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考点:中国古代贸易
真题(2009·北京卷·37题) 研究历史上货币流通的现象,可以加深我们对时代和社会的认识。回答下列问题。?
历史现象之一:白银成为主要货币?
明代中叶后,白银成为主要货币。据研究,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欧洲各国与中国的贸易以中国的丝绸为主角,被西方学者概括为“丝—银”对流。中国通过“丝—银”贸易,获得了占世界产量1/4到1/3的白银,总量达到7 000吨至10 000吨。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18世纪末。?
(1)说明“丝—银”贸易出现的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简述明、清时期两次重大的赋役制度改革中对使用白银的规定。
解析 该题以全球史观为指导思想,立足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信息,联系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适中,区分度高。材料整体论述了中国16-17世纪大量输出丝等商品,赚取了大量国外白银——在当时正常的中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出超的优势地位。回答问题时一定要审清题目的关键信息,如第一小问中的内容限定在“国际背景”“国内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第二小问中时间限定在“明、清时期”,内容限定在“赋役制度”“白银”方面。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完整性、条理性。
答案 国际:新航路开辟,东西方贸易联系加强;国内:明中期以后,手工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瓷器、丝绸、茶叶等商品大量出口。?
一条鞭法将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征税;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
研究步骤:
Step 1 —— 课本探源
该题第一小问“说明……国际背景和国内社会经济条件”中的“国际背景”实际上是对《世界近代现代史》上册第一章第二节《新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活动》中新航路开辟历史影响的反向考查,这在《中国古代史》第六章引言部分也可找到答案:“14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世界历史进展迅猛,东西方经济文化接触日益频繁,新航路的开辟使新旧大陆密切联系起来”;“国内社会经济条件”可从《中国古代史》第六章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两个子目的标题中找到答案,如:手工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商业的繁荣和对外贸易的状况。第二小问“简述……?规定”答案直接源于《中国古代史》第六章第四节《明清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第一目“一条鞭法和摊丁入亩”,如: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同学们在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要注意类似的规定,如王安石变法中的“募役法”规定了“纳钱代役”;租庸调制中的“庸”是“纳物代役”;最易遗漏的——两汉的“更赋”也规定了纳钱雇人代役。
时政热点:政府工作报告“减”与“增”的艺术
时政热点:“活力中国”从哪里来
2019年时政:3月7日国内篇
2019年时政:3月6日国际篇
2019年时政:3月11日国内篇
时政热点:“四个一”背后的千年大计
2019两会热点话题15:科研经费“包干制” 激发科研热情
2019年3月11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时政热点:政务服务“好差评”架起一座桥
2019年3月8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时政热点:向改革开放要动力
2019两会热点话题10:文化+旅游绽放更大魅力
2019年3月13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2019年3月7日时事政治考点(国际)
时政热点:从正风反腐居榜首看“民之所期”
时政热点:2019全国两会,一份有温度有力度的成绩单
2019两会热点话题12:安全是网约车的底线
2019年3月13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2019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金句汇总
2019两会热点话题14:文艺市场不能只认“数据为王”
时政热点:党员干部如何提升政治能力
时政热点:为人民谋幸福是不变的初心
习近平在福建代表团参加审议时再次强调优化营商环境
时政热点:关注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
时政热点:群众工作还要用好感情的力量
2019年时政:3月6日国内篇
时政热点:在改革中取制胜之道
时政热点: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2019年时政:3月7日国际篇
2019年3月8日时事政治考点(国内)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