哲学结合较多。
自我对擂,提前进入“角色”
学生做文综题时应按高考要求完成,在规定的时间、答题区域内高标准地完成。
平时像高考一样对待,真正到高考时才不会慌张。考生应着重训练自己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在审题时要准确把握题目的要求。如:选择题题干中“这说明”、“这体现”等,一定要结合材料找准确“这”指的是什么。
答案应分层次,且理论与材料要恰当糅合,表述应书面化,观点分主次排列,叙述要简洁明了、具体,不可过于宏观。
时政热点:戳破“威胁纪检干部”的“纸老虎”
营养午餐别留隐形饥饿死角
时政热点:改地名,政府决策不能随意化
环保面前,文艺演出不应免责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律师制度改革的意见》
时政热点:从鄙视到“惯性”是干部忘了“我是谁”
大学生就业,让每个选择都有光彩
中考政治必考考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
八年级思想品德教师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李克强与默克尔共同出席中德经济顾问委员会座谈会
违规使用公车成四风“重灾区”的警示
2016年6月15日时事政治(国际)
经济时事热点:欧洲杯上的“中国制造”新气象
中考政治考点分析中国共产党始
文化时事热点:农村剧为何越来越萧条
政务要闻:深化中德合作需要发挥创新思路
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
时政热点:不必对微信“潜水”官员“舆论绑架”
文化时事热点:官员朋友圈应画出服务群众“同心圆”
2016年6月第2周国际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时政热点:国土督察机构应受理所有举报
社会时事热点:“裸条”借贷突破道德法律底线
时政热点:监督机制完善,代表履职才能到位
时政热点:城管执法过程直播也是对执法者的保护
文化时事热点:太行山上“新愚公”,时代发展的楷模
2016年6月第2周时政汇总(06/06-06/12)
时政热点:“壶哥”玩的是“权好交易”的把戏
经济时事热点:中国市场是游戏改编的救命稻草?
时政热点:山西官员“真人秀”何以走红?
名师指导:2015中考政治备考技巧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