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8篇)_教学论文-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教学论文>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8篇)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8篇)

查字典政治网 2016-06-29

第一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新思路

摘要: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着的经验性功利主义的冲击,不可避免地对高职生的思想理念和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影响。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提出的新要求,创新高职的思想政治工作思路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高职;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

一、科学布局,消除方式单一现象

经过多年摸索和实践,我国高职思想政治工作在凝聚师生思想认识、合力推进高职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教育体系改革的大趋势既给高职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同时带来更多的问题和挑战。首先,从高职属性看。对高职教育而言,既要给予高职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也要高度重视其思想观念、价值理念、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后者,更是关注重点。其次,从高职生源整体素质看。高职生既不像高中生思想单纯,可塑造性强;也不如高等院校学生学术概念深厚,学习目标明确。选择高职,是考生达不到录取线退而求其次的不得已选择,所秉持的学习成绩不如他人的消极心态,导致在入学时就萎靡不振,得过且过。这样的素质结构,给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指向性和实践性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第三,从高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看。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思想政治工作并非纯理性的概念,不是理论和意识的概括,而是对事物有功能作用的产物。但在实践中,思想政治工作经常囿于理论概念的讲解,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针对性,因此,要以科学布局的思维,整合院校党组织、行政、共青团、学生会等各方面的力量,以科学的视角和合理的方法来解决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单一的问题。

二、以学生为本,寻找思想政治工作与学生思想意识的结合点

(一)宏观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

当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所蕴含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用于高职教育之中时,其核心是凝聚思想共识,宏扬先进文化;其价值是建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目的是用于解决理想失守、诚信失缺、道义失却、纪律失去的现实问题。理想、信念、道义和纪律的建设问题,是高职着力于对学生所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

(二)微观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

年青人思想活跃,精力旺盛,极具跳跃性的思维特征,决定了他们容易受到多种思潮的影响,这其中有正确地思潮,也必定会有错误的思潮。因而,高职的思想政治工作要在关注他们整体成长的过程中,运用从他识到自识的教育方式,把外界健康的理念转化成为他们自我规范的意识。这种教育不仅关系到他们今后人生发展目标的确定,也关系到他们能否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社会的发展。

三、活动为冀,形成高职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一)教育思路的创新

对高职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寓教于乐。英国著名哲学家康福德说寓教于乐是一种学习过程,学习对象包括行为方式和反应方式,以其有效性而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高职生习惯于通过实践来接受教育,他们期望有身在其中的感觉。把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目的置于娱乐过程之中,能够通过娱乐活动的心理暗示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的理性以活动的感性方式作牵引传授到高职生的意识当中,并令其欣然接受。

(二)学习模式的创新

在这里所强调的学习模式的创新指的是要充分利用高职生的自学能力来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渗透。正确的人生观确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高职生自我意识的形成。组织高职生学习思想政治,不是对着他们念报告,学文件,而是引导他们通过自我学习而自识,因自识而自觉,因自觉而自我净化。

(三)活动方式的创新

有一位高中老师围追堵截他迷恋于网游的学生时,说过一句发人深省的话:如果我们的说教,也像电游般的有趣就好了。这话看似感慨,实则道出了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病:我们的教育语式实在是太枯燥乏味了,对思想活跃的高职生灌输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往往是事半功倍,吃力不讨好。因此,要把教育的内容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趣味活动、演讲、主题竞赛等方式传导出去,让学生们在游戏中接受,在接受中升华,在升华中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落到实处。

四、总结

综上所述,读书做人,教育为本。做好高职思想政治工作,既要从理论上研究其内涵和特征,又要在推进的过程中探索实践,努力实现三个满意。一是在推进教育方针的落实上有所作为,让党和国家满意;二是在勇担责任、满足社会对后续人才队伍需求的培养上有进步,让人民群众满意;三是在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高职学生根本利益上有建树,让广大学生和家长满意。

作者:李湘 单位: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周国玲.从心理疏导入手创新高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湖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9-04-28

[2]刘亚斌.高职院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12-03-01

第二篇:微博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分析

【内容摘要】

近年来,随着大众传媒尤其是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媒体在社会上已流行开来。因此,如何将微博引入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充分发挥信息量大、涉及面广、传播速度快、不受时空约束等特点,转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点,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微博;高职学生;思想教育

微博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新生事物,标志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的日益成熟,也代表了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微博以其丰富的信息资源、便捷的交流形式以及病毒式的传播速度,在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上构建了独特的信息平台,同时也更好地满足了当代高职学生追求新鲜事物、思维多元化的需求。因此,如何利用微博这把双刃剑,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我们应该努力探究微博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积极应对其带来的挑战,使之能够在高职学生中发挥更好的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微博对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影响

(一)消弱了传统教育管理者的权威性。

在传统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具有很强的权威性,这种权威性表现在高职学生对他们发自内心的一种肯定,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师生关系。随着,微博海量信息和互动方式的使用,这种权威性在逐渐削弱,使广泛的大学生群体不再被动地接收灌输式的教育方式,不会依照思想政治教育者所设定好的程序去认识并接受某种观点,相反,他们可以即时快捷和主动地接收各个方面的信息,并将信息进行自我筛选后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进而外化为行动。这都极大地降低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话语的可信度,销蚀了传统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权威性。

