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关“价格变动与物价稳定”的命题
1.价格变化的原因
设问模式:某商品价格不断上涨(下降)的原因?
答题模板:价值+供求+纸币发行量+市场的缺陷+国家经济政策答题要素:
①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②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③纸币发行量:如果?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
③两个比重、两个提高: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④再分配: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⑤社会保障: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并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
(七)有关“财政与税收”的命题
1.发挥财政作用
设问模式:如何让财政增长为民众带来更多实惠?
答题模板:财政支出方向调整+财政收入结构调整+根据现实情况减免税收答题要素:
①合理调整财政支出方向。加大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支出,让民众从中获得实惠。
②合理调整财政收入结构。制定合理的财政收入分配政策,促进国家、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的因素有哪些?
答题模板:收入(当前、未来和差距)+物价+其他因素答题要素:
①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②未来收入预期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③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④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⑤广告和国家经济政策等。
2.怎样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设问模式:请从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考虑,我国应怎样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答题模板:国家(发展经济、稳定物价、收入公平、社会保障、开发市场、市场监管)+企业+个人答题要素:
(1)作为国家:
①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发展经济)
②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手段,保持供给平衡,保持物价稳定。(稳定物价)
③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收入公平)
④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社会保障)
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开发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开发市场)
⑥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为消费者创设良好的消费环境。(市场监管)
(2)作为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搞好售后服务,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3)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三)有关“生产与基本经济制度”的命题
1.重视消费的依据
设问模式:运用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说明国家实行促进消费,特别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政策的依据。
答题模板:消费反作用+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
答题要素:
①消费反作用于生产: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发展。
②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们消费需要。
③转变发展方式:有利于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
2.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原因
设问模式:运用基本经济制度的知识,说明国家为什么大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答题模板:基本经济制度+生产力状况+地位+作用
答题要素:
①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②生产力状况的要求: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符合现阶段生产力状
况。
③地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作用:非公有制经济在支撑经济增长、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有关“企业经营与发展”的命题
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设问模式:企业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
答题模板:价值规律+自主创新+市场规则+联合兼并+对外开放答题要素:
①尊重价值规律,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以市场为呢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看,可适当减免税收,让利于民,实现国富民强。
2.发挥税收作用
设问模式: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有何意义?
答题模板: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资源税+消费税答题要素:
①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②企业所得税促进企业发展,引导企业投资。合理的企业所得税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引导企业作出合理的投资行为。
③增值税防止偷漏税行为。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偷漏税行为,促进生产专业化和公平竞争。
④资源税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资源税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科技水平,节约资源,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⑤消费税引导消费行为。消费税可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坚持正确消费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八)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
1.发挥市场作用
设问模式: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怎样更好发国就业人数较多,就业压力比较大。
2.怎样解决就业问题
设问模式: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应怎样为解决就业问题形成合力?
答题模板:政府(战略、政策、方针+发展+市场+保障)+劳动者(素质+观念)+企业答题要素:
(1)从政府角度:
①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定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
②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经济,增加就业岗位。
③发展劳动力市场,完善就业培训、职业介绍和就业指导等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劳动者职业技能、就业能力,引导转变就业观念。
④依法加强劳动用工的管理,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2)从劳动者角度:
①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和自主创业能力。
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3)从企业角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劳动者培训和发展机制,促进劳动力合理再生。
(六)有关“收入分配公平”的命题
1.重视收入分配公平的原因
设问模式: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国家缩小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的原因。
答题模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答题要素:
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②共同富裕的体现:收入分配公平与共同富裕是一致的。
③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④效率与公平:公平的收入分配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实现效率提升。
2.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措施
设问模式:运用收入分配的知识,说明国家如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答题模板:经济发展+分配制度+两个比重、两个提高+再分配+社会保障答题要素:
①经济发展:根本途径是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
②分?制度: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制度保证。
③两个比重、两个提高:增加居民收入,着重保护劳动所得。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④再分配:健全再分配调节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
⑤社会保障: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并贯彻落实就业
政策,努力扩大就业。
(七)有关“财政与税收”的命题
1.发挥财政作用
设问模式:如何让财政增长为民众带来更多实惠?
