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下册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
1、教育的含义和作用
1)含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作用:
a对个人: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一方面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是个人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b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2、什么是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现代社会应具备终身受教育的观念。
3、义务教育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1)含义: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4、义务教育具有什么特征?
(1)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
(2)公益性,即不受学费、杂费。它是与免费性联系在一起的。
(3)统一性,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起统一性包括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
5、如何维护受教育权利:
1)非诉讼:a学校b社会各界c新闻媒体
2)诉讼:请求司法保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应该怎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2)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3)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7、初中生如何珍惜学习机会
1)树立远大志向
2)珍惜在校机会
3)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4)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8、为什么我们初中生正处在人生旅途的花季
初中阶段正是人的身心和智能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显著的时期,也是我们掌握知识、塑造自我的黄金时期。
9、为什么子女上学不是个人的私事?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包括自己的家长。同时,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必须履行。如果自己不想上学就不去上学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处罚。可见,孩子不上学并不只是个人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
10、财产分类(按归属划分)
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
第一册认识自我 把握自我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纽带——共情理解
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一)
八年级思想品德简明教案(上册)
国内重大时事(2005年7月-8月)
第三册依法保护我们的家园
待人真诚热情 建立真挚友谊 教学设计
班务工作计划
融入新集体
第一册追寻高雅生活
第五册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
第一课时 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制度
法律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及其主要内容作了明确规定
自尊自信——积极的心理品质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妇女、未成年人等的人身权利受法律特殊保护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人教版
文化环境 —— 初中政治第五册教案
第二册在社会生活中陶冶高雅情趣
迈好青春第一步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公民的人身自由受法律保护 教学设计(一)
政治课本的阅读方法
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世界真奇妙
第一册我上中学了
第一册情绪需要调节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一框 日新又新我常新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四册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了解情绪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