(二)误导了高职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目前,很多家长都抱怨,学生在业余时间里,几乎一刻不离开手机,不是进行游戏,就是登陆微博等交友平台,甚至一部分学生沉溺于此,成为所谓的微博控,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更为严重者,将现实社会和虚拟世界混淆,脱离了与家人、老师和朋友之间的交流,成为了现实中的孤僻者[1]。微博对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交往产生不利影响。虽然通过手机等便携式的设备登陆,大学生随时随地实现虚拟世界里的交流,但部分学生沉溺于虚拟平台上的社交,花大量时间在微博上,成为微博控,频繁发布微博,频繁刷新页面以看到最新的信息,严重影响个人生活和学习效率。更为甚者,混淆了现实社会与虚拟世界的界限,沉溺于虚拟化、匿名化的微博交流,无暇顾及现实世界面对面的人际互动,潜意识里筑起了一道与他人交流的屏障,远离老师、同学和朋友,缺乏对现实交往过程的情感体验,易导致人际关系交往的弱化。

(三)降低了教育环境的可控性。

在一个人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中,青少年时期尤为关键。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有计划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选择、加工和改造。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大都是在教师的带领下,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等完成的,因此具有很强的可控性和明确的方向性,不会出现偏差和意外。但是微博的引入打破了这一格局,使教育环境纷繁复杂,可控性降低[2]。教育环境是校内师生发表见解、评论与立场的平台,影响着师生的观念和行为,调节着校园生活,对良好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具有一种无形的推动力量。健康、自由的教育环境能够保障学校机制的正常运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但是微博中的负面信息会造成不良的舆论环境,错误地引导年轻的中职学生的思想行为,阻碍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开展,甚至可能成为群体性事件发生和扩大化的导火索和催化剂,威胁到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四)破坏了传统教育管理的有序性。

良好的教学环境需要通过有序的管理获得。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主要由教育主管机构、学校管理部门和教师,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实现高效管理,其基本内容包括目标管理、计划管理、规范管理、信息管理和队伍管理,涵盖了决策形成、具体执行和反馈评价三个方面[3]。但是随着微博的出现,这种有序的管理模式受到了挑战。一是微博的非实名注册制度,为用户提供了充分的私密空间,在保证了言论自由的同时,会导致不当言论因无法得到监管和制裁而频繁出现,甚至突破现行的社会法律和校园规章的约束,导致教育管理的无序状态。二是微博的随意性容易导致教育管理部门和教师难以及时收集到准确、真实的教育管理信息,就无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进行准确调控,导致制定出的教育管理目标脱离实际,教育管理计划漏洞百出,教育管理行为操作性低等,严重制约了中职学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二、强化微博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的对策

(一)提高师生间互动。

将微博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在师生之间构建起一个互动的平台,可以让师生在相对宽松的言论环境中表达各自的观点。对于教师而言,通过微博可以避免从教师到学生这种单向的说教,减轻了教师的部分工作量,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热情;对于学生而言,微博所包含的信息是海量的,也是共享的,可以针对一个或几个感兴趣的话题与教师进行交流,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营造出自我学习的浓厚氛围,调动起师生双方的积极性,更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间的心理距离,消除隔阂和学生怕老师的传统观念,使教育能够随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内心想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拓展教育教学模式。

微博还可以用于课堂外的教学环节,据有关资料报道78%的参与调研的学生支持。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通过微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党团日活动及公益活动,可以直观地展示国家、学校所在城市及学校的发展成果,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中职学生饯行社会道德规范;作为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微博发布文字、图片、视频等,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和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可以对社会上发生的正面或负面的新闻事件进行评述或转发,达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效果,使中职学生在愉悦轻松的讨论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效发挥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三)丰富教育资源。

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四个方面,涵盖了时事、经济、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传统理论知识主要以文字形式存在于经典著作和书本中,政治宣传性强,缺乏说服力和感召力。而微博不但可以将传统的文字转化为图片、视频、动画等发布,更重要的是可以收集不同领域内具有教学色彩的新闻信息,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到高职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例如中纪委的官方微博定期发布的打虎信息,可以传递给学生党和国家反对腐败的决心和信心;政府部门的微博可以发布各项规章制度和关系民生问题的内容,征集各方面意见,接受群众的监督,并及时澄清谣言;各种志愿者组织可以通过微博发布关注弱势群体、解救拐卖儿童、公益慈善捐款、爱护自然环境、保护珍稀动植物等爱心内容,传递正能量,这些热门的微博信息,可以传递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高职学生正确成长、理性看待和认识客观事件,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方式都会产生重要引导作用。

(四)促进了教育的社会化。

一直以来我们都有一个误区,就是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学校的工作,只能靠学校来完成,这恰恰是忽略了教育的社会化问题。学校只是教育学生的一个环节,更多的教育需要学生的家庭和社会来完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在课堂中所学习到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也无法解决目前不断涌现出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而微博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和家庭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多方位、多层次培养中职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使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中职学生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与中职学生所处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相关联,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衔接和整合教育系统内外部多个领域的因素,拓展以前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融入开放式和交融式的教育理念,形成社会化教育的合力,实现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过程。