答题模板:财政支出方向调整+财政收入结构调整+根据现实情况减免税收答题要素:
①合理调整财政支出方向。加大经济建设支出、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支出,让民众从中获得实惠。
②合理调整财政收入结构。制定合理的财政收入分配政策,促进国家、企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③从我国当前实际情况看,可适当减免税收,让利于民,实现国富民强。
2.发挥税收作用
设问模式:我国实施结构性减税有何意义?
答题模板: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资源税+消费税答题要素:
①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实现社会公平。
②企业所得税促进企业发展,引导企业投资。合理的企业所得税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引导企业作出合理的投资行为。
③增值税防止偷漏税行为。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偷漏税行为,促进生产专业化和公平竞争。
④资源税有利于资源节约,环境保护。资源税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科技水平,节约资源,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⑤消费税引导消费行为。消费税可以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坚持正确消费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
(八)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
1.发挥市场作用
设问模式: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怎样更好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答题模板: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市场秩序+市场主体+宏观调控答题要素:
①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充分发挥价格、供求、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②完善市场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③规范市场秩序: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④培育、规范市场主体:发挥企业作用,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⑤改善宏观调控:尊重市场规律,放宽市场准入,创新管理。
2.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原因
设问模式: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阐释这些变化的原因。
答题模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市场决定性作用+宏观调控答题要素:
①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②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调动各种经济成分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③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调动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④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⑤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调整和改善宏观调控,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激发了市场活力。
(九)有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命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措施
设问模式:结合材料谈谈应如何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答题模板:市场调节(宏观调控)+科学发展观+创新+经济结构调整+城乡发展一体化+可持续发展+对外开放答题要素:
①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强宏观调控,通过相应措施做好引导。
②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有利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④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推动经济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⑤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⑥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⑦深化对外开放。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
水平。
(十)有关“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命题
1.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设问模式:我国如何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答题模板:开放战略+转变发展方式+形成竞争性优势+“引进来”与“走出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答题要素:
①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
②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养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③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
④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⑤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我国发展的根本基点。
2.正确应对贸易保护主义
设问模式:我国外向型企业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贸易壁垒?
答题模板:世贸组织应诉+“走出去”+市场多元化+产品结构+科技创新答题要素:
①积极向世贸组织应诉。要具有规则意识和利用世贸规则的本领,积极维护合法权益。
②积极“走出去”。通过对外投资办厂等“走出去”措施,规避所在国的贸易保护措施。
③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通过市场多元化战略,降低一国贸易保护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④调整产品结构。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提高产品附加值。
⑤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2014初三政治下册期中试题
2014年广东初三政治模拟试卷
2014初中三年级政治下册模拟试题
2014年中考一模政治试卷
2014初三政治下册期中试卷
政治下学期试题有答案
初中九年级下册政治测试题
2014泰安市初初三思想品德模拟试题
2014年初三年级政治下册测试卷
2014年九年级政治模拟试卷
2014政治初三期中试卷下册
2014年中考时政热点题集锦
2014年初三政治第二次调研试卷
2014年初三政治下册期中试卷
初三政治中考模拟试题
2014年中考政治模拟卷
2014月九年级思想品德中考模拟试题
初三政治试题精选
2014年广东中考政治模拟试卷
太仓市2014初三考试试卷
2014年初中毕业会考适应性考试思想品德试卷
初三政治期末试题及答案鲁教版
济南外国语学校2014年初三思想品德试卷
乐山市2014九年级思想品德模拟试卷
2014泰安市初中学生学业思想品德模拟试题
2014年九年级思想品德下册考试题
2014初三政治下学期月考试卷
2014年中考政治模拟试题
天门市2014年初三考试政治试卷
2014初三下学期政治期中考试卷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