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育有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以下是查字典政治网为大家整理的高二政治下册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同步训练,希望可以解决您所遇到的相关问题,加油,查字典政治网一直陪伴您。
一、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格内。每小题2分。共计24分。
1.2006年7月3日光明网载文指出,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呢简要说来,就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只有坚持,才能发展;只有发展,才能更好地坚持。这体现了
A.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否定观B.科学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C.坚持与发展是完全统一的D.规律是客观的,具有不可违抗性
2.2006年7月14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书本是知识的宝库,是人类获得智慧的重要来源。但是如果迷信书本,变成本本的奴隶,思维就会陷入僵化,创造性就会受到阻碍。所以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上述观点表明
①书籍和实践都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②必须反对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对待书本知识 ③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④要坚持用辩证否定观对待书本知识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孔子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对知识的态度体现的哲学观点是
①一分为二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辩证否定即扬弃④谦虚好学,不耻下问
A.②③B.①③C.①②③D.①②④
4.邓小平同志有两句名言:一句是摸着石头过河,一句是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也就是说,要具备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大胆地向前闯,大胆地去实践。这表明
A.创新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B.要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的束缚
C.要敢于否定一切权威D.要敢于突破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5.早期的电灯泡,在灯泡使用不久后,灯泡内部就发黑。开始人们认为是其中的空气引起的,把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定在尽可能地把灯泡内部抽成真空,可是发黑问题仍然存在。后来,米尔兰博士提出向灯泡内充入某种气体解决这个问题。经过实验,最后确定用氩气替代真空,解决了灯泡发黑的问题。上述材料表明
①否定与肯定是辩证的统一②创新推动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③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螺旋式上升的④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6.2006年7月14日,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在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指出,条条大路通罗马,培养学生得有多样化的思维方式。我们中国家长常强调小孩要乖。乖,意味着对现有秩序的默认。而创新则是要打破惯性思维,锻炼学生多样化的思维模式。乖小孩一般情况下会缺乏
A.对权威和书本知识的尊重B.批判精神和怀疑精神
C.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作风D.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力
7.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政治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这表明
A.科技创新推动着人类文化的进步 B.创新是推动科技进步的动力
C.发现问题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D.创造性想象是理论创新的基础
8.经过20多年的快速发展,今天的深圳已经处于较高的发展平台,面临的任务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需要在实践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先行探索,对于理论创新突破的要求也显得格外迫切。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关系是
①实践探索是理论创新的最终源泉②实践探索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先导
③理论创新对实践探索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④理论创新是实践探索的目的和归宿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①②③④
9.现实是历史的延续,不讲继承,搞历史虚无主义,发展就失去前提和基础,民族的长处和特征就难以保持。现实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不讲发展,不研究与时代结合,传统文化就失去生机,也不可能很好地继承。上述观点表明传承民族文化就要
①对其坚持肯定与否定、克服与保留的统一的态度②维护其纯洁性,防止受西方文化的影响③通过发展创新维系其旺盛生命力④对其进行扬弃,批判和克服其糟粕,弘扬和发展其精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0.重庆市丰都县是民间传说中阴曹地府所在之处,素以鬼城著称。为了弘扬鬼文化,丰都政府正斥资2.3亿元对鬼城进行全新规划包装。据称工程完工后,游客不仅可进人鬼城迷宫体验地狱酷刑,更可以进浮沉街体验生死轮回等异类刺激。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鬼文化经过扬弃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B.发展鬼文化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C.鬼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封建糟粕应予以批判D.鬼文化符合民族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
11.2006年7月14日《北京现代商报》载文强调,推陈出新永远是商家纵横商海的法宝。从生活与哲学角度看,其依据是
①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 ②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辩证否定③新事物是旧事物积极因素的总和 ④创新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2.2006年6月3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特征。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设史,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史,始终贯穿着一条红线,这就是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这表明
①创新是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②创新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③创新是社会主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重要保证 ④创新是对真理的发展和实践的推进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下面的空格内。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3.2006年6月28日《光明日报》载文指出,在人文社会科学的演进轨道中,人们尊重学术权威,但却不会承认其拥有神圣至尊的垄断地位;人们尊重主流学派的学术观点或理论模式,但却不会将之奉为完美无缺的绝对真理。上述观点体现了
A.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否定观 B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C.人类社会是永恒变化的物质世界D.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14.湖南卫视的超级女生节目火爆异常。对此有人认为超女现象的存在是对青少年的毒害,是对教育的极大破坏。而有人却认为超女合乎娱乐潮流本身发展的要求,其选拔方式反映了公众对自由、民主、参与、公平、公正、公开的渴求。在你看来,下列对超女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从当今时代和社会条件来说,超女有存在的理由
B.既不能简单地全盘否定,也不能简单地全盘肯定,应辩证分析
C.超女具有暂时性,最终会让位于更高阶段的事物
D.对超女的否定只能依赖于外力作用
15.中国成语蕴涵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下列成语中体现辩证否定原理的是
A.古为今用,洋为中用B.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D.弃其糟粕,取其精华
16.人们对光的本质的认识,最初是微粒说,它成功地解释了一些光现象,但说明不了光的衍射、干涉和它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慢等现象,因而产生了波动说,但波动说解释不了光电现象,后来又被认为光是微粒性和波动性的统一的波粒二相说所代替。人们对光的本质的认识过程体现了