作者:江浚 单位: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敏.当代大学生宅生活的调查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1,1:78~81

[2]王时进.微博在教育中的应用探讨与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2010,8:91~93

[3]张亚娟.校园青年亚文化:德育功能的消解及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9

第三篇: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析

摘要:

新媒体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影响着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模式,从单一转向繁杂,从一维转向多维,从被动转向主动,同时,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要以正确的新媒体观引导学生、增强对网络舆情的政治敏锐性、创新民办高职院校社会主义理论传播方式等方面,牢牢掌握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导权,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技能人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

新媒体;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

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对快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稍显滞后,有学者认为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都经历了自发探索阶段,主动应对阶段到自觉深入阶段。进入21世纪后,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助推下,人们常用的通信设备急速更新换代,一场有别于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数字化互动性新媒体风暴席卷而来,宣告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作为社会的一个小小缩影,不断涌现出的交互性与及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区化等新媒体特征,让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挑战。因此,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民办高职院校如何紧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这是当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一个艰巨的任务。民办高职院校要及时更新观念,扎实工作,把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一个高度,通过传播正能量来抵消和化解新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要积极出击改进新媒体时代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占领制高点,主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系重庆能源职业学院特色培育项目发挥党委在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政治核心作用的阶段性成果。

一、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评价

民办高职院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有益补充,在培养坚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是不可或缺的。作为知识聚集区和思想汇集地的高职院校,同样是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社会职能,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为办学目标。但要实现民办高职院校的社会职能,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合格技能性人才,使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等要素协调发展,就不能脱离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在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普遍思维较为活跃,与时俱进的愿望强烈,能够充分利用互联网、智能手机等多种通讯工具迅速捕获和传播信息。在网络化笼罩的地球村中,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加速时期,在此背景下容易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社会主义主流思想正遭遇严重挑战,不仅仅限于高职院校这一特殊领域,国内高校都面临同样的威胁,高校内思想文化传播速度快,社会影响范围广,通常都会成为敌对势力争夺的重要阵地。同样,我们也可以将国内各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抵御西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的前沿阵地,打造坚固的中国社会主义信念屏障,如若这个阵地失守、屏障倒塌,那后果对国家对社会将是灾难性的。

二、新媒体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传统思政教育传播面临挑战

新媒体是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支持下出现的媒体形态。[1]新媒体强调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并以生动的视图效果,带给人们强烈的感官体验,其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力和吸引力远超传统媒体。而民办高职院校普遍沿袭传统思政教育传播内容和方式,主要集中在思政课堂理论教育,或是依赖传统媒体如宣传栏、宣传讲座、个别学生谈心等传播途径。基本上是单一的、强制性的、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渠道。传统思政教育理论课堂虽然在逻辑性搭建和知识体系构架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基础地位,但课堂内师生传递信息量十分有限,无论在视觉、听觉还是触觉等方面,学生直观感受效果差,精力不易集中,学习兴趣降低。而在新媒体背景下,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者,他们也可以参与互动交流、自由讨论交流以及制作和发布信息。因此,像这种自上而下的传统思政教育传播,无论是在内容上和是在方式上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

(二)学生意识形态管理面临挑战

民办高职院校生源主要来自普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加之学生疏于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反思等特点,民办高职院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偏重于对学生意识形态的管控。通过有规律的作息制度,明确的学风建设,诚信的考试等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值得注意的是,受新媒体的影响以及民办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等各种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比较淡薄,导致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欠缺,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容易受网络虚拟环境诱导,一些学生的社会价值取向有所偏差,对个人与集体、社会、国家三者之间的关系认识不够深入,强调以自我中心,沉迷虚拟世界,缺失了在现实生活中与他人协作,融入团队的能力。另一方面,部分学生存在知行脱节,想的太多,而又做的太少,表现为有一定的认知感,而又少于行动实践。因此,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最大限度降低网络给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最大限度发挥新媒体的正效应,是摆在民办高职院校面前的严峻考验。

(三)思政教育实效性面临挑战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宣传思想工作,而是关系到培养出什么样的技能型人才,必须落实到国家人才培养的大环境中。改革开放长期以来,80、90后年轻一代的学生受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影响较大,进入新媒体时代,美剧、韩剧等各类文化产品更是广受青年学生欢迎和追捧,互联网提供了一种渗透、西化中国的常规渠道,社会主义国家投入西方怀抱,将从互联网开始。[2]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的实效性切实关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关乎青年学生对社会主义国家和执政的共产党的政治认同,关乎能否消解思想混乱避免社会动荡。对高职学生而言,接受高职教育的三年是其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然而学生乐于接受新事物,不反感尝试与主流相对立的思想观念,辨别能力较弱。因此,必须加强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三、运用新媒体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一)用正确的新媒体观引导学生是基本前提

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势是朋辈间共同点多,从事民办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者中青年教师居多,师生之间较易沟通和理解;同学之间朝夕相处,非常贴近,也易起到榜样示范作用。当下已有不少学者提出对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与社会主流价值观一致,坚持以人为本。要做到充分尊重民办高职院校学生个体的主体性和差异性,优化教育环境,即善用正确的新媒体观引导学生。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新媒体信息既是现实生活的延伸,又非现实生活的简单复制,既具有真实性,又具有虚拟性,应当学会用科学的方法,辩证的看待网络信息,养成自觉抵制不良消极信息的习惯,视为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前提。

