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内涵、含义、定义
1、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内涵是: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违法行为的含义: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3、犯罪的定义:是指具有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4、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指由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和履行的最主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权利和义务。
5、公民的经济权利的含义:指公民享有经济物质利益方面的权利,它主要包括劳动权、休息权、生活保障权等。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7、环境问题的定义: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8、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
9、依法治国的含义:见课本P76最后一段大号字。
10、继承权的含义:是指继承人依法享有的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
11、智力成果权的定义:也叫知识产权,它是法律确认的人们对其创造性智力成果所享有的专有权利,这
一权利同时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两方面的内容。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含义/内涵: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科学发展观的含义/内涵: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机关、机构
1、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指:人民检察院。
2、我国的法律审判机关是指:人民法院。
3、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统称人民代表大会)。
4、我国的国家机关有: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国家行政机关(人民政府)、国家审判机关(人民法院)、国家检察机关(人民检察院)。
5、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6、我国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在我国,有权制定和修改宪法的国家机关是:全国人大[微博](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十一、制度、原则
1、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我国的基本民族制度(或叫政策)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4、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5、我国的分配制度是指: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6、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也是最终目标,指的是:实现共同富裕。
2016届中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复习教案46
2016届高考政治单元知识优化总结讲义3
2016届中考政治第一轮知识点复习教案45
2016届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复习教案13
2016届高考政治单元知识优化总结讲义20
2016届中考政治第一轮课后精练检测32
2016届高考政治单元知识优化总结讲义2
2016届高考政治单元知识优化总结讲义1
2016届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复习教案12
2016届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训练14
2016届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训练19
2016届高考政治单元知识优化总结讲义10
2016届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训练15
2016届中考政治知能优化训练题7
2016届高考政治单元知识优化总结讲义6
2016届中考政治第一轮课后精练检测33
2016届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训练12
2016届高考政治单元知识优化总结讲义5
2016届中考政治知能优化训练题9
2016届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训练11
2016届高考政治单元知识优化总结讲义12
2016届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训练17
2016届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复习教案16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教案2
2016届高考政治单元知识优化总结讲义11
2016届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复习教案15
2016届中考政治教材知识梳理训练16
2016届高考政治单元知识优化总结讲义18
2016届高考政治单元知识优化总结讲义4
2016届高考政治单元知识优化总结讲义16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