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选择题因其答案的确定性和评卷较少人为因素的干预,又被称为客观题。它是高考政治试题中较稳定的一种重要题型。因其具有角度多、跨度大、迷惑性强等优点,能有效地考查考生识记、理解、比较、辨析、推理、综合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在试卷中的比重一贯都很大,分值一般占到总卷面的一半左右。可以说,选择题答题情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总得分的高低。笔者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了选择题的解法研究,并参阅了一些资料,概括出了在选择题解答过程中要坚持三审的解题思路和九排除的解题方法,并在实践运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三审
选择题由两部分构成:题干和题肢。其基本要求是题干和题肢要相符合,这既是设计选择题的重要原则,也是解答选择题的基本依据。了解了选择题的特殊性,答好选择题其实也不难。解答选择题从解题思路方面可以分为三个步骤,即三审。
1.审题干──领会题意
就是把握住题干的规定性,包括题干所规定的选择方向、范围和程度等。这是前提条件。应从三方面入手:一要全面理解题意。题干是一个完整的内容,审清题干,就要全面、仔细、正确地理解题干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弄清题干的中心思想。
例题1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下面关于与时俱进的认识正确的有:①已成为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新范畴 ②直接体现了党的阶级性质 ③是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和统一 ④体现了实践与认识的对立和统一。
A.①② B.①③C.②④D.③④
很多同学错选了,选了A,其实题目问的是与时俱进,而不是三个代表,中心思想没有抓住。正确答案是D。
二要准确地把握题眼,即找出关键词语。因为它确定了题干内容的特殊规定性,只有准确地把握题眼,选择题肢才有目标。只有养成搜索关键词和关键句的习惯,才能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使思路迅速地进入到试题中去。
例题2 商店里的货品有标价,如一支钢笔标价为6元。在这里,货币执行的是 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该题的关键词,即题眼是标价、货币、职能。从这些词知道,本题是考查货币的职能,题肢必然与此有关。而标价进一步说明了考查的是货币的哪一个职能。故答案选A。
三要明确题意所指的方向。题意所指的方向规定了答案的选择。它是将题干和题肢有机联系起来的桥梁。如有的要求选对的,有的要求选错的;有的要求选原因,有的要求选结果;有的要求选本质,有的要求选现象;等等。只有知道了题目问什么才能知道要选取什么。这是做好选择题的重要环节。
例题3 离开共产党的领导,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就要发生变化。从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上看,反映了下列观点:
A.中国共产党员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形成的
B .国家的性质是同政党的阶级属性相一致的
C.党的领导是现代化建设取得胜利的可靠保证
D.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必须由共产党领导
题中的从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关系上看规定了题目选择的方向。B本身错误,只有D才是符合规定的。
例题4 宗教还将在我国长期存在的原因有:
A.宗教作为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B.宗教的本质发生了变化
C.国际宗教势力的影响? D.国家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这是1990年高考政治第25题,题目要求找的是原因,B肢明显错误,因为宗教作为唯心主义世界观的本质没有发生变化。D肢是题干的果,而不是题干的因。误选D就在于没有弄清命题者所提出来的要求。答案选A、C。
2.审题肢──缩小范围
认真、准确地理解每一个题肢,搞清楚各个题肢的确切含义,直至掌握各题肢之间的细微差别,判断每一个题肢本身的说法是否正确。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题肢本身说法错误,可先直接排除(逆向选择题除外)。只有这样,才能依据题干的规定性对各个题肢进行正确的鉴别。
例题5 在我国现阶段,阶级斗争已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这是因为:
A.我国人民生活有很大提高 B.我国的综合国力已有很大提高
C.剥削阶级已经基本被消灭 D.我国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
该题的正确答案是C。A、B内容与题干无关,而D则是题干的结果。
例题6 中国有13亿人口,多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成很大的问题;多么大的经济总量除以13亿,都会变成很小的数目。这个乘除法表明:
A.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
B.有了量变就有质变
C.中国的改革、发展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
D.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该题B选项有了量变就有质变是不符合哲学逻辑,本身就是错误的。所以,可首先直接排除,A选项尽管本身正确,但与题干不相干,D选项是C选项的具体表现之一,A、D均应排除。正确答案C。
3.审题干与题肢的内在联系──确定选项
要运用所学知识,将题干与题肢一一相对照,认真思考和仔细分析题肢与题干间的内在联系,即题肢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性。根据题干的规定性对各个题肢作出鉴别。可以分三步走:首先确定题肢本身是否正确,把那些本身错误的题肢先剔除掉;其次确定哪些题肢与题干有关,把那些虽然本身正确,但同题干无关的题肢剔除掉;第三是辨明哪些题肢是与题干相符的,只有题肢与题干相符才能选,仅仅是相关而不相符的或无关的都不选。
例题7 在我国,拥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国务院和各级人民政府
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
此题应选A。B是干扰项,有一定迷惑性,如果把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地方性法规的职权同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立法职能等同起来,就会造成误选。C项是行政机关,D项是司法机关,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
例题8 意识的能动作用突出表现在意识能够
A.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B.指导人们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
C.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从而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D.对物质起决定作用
运用审题肢的方法,首先发现C、D两个选项本身就是错误的,可直接排除;而A、B两个选项本身说法正确,那么唯一的一个答案就应该从其中产生,故需要考查它们与题干的规定性是否有联系。题干考查的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根据这一规定性发现A选项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只是意识能动作用的首先表现之一。而B选项是符合该规定性的,故选B。
(二)九排除
解答选择题从解题方法方面可以有九种,即 九排除。
1.排误法:即排除内容本身全部错误或部分错误的题肢。
例题9 参见 例题6。 例题6中的B选项有了量变就有质变的叙述全部错误,故可直接排除。
2.排异法:即排除内容本身虽然正确,但与题干规定性不相吻合的题肢。
例题10 参见 例题8。 例题8中A选项虽然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干的规定性,故排除。
3.排重法:即排除与题干变相重复的题肢。
例题11 沙柳是防风固沙的优良品种。但是由于种植沙柳费钱费力,又无法带来经济效益,难以有效实施。针对这种情况,内蒙古自治区某地政府支持建立了以沙柳为原料的制板、造纸加工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极大地调动了个人和集体的积极性,大家争相承包荒地,种植沙柳蔚然成风。从哲学上看,上述事例中,种植沙柳固沙防风从难以实施到有效实施,其成功之处在于
A.发现了沙柳具有固沙防风的性质 B.掌握了植树造林的规律
C.发现了事物之间更深刻的联系 D.
初中政治说课稿-《爱国情操的表现》
情绪——奇妙的“窗口”
品味生活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说课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人的性格 各不相同 教学设计(一)
丰富多彩的情绪
《走进中学》说课稿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
意志坚强的表现
高二政治说课稿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高三政治说课稿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第10课责任重于泰山
情趣与兴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财产属于谁》说课稿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说课
高二政治说课稿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