(二)增强对网络舆情的政治敏锐性是有效保障

民办高职院普遍缺乏对网络舆情认知,有些领导干部甚至对网络舆情不甚了解,对网络舆情的政治敏锐性不高,认识不充分。认为高校网络空间过于宽泛,强调自由,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可控性难度较大;也有人认为在网络空间追求的就是言论自由,匿名讨论,不应该压制或管控;以上这些都是典型的麻木。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网络空间的各种信息,我们更应该做到时刻保持高度政治敏锐性,坚持党委领导下的办学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党委在民办高校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政治核心作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避免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因此,民办高职院校中的领导、老师,尤其是与学生思政教育工作密切相关的辅导员们,首先一定要有基本社会主义的政治素养和辨别力,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增强抵御网络中非主流价值观和非社会主义信息传播,才能把握校园网络舆情动态,才能积极主动的去化解矛盾,引导校园网络舆情走向,进而转化为正能量传播。

(三)创新社会主义理论阵地传播方式是改进措施

在多元化的网络思潮中,各种理论和主义纷繁错杂、竞相争鸣,在传统的思政教育中,固有的社会主义理论传播方式,在当下新媒体时代已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对于民办高职院校意识形态阵地,我们既要继续旗帜鲜明地开展以马列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四个全面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又要在理念和策略上积极转变。首先,将传统教育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模式转为互相平等、相互尊重的交互传播模式。其次,将课堂教育的灌输转为嵌入式表达,充分利用新媒体丰富思政教学课堂内容。再次,将民办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方式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深入学生生活空间、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中。从生活细节入手,多宣传学生身边的优秀榜样,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真实性,因势利导,切实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作者:马祥 单位:重庆能源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唐世刚.创新高校思政课媒体课堂教学的思考[J].高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7

[2]王炳林,褚素丽.正确处理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会[J].前线,2013.10.

第四篇:高职院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观构建

摘要:

积极心理学把积极的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和积极的环境作为主要研究领域,为高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理念。为此,提出以培养学生个体的积极体验为出发点,倡导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辅导员对学生教育的积极认知,改进思政教育方法,创造积极的外部环境等策略,培养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关键词:

积极体验;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在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现有理念、方法和手段已不能显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突出表现在:工作问题导向,管多育少,心理工作集中于学生的心理问题,很少关注积极面。事实上,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充满激情和活力,是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富有感染力的工作。而近年来兴起的积极心理学思潮,正是研究如何唤起生命价值和意义,给人类灌注希望、快乐和幸福的理论,符合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求。因此,运用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能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添活力,提高教育实效性。

一、高职院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界定

国家教育部在2014年3月发布《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以下简称《能力标准》),定义辅导员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因此,本文界定的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与辅导员的工作内涵一致。同时,笔者认为,高校日常的学生管理工作包括育人,因此,本文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包含教育和管理两方面的内容。另外,《能力标准》明确规定了辅导员九方面的能力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业指导、日常事务管理、党团和班级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危机事件应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笔者认为,这也是高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高职院校是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职院校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也在此界定范围内。

二、积极心理学概述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积极心理学起源于人本主义心理学,主要的代表人物有罗杰斯、马斯洛和弗洛姆等。积极心理学与亚洲文化和哲学有着紧密联系,致力于帮助人们运用自身优势获得人生的美满幸福。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个体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积极体验;二是个体美德、乐观等积极的个人特质;三是影响个体成长和发展的积极组织环境[1]。综合以上三方面内容,人们就会有满意的生活状态,从而减少心理问题产生。

三、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积极教育观的构建

(一)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体验包括积极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主要是客观事物能满足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情绪反应与心理体验[2](P104)。积极的情绪是短暂的,主要指人的感官体验,如身体的快感;积极的情感是持久的,主要指人稳定的情绪状态,需要运用自己特有的力量完成所从事的活动才能体验,如实现了自己的理想、目标,解决了困扰自己的难题等。积极情绪和情感体验不仅是个人幸福感的重要标志,而且是发展创造性思维,提高生产力,促使人长寿的重要因素。要增强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必须在高职生日常思政教育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做到教育贴近学生生活,尊重学生个性,强调人文关怀,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在思政教育中,采用多种形式(如谈心、座谈、社会实践活动等),了解学生,帮助他们提高处理各种学习、生活困扰的能力,从而使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以学生为本,要求高职生思政教育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使命意识,提高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获得主观幸福感,增加积极情绪体验。

(二)增加辅导员对学生教育的积极认知

积极认知是指对现实中的他人和自我进行的积极取向的认识和评价,即不仅看到事物的消极方面,也看到积极力量,并对事物进行积极评价、感知和判断[2](P109)。塞里格曼认为,人们有两种不同解释事物的风格乐观解释风格和悲观解释风格。乐观的人把消极事件或体验归因于暂时的、外部的和特殊的因素,这不是定性评价,如当前的环境等;悲观的人则把消极事件或体验归因于稳定的、内部的和普遍的因素,这是一种定性评价,能使人产生强烈的挫败感,如个人失败。积极心理学倡导乐观解释风格,启发人们对问题做出积极解释。第一,在高职生思政教育中,教育者要改变问题学生的传统认知模式,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关注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在以往的思政教育中,教育者往往更关注学生身上的消极因素,如自私、逆反、个人中心等,而较少关注学生的积极品质,如勇气、乐观、助人等。思政教育者如果用开放、欣赏的眼光来看学生,更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内在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提高高职生的自我效能感,促进学生成长。第二,在高职生思政教育中,教育者要善于创造积极的氛围来引领学生。可利用学生身边的典型、优秀事迹,开展如校园之星的评比或展示活动,用积极的因素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