A.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需要一个反复的过程B.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C.真理与谬误往往相伴而行D.理论创新对实践具有重大指导作用
17.2006年6月30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实践永无止境,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只有根据发展着的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并运用理论创新的成果指导新的实践,才能不断推动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这表明
A.理论创新是实践创新的基础,实践创新是理论创新的目的
B.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D.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三、简答题(9分)
18.有一位家长带着上初中的孩子去池塘摸鱼。摸鱼前,他吩咐儿子摸鱼时不要弄出声,否则,鱼就会吓得往水深处跑,就捉不到鱼了。有一天,儿子一个人去捉鱼,竟捉了半盆鱼。家长忙问怎么捉的。儿子说,您不是说一有声响,鱼就会往深处跑吗所以,我就先在池塘中央挖了一个深水坑,再向池塘四周扔石子,当鱼跑进深坑,我只管摸鱼就是了。
(1)上述故事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4分)
(2)上述故事对我们的创新活动有哪些哲学启示(5分)
四、辨析题(11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得分。)
19.辩证否定就是肯定旧事物中的矛盾主要方面,否定次要方面。
五、论述题(16分)
20.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开始了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探索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同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作斗争,在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党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突破苏联沿用多年的体制和发展模式,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从而使中国走向了富强之路。
上述材料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道理
附答案: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4分。)
1.A。坚持是对理论合理部分的继承,体现了辩证否定是联系的环节;发展则强调了对理论中过时部分的克服,培育新的积极因素。所以A正确。BD不合材料主旨,C观点错误。
2.B。书籍是知识的载体,只有实践才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所以①的观点错误。
3.C。④不是哲学要求。将别人的行为和知识分为善与不善,体现了两分法的要求。对善与不善采取不同态度,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善保留,对不善克服体现了扬弃的要求。
4.B。材料中的关键词是大胆、敢于等。A不符合材料的要求,CD观点错误。
5.A。解决灯泡发黑的思路经历了有空气抽空气充氩气的过程,体现了认识在实践中的反复、上升和对原有思路的扬弃。问题的解决体现了逆向思维在创新中的作用,故①②③正确。④与材料无关。
6.B。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对乖小孩的理解,一定要注意材料着重批判乖小孩的缺点。
7.B。材料表述的是创造性思维对科技进步的作用。A不合题意,CD观点错误。
8.B。②错在先导,④错在目的、归宿。
9.D。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要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故②观点错误。
10.C。
11.D。①③是形而上学的表现。
12.D。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3.ABD。C材料没有体现。
14.ABC。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认为外力的否定,是形而上学否定观。所以D错误。
15.AD。B强调的发展,C体现的是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均不符合题干要求。
16.ABC。D与材料不符。
17.BCD。A错误认为理论是实践的基础。。
三、简答题(9分)
18.(1)①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声响对捉鱼有不利的影响,但一定条件下又转化为捉鱼的有利因素。儿子对声响的认识和利用体现了矛盾的观点。②世界是永不停息、变化发展的世界,这要求我们以批判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对待周围事物。孩子敢于怀疑家长的观点,坚持了辩证否定,是勇于创新的表现。(4分)
(2)①开展创新活动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②开展创新活动要求我们培养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思维,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旧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5分)
四、辨析题(11分)
19.(1)唯物辩证法的辩证否定观,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3分)
(2)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指矛盾双方的力量不平衡,其中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一方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被支配的一方则是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分)
(3)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或消极因素在不同的情况下,都可能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或次要方面。所以,不能简单把积极因素理解为矛盾的主要方面,也不能把消极因素理解为矛盾的次要方面。(3分)
(4)上述观点对辩证否定观的认识是不科学的。(2分)
五、论述题(16分)
20.(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就是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矛盾的普遍性指导下具体地分析和解决特殊矛盾,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要求。(4分)
(2)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坚持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既克服了旧事物中的过时的消极的内容,又保留了旧事物中的积极合理的因素,实现了对旧事物的扬弃,体现了辩证否定观的要求。(6分)
(3)在中国实践基础上创造性地形成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指导我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胜利,这体现了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说明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最后,希望小编整理的高二政治下册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同步训练对您有所帮助,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我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学政治课教学的根本原则
重视教学交往,改进思想政治课教学
政治课教学的灵活性
将生活引进课堂 让课堂走进生活
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素质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讨论法初探
适应新课程要求 探究开放性教学
小学品德生活化教学特点
浅谈政治课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课导学方法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四步曲初探
浅谈思想品德课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产婆术”对话法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论辩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
数据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一节课的评价标准
课堂让学生当“主演”
随机应变有效组织教学
莫把课堂当“秀场”
思想政治课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如何在政治课中激发学习兴趣
师生共筑情感的桥梁
新课改下把政治课堂还给学生
让品德与社会真正走进农村——浅谈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的
对中学思想政治课采用案例教学法的探究
投入——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关键
教育要让学生“感觉幸福”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