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下册第三单元复习知识点
1、教育的含义和作用
1)含义:教育,是以促进人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为目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手段,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作用:
a对个人: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一方面是每个人生活的准备,是个人获得独立生活的必要前提。另一方面,它又唤起人的潜能,不断提高和革新自己,从而开辟人性发展的道路,奠定走向未来的基础。
b对于民族、国家来说,教育成就未来。教育是人类文化的一种传承活动和催化活动,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中介。
2、什么是受教育权?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有从国家接受文化教育的机会,以及获得受教育的物质帮助的权利。现代社会应具备终身受教育的观念。
3、义务教育其法律依据是什么?
1)含义: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事业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我国实施义务教育的法律保障。
4、义务教育具有什么特征?
(1)强制性: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其推行和实施 。
(2)公益性,即不受学费、杂费。它是与免费性联系在一起的。
(3)统一性,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统一的义务教育。起统一性包括制定统一的义务教育阶段书设置标准、教学标准、建设标准、学生公用经费的标准等。
5、如何维护受教育权利:
1)非诉讼:a学校b社会各界c新闻媒体
2)诉讼:请求司法保护(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6、应该怎样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1)认真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2)认真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不得中途辍学;
3)认真履行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7、初中生如何珍惜学习机会
1)树立远大志向
2)珍惜在校机会
3)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
4)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8、为什么我们初中生正处在人生旅途的花季
初中阶段正是人的身心和智能发展最为迅速、最为显著的时期,也是我们掌握知识、塑造自我的黄金时期。
9、为什么子女上学不是个人的私事?
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任何人都无权剥夺,包括自己的家长。同时,接受义务教育不仅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也是公民的一项法定义务,必须履行。如果自己不想上学就不去上学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处罚。可见,孩子不上学并不只是个人私事,而是关系到国家、民族未来的大事。
10、财产分类(按归属划分)
国家所有、集体所有、个人所有
《节约用水》说课稿
政治冲刺复习方法
《暑假生活我安排》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课本阅读方法
用“八字法”学习政治
学习政治“六会”
高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学反思
高三政治主要原理及应用
七年级政治教学反思
课本要与时事完美结合
高中政治公开课教学反思
中学政治概念掌握方法
联邦和邦联概念辨析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反思
哲学中的物质概念解读
《小苗快快长》课堂实录
高考政治易犯错误分析
历史辩证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知识点总结
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的区别
学习政治的“六字诀”
巧用“四步骤”法解答哲学主观题
高考政治读题审题技巧
《我和动物交朋友》的教学设计
怎样正确认识“法制”与“法治”
《红领巾胸前飘》教学实录
高中政治国家制度的20个绝对必考点总结
哲学原理世界观、方法论归纳知识点
辩证唯物论知识点总结
答好政治选择题的三步曲
如何区分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职能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