(三)改进思政教育方法

积极心理学为高职思政教育提供了更丰富的教育方法。它强调个体心理、情感和需要的重要性,注重个体的主观感受,把思政教育和情感培养结合起来,采用理解、尊重、接纳、肯定等积极教育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教育者可通过情感激励法,挖掘学生的情感源泉。在思政教育中,充分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情感因素,激发学生的情感,加强师生间的信任和交流,改变传统思政教育单一理论说教的模式。教育者通过科学设定学习任务难度,唤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共鸣;精心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引发学生的积极体验;促进学生反思,深化学生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积极力量和良好品德。

(四)创造积极的外部环境

1.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

积极心理学认为,他人很重要。当今的理论学者认为,拥有爱的能力以及被爱的能力是人类的本质倾向。在人生历程中,这对健康和幸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P179)。在发展家庭以外的关系时,学生必须处理好友谊、信任、赎罪、原谅以及感激等问题,以提升心理和生理上的幸福感。因此,在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要注意加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和谐的人际关系,并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发展学生情商。

2.创造良好的学校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在与环境的积极互动中,个人能获得更丰富的经验与更好地成长。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彼得森认为,感觉良好的心理学体验都是在道德的环境中出现的[3](P34)。因此,良好的环境能塑造积极的人类经验。首先,学生管理者要为学生创造感到安全的环境,自然激发学生的真善美。其次,辅导员要指导学生树立恰当、明确的学习目标,以增进学习动机,鼓励学生投入学习。最后,思政教育工作目标要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与理念,促使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提升学生幸福感,并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具备高尚品德的社会成员。

作者:宋一栋 刘月红 单位: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晓英.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积极心理学[J].教育与职业,2010,(15):79-80.

[2]周围.积极道德教育积极心理学视域中的道德教育[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

[3]可里斯托弗彼得森.积极心理学[M].徐红,译.北京:群言出版社,2010.

第五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融合

摘要: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教育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对高职院校学生这一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讲究科学的方式方法,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有意识的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惟其如此才能真正适应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及成长成才的需要,最终为社会培养优秀的高职院校人才。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教育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社会培养具有专业知识技能与综合理论素养人才的重任,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的健康长远发展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思想政治教育是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的重要场所,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的特色,应该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二者相辅相成更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输送优秀的人才。

1理论教育上相互渗透实现教育上的融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效融合首先需要我们在理论上进行深度的挖掘,充分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内容中与职业素养教育有关的部分,将二者从理论上进行有机的融合。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统领,在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职业素养教育中要将这种观念有意识的融入课堂教学中,成为学生的行为指导准则。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中教师要明确重难点,对于重点知识进行详细讲解,在内容选择上要有意识的增加与职业素养教育相关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包涵的方面十分广泛,其中有很大的部分是关于职业素养教育的,比如社会主义集体价值观、遵纪守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二者进行理论融合的结合点。高职院校的培养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在完成学业更好的进入社会角色,能够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因此职业素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只有真正从思想意识的高度上认识到职业素养教育的重要性才有可能真正的以此来规范自身的行为。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打造专业化德育团队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的有机结合还必须依靠一支高水平具备专业德育工作能力的教师团队。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要真正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必须打造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职业素养教育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知识的教学,它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必须掌握科学专业的职业素养教育科研能力才能够更好的适应这一工作。具体来说,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就必须要求教师同时具备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实践开发能力。教师既要通过教学来向学生传递科学的价值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同时还要有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在实际工作中来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教师可以通过学校与当地比较优秀的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一些德才兼备的成功的企业家走进课堂来为学生讲述自己的经历,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带领学生团队在业余时间进入企业第一线,为学生争取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可以真正接触到现实的工作,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同时检验提高自身。教师要不断的充实提高自身,掌握最新的时事动态以及先进科学的教学方法,自觉的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机结合,并且将这种观念内化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3健全改善评价机制促进二者的有效融合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有效融合的另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要健全改善高职院校的评价机制,从考评制度上来规范教育教学活动,真正的做到二者的融合发展。具体来说,我们首先要致力于改善高职院校中职业素养教育所占比重过少的弊端,职业素养教育应该成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它并不是可有可无的,在考评制度上就要加大职业素养教育所占的比重,对于学生的职业素养要进行定期的考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来说都要加大考察的力度,让学生引起充分的思想重视。针对高职院校不同专业的职业素养教育教学应该制定不同的考察标准,要求学生掌握从事本行业必须具备的职业素养,在步入社会工作岗位后能够继续严格的要求自己。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在毕业时要求同时考取专业知识证书以及职业素养证书,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在以后寻求工作时重要的依据。教师要将学生在平时的表现也纳入考核的范围,避免学生在考前突击背诵,要将考察落实到平时,对于学习态度良好,认真负责的学生给予一定的鼓励与表扬,对于职业素养有所欠缺的学生教师要给予耐心的指导,使其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自身的不足,自觉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4总结

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高职院校本身具有自身的特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的尊重这些特点,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成为一个系统连贯的整体,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成为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

作者:刘志霞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莫云仙.浅析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素养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3,(11):23.

