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单元特征】
本单元的核心问题:在如何看待我们周围世界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社会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
就考查内容并结合我国当前形势来看,以下考点值得关注: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社会的基本矛盾;
社会发展的总趋势及实现途径;
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的相关知识;
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最高价值标准;
人生价值在于创造;
价值观的的基本含义及导向作用;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等。
本单元的考查形式主要是通过名人名言、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为材料考查考生对人生价值和人生理想、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从考试的题型上看,涉及选择题和非选择题的各种题型,近年来以非选择题考查的力度加大。
在2016年的高考复习中,考生要注意结合当前倡导弘扬的抗震救灾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分析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结合现实社会生活中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分析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什么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问题。
【知识网络】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1.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②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提示】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1)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而变化发展(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第一位);
(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有时会落后于社会存在,有时会先于社会存在而变化发展;
(3)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不能说社会意识可以脱离社会存在。这种独立性是相对的,从根本上说社会意识还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
也不能说社会意识有时(或在某些地方、在一定条件下等)可以独立于社会存在。
意识、认识的相对独立性的理解同此道理。
【拓展】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和历史唯心主义(唯心史观)的区别:
唯物史观唯心史观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社会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群众伟大人物社会有无自身的客观规律有自身的物质运动规律无规律可循
2.运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原理: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方法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关系原理要求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3.运用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分析、解决问题。
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它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不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
方法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原理要求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的状况。
4.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提示】社会基本矛盾与社会主要矛盾的关系
区别:(1)社会主要矛盾是在某一社会历史阶段,对社会发展起着领导和决定作用的矛盾。它规定着社会的本质,支配着社会发展的过程,是人们应该首先或者着重加以解决的矛盾。(2)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这两对矛盾互相联系、互相作用,共同构成社会有机整体,反映社会的全貌。
联系:(1)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要矛盾两者之间是普遍和特殊、一般和个别的关系。(2)社会基本矛盾是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始至终的根本矛盾,它规定着社会发展全过程的本质,也规定着社会的主要矛盾;而社会主要矛盾则是社会基本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直接表现。
5.理解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
(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2)性质或特点:非对抗性的矛盾
(3)实现方式:其性质决定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阶级斗争方式解决的,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加以解决,即改革。
6.理解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性质和根本目的。
(1)社会主义社会解决基本矛盾与阶级社会不同方式的原因: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矛盾,只能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
(2)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3)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提示】
(1)不能认为社会主义改革是改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性质。
社会主义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对具体制度进行的根本性变革,不是改革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社会主义性质,而是通过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来发挥它的优越性。
(2)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矛盾;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社会主义改革。
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思想品德试卷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四单元同步测试
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七年级思想品德
七年级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期末检测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终结性评价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
七年级政治上册期终调研测试试题
2015学年第一学期初一年级政治期末试卷
自己的事自己干测试题
七年级政治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题
消除心理烦恼快乐成长同小测试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情阶段检测七年级思想品德闭卷试题
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015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思想品德期中考试试卷
我们受法律特殊保护
初一年级政治期中试题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查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
在公共生活中单元测试题
2015学年度七年级(上)思想品德期末质量抽测试题
2015七年级下思想品德抽测卷
《自我保护》同步测试
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学习目标检测七年级思想品德试题
《自立自强》同步测试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少年能自强测试题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末评价思想品德试卷
七年级学生学业质量监测思想品德试题
2015年秋季七年级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思想品德试卷
七年级上册期中思想品德复习资料(人教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