[2]刘玉方.如何加强高校教职工的政治理论学习[J].文教资料,2014,(12):210.

第六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员育人机制探析

摘要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放眼全局,除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外,还要充分调动和发挥辅导员队伍、宣传部门和学生社团的作用,构建起全员育人的新格局,这样才能增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提升全体教职工和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和道德素质。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新格局

根据2015年10月教育部发布的《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试行)》(下称《规定》),为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大部署,职业学校教师必须有企业实践经历,以弥补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不足,可见国家对于职业教育的重视。面对严峻的高职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形势,各高等职业院校的领导应高度重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宣传部门和学生社团以及辅导员队伍紧密联系,抱团形成合力,构建起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的全新格局。高等职业教育是以职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形式,注重岗位操作实践,对于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强调的程度远不及本科院校。在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我们会发现,由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薄弱,思政教育工作资源匮缺,加上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从而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预期尚有不少差距。

一、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良莠不齐。

多数高职院校大学生从小受家庭宠爱,生活条件优越,独立能力较差,社会知识缺乏;但思想活跃,容易接受新事物,个性表现多元化,心理健康问题也日益凸显。有少数学生因为学习目标不明标、学习动力不足、自律能力有待加强,导致面临多门功课不及格甚至退学的危险。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本身的复杂性,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问题和高难度。面对这些错综复杂的问题,仅靠目前高职院校传统的单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不能全面妥善解决,必须采用多元化的手段,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以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薄弱。

重视职业技能训练的高职院校,教学形式单一。在实训室、实训基地的建设上的投入远远超过对思政教育阵地建设的投入。不少高职院校是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来,学术沉淀和人文资源都非常有限,在校内开展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非常薄弱。加之,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文化基础、素养不高,对思政理论课兴趣不浓,思政教育效果不理想。加上地域、安全、资金、人员组织等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开展校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难度也不小,常常以观影、选派部分学生参观、演讲等形式开展活动,受教面小。

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资源匮缺。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体单一。多数高职院校都是思政课教师承担了绝大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理应承担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宣传、学工、就业等部门都忽视了这一系列工作,导致师资配套乏力。其次,思政教育工作重视力度不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庞大、联系广泛,并不断发展变化,而不少思想政治课教师长期受传统观念影响,教学方法落后,遇到实际问题时缺乏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由于部分高职院校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资金投入不足,思政课教师缺乏对口企业、对接岗位,缺少学习实践的机会,以致思政课教师综合素质提高较慢,思政课教学内容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无法推进,思政课教学效果便无法提高。三是思想教育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考核评价奖励机制偏向于专业课教师,这对思政课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影响,其他从事思想教育工作的兼职教师和管理岗位教师的积极性也受到相应影响。鉴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各高职院校都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在现有的条件下,加大重视力度,通过各部门协调配合,扩充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队伍,提升思政课教学效果,争取增加投入,再科学整合、利用现有资源,合理调整、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构建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

四、要抓机构设置,完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的领导要高度重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成立以院长或书记为组长的学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负领导责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要分析调研在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制订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体规划,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部署、监督、指导和总结,并提供必要的场所和经费投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统筹协调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落实。学院学生工作处、各系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都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努力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和生活秩序,不断优化育人环境,确保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五、要抓效应带动,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辐射作用。

通过团委、学生会、社团活动,吸引广大学生的参与。高职院校中学生会、各类社团的干部人数多,他们年轻有活力、思想开放,平时组织的活动种类多、范围广,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都很高。但是学生自发组织的大多数活动虽然形式多样,丰富精彩,思想教育意义却不大。如果能将思政课实践教学与学生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选派思政课教师担任社团指导老师,指导学生成立具有思想教育功能的学生社团,开展各种有教育意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利用寒暑假、周末等空闲时间,参加志愿者活动、三下乡活动、社区服务、读书活动以及其它各种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寓教于乐,扩充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模式。以通过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教育活动,激发他们参与的热情,让他们在活动中自愿自愿接受法纪观念、感恩诚信、团队协作以及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变被动接受安排为主动积极参与,这样的思政教育方式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六、要抓舆论引导,紧密联系学校宣传部门,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功能。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新媒体的不断推进,结合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特点,帮助高职院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前沿认知,改革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形式、内容,已经成为当前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各类信息越来越以开透明,社会热点问题和矛盾通过网络快速传播。高职院校应该由宣传部门牵头,联合学生工作部门,建设一支强有力的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队伍,把校园网、电视台、广播站、校报、辅导员博客、QQ群、微信群等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通过这些平台,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向他们灌输积极的、有价值的思想理念,宣传校园内的典型人物和事件,营造良好的学风教风,这些对在校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政治觉悟和社会认知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宣传部门还应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因为网络平台可以整合其它媒体的信息,可以实现师生间的交流,使思想政治理论的教育方式由原来的单向灌输转向双方平等交流,大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和感染力。

七、要抓教师培训,充分发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

高职院校应重视思政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积极选派思政教师参加国内、外研修班,到革命纪念地参观学习,到思政教育工作成效突出的单位学习交流,对思政教师的教学科研项目给予资助,组织教师观摩教学展示活动,通过多渠道多手段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学团队。同时,学校应在培训学习、科研以及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并鼓励思政教师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新知识体系,增强科研能力,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八、抓辅导员队伍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坚实的保障。

高职院校中,辅导员取代了班主任,他们是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的语言和行为都会受到学生的高度关注,也会影响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对高职院校而言,打造一支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高强的辅导队伍尤为重要。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严格对辅导员的选聘,提高辅导员的标准和要求。把思想政治素质过硬作为一名合格辅导员的首要要求。学校要规范辅导员的进出、交流、培训以及晋升通道,严格辅导员考核标准,为完善辅导员队伍提供基本的制度保障。

九、总结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关乎社稷栋梁的一项重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面对不断涌入的社会思潮和民主开放,注重职业技能教育的高职院校更加应该强化全员育人意识。在高校的管理工作中,应当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不仅是学校思政课教学部门的工作,还需要各部门的通力协作和全员参与。高校要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思想引领,坚持立德树人,坚持实践育人,走全员育人道路,构建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陈菊香 单位: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蒋晓蒲,孙丽娜.高职思政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华章,2012(8).

[2]程春艳.关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思考.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27).

[3]苟义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河南日报,2015-02-13:9.

[4]陈奎庆.试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思想教育研究,2001(5).

[5]苏红.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5).

第七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微博的运用及课程拓展作用分析

【摘要】

在信息发展飞速的时代,作为网络媒介的其中之一,微博不仅对于社会的影响存在巨大的意义,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也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微博自身具备科学性还有强大的交流功能,在高职教育学校中,学生自身具备,活泼好动,思想前卫等特点,而微博是信息时代与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高职思想政治课程的传播可以应用先进的传播手段微博的应用进行传播,能够使高职学生在学习上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微博的传播方式,对于高职在校学生的影响力非同小可,与此同时,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对于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教学要求又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相应提升,这样一来,更能够使学生清晰的意识到政治思想课程的学习对社会风气方向的改变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对于加强社会文化的挖掘也至关重要。

【关键词】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微博;课程拓展

在微博流行的鼎盛时期,一场微博热潮向现代社会的人们席卷而来,微博在网络的诞生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它也是一种技术文化的象征。微博的出现在网络技术的提高上具有跨越性的迈进,而微博作为高科技中技术的辅助工具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1]。微博的应用范围涉及到全世界,从国内外的大小事件的传播上可以看出,微博的强大功能与舆论的制造能力都不能容人小觑,在网络先进技术的开发上,在微博技术还未成熟的阶段上就已经深受广大群众的关注,在高职学生群体中,对于微博的应用最为适合,而且,微博的应用已经在高职学生中得到了普遍使用,在学生中其受欢迎的程度远远超过了社会上的任何人群。而微博的使用,运用到课程内容的讲解和巩固上对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上的提升也具有很大改善作用,学习政治思想的教育理论能够从根本使学生对自身的言行举止和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习惯。

一、微博在网络应用中在高职学生中的影响力

微博是博客的一种,是通过用户信息注册账号在一个设定的平台上进行信息传播和获取的,用户可以在客户端上建立属于自己的个人社区,以输入简短信息的模式在网络中进行发表,并且能够得到及时资源共享。在网络中,微博作为一种新型媒介,自身具备了交流性和互动性等特点,除此之外,在以上性质中还需要阐述以下三大特点:第一,微博最重要的特性就是将正常博客输入模式进行缩减,由此,演变成微型博客。第二,在说明微博特点的同时,强调了微博内容的微型化,简单明了,由零散的语言以及简短的语句所构成,其发表的内容不需要长篇大论的具体说明,只需要微博用户对需要发表的观点进行简单明了的阐述。第三,登录平台范围广,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多元化元素,在微博的操作上,其简单程度可以通过网站或是手机直接登录,进入页面后进行微博互动以及操作。在网络中,人际交流突出了强烈的个人色彩,同时,又侧面的反映出了群众的意见和看法,以个人观点为中心进行立场化讨论的网络界面。

二、微博在政治思想课程扩展中的工作体现

(1)高职学生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延伸中,发布微博建立社区利用明星效应对课程进行有效的传播。高职学生中,大部分学生对社会观和价值观都还没有形成成熟的思想,内心容易被外界散播的谣言所动摇。在网络微博的发表中,有有益于学生身心成长的言论内容[2],同样,也会存在一些不良因素破坏着社会道德的和谐体系,在高职学生中,一些学生会由于受到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成为损坏社会形象不良分子,与其任由其放纵,不如,将政治思想课程内容深入研究,让一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或是任课教师,在微博上建立以教学宣传为主的政治思想教育,将积极、健康、友善的思想理论传播到每一个高职在校学生的心中,让学生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并且明确政治思想课程其中的重大意义。从而使学生在进入到社会以后拥有良好的言行举止并达到了政治思想教程扩展的理想,并且从根本懂得做人的道理,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主力人才。

(2)在班级中,以教师为核心在网络微博中组建关于班级大事小情的公众账号。政治思想任课教师,在这个公众账号中,可以发布关于政治思想的课程内容以及和课程有关的社会素材、资料,同时,注意在微博中的不正当的行为,将政治教学课程以娱乐的方式渗透至学生中间,使学生对政治思想课程的学习内容根深蒂固。并且定期设置主题,在微博上开展一些实例评论活动,从实际生活中寻找政治思想的作用所在,让网络微博的活动成为学生茶余饭后谈论的主要话题,从而达到政治思想教学的创新理念。

三、结语

综上所述,微博的出现对于时代来说具有代表性,而微博正在以一种新形式的教育手段被广泛使用,政治思想课程利用微博的互动效应在受众中建立正确的思想和政治观念。微博时代的兴起为教学上高度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此同时,在创新后的高职政治思想教育教学的理念上有效的提供了课程中的创新理念和崭新的教学模式,促进高职院校政治思想教育课程内容中真正的含义,在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模式,为高职院校未来政治思想课程的教学工作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作者:沙莎 单位: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冉思丝.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3.

[2]姚红.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拓展生态文明教育的思考[J].职教通讯,2015,08:67~69.

第八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

摘要: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指导思想,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指导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本文首先分析高职院校教育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必要性,分析在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中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有效的推行策略,供有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思政教育;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

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能够帮助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本文首先分析高职院校教育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必要性,分析在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中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有效的推行策略,供有关人员参考。

1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实施的必要性

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思想教育是必要的途径与手段。通过马克思主义思想,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信仰,提高行为的规范性;同时,马克思思潮能够显示出学院的整体思想,也是我国现阶段素质教育推行中的一大保障。第一,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能够巩固高职院校思想教育工作中马克思思想的地位。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具有民主、法制、民权等特点,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我国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思想。高职院校作为我国培养社会人才的场所,每一个学生都可能成为我国未来建设中的栋梁之才,只有从思想层面上加强对其的引导,才能培养出社会主义发展型人才。第二,高职院校是高技术人才培养基地,而高技术人员需要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每一个高职院校的学生都具有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的责任。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我国的经济水平还有待提升,只有加强人才的培养,提升高素质人员的技术能力,提升高技术人员的素质,才能促进我国社会逐渐建设发展。因此,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显得十分必要。

2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面临的挑战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中,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大部分高职院校存在重技能、轻思想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缺少必要的土壤。在我国大力推行经济建设的背景下,高职院校技能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高职院校学生评价或教学评价过程中,往往没有将思想素质作为评价的指标,导致学生对思想教育工作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一些高职院校中,没有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课程,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实施造成极大的影响。第二,高职院校学生自身素质偏低,学生个性化差异明显,来自于不同的教育环境中,同时年龄上的差异也比较显著。因此,学生的生活习惯、学习能力、心理特征等都不尽相同。然而,高职院校的管理、教学方式却是统一的,开展思政教育工作也没有注重学生的差异化表现,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对思政教育产生厌烦情趣,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行造成影响。

3高职院校思政教育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的措施

针对现阶段窝沟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推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中存在的问题,还需要根据高职院校教学的特点,寻找一条合适的推行渠道。思想政治是高职院校学生必修课程之一,也是高职院校推行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路径,同时高职院校中存在很多社团等,也是推行马克思主义的阵地之一。相比较而言,马克思主义思想相对枯燥,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呆板,不仅不能起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作用,反而让学生觉得没意思,甚至感到厌烦,继而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排斥。因此,必须创新马克思思政教育模式,采用创新型的教学方式,注重马克思思想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另外,高职院校应该充分借助社团以及校园文化建设的力量,通过内部社团等组织,对马克思思想大众化进行宣传与推广,积极开展有关的活动、讲座等。同时,在高职院校学生在外实习期间,应该重视学生的思想汇报,通过与社会的健康接触,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其树立健康的思想观念。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思想发展,引领学生舆论导向,将马克思主义思潮渗透到校园的各个角落中,同时也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学生在这样一种校园文化中,马克思主义思想就会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让学生自然而言的接受并了解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推行马克思主义思想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包括学生素质、校园文化、院校重视程度等等。因此,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重视,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借助课堂以及社团的力量,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促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推广。

作者:朱月红 单位:南阳农业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王建文.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4,25(02):125-126.

[2]金玉.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J].才智,2013,32(02):58-59.

[3]郝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野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4,15(30):52-53.

[4]卢建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角下高校思政教育发展问题与对策分析[J].高校教育,2014,15(08):102-103.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政治视频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广西苏琬芳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二上第二单元第5课《炎黄子孙》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周珊玲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上《我来画棵家庭树》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褚萍萍

高考政治一轮:《经济生活》第九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练习

小升初教辅推荐来了 希望对即将小升初的宝宝会有帮助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上《你真棒-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黄慧玲

小升初过度第四课,什么是相反数?怎么求一个数的相反数

小升初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六上第三单元第1课《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张玲玲

小升初过度第二课,有理数及其分类,简单的内容

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论文(8篇)"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政治教案
政治课件
政治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