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选择题
1.材料一:2006年9月21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联合国总部花园敲响和平钟,纪念国际和平日,为的是让世人不仅想到和平,更要为和平做些实事。
材料二:2006年10月8日,备受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开幕。会议的一个主要议程,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稿。
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
(1)你心中的和谐社会是什么样的?
(2)用你所学的知识,为建设和谐社会出谋划策。
(3)中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和谐世界的构想,说出一个有利的国际或国内条件?
2.中国共产党在十六大上确定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命题。随后又明确了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思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包括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也包括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1)要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首先必须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指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根本途径。
(2)简要回答:实现人与人关系的和谐,还应该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怎么做?
(3)简要说明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的要求。
寄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1.材料一:200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会上,江泽民同志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至此,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材料二:2006年10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材料三:考上好大学、实现自我价值、找满意工作,属于个人理想,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为社会理想。大部分中学生总是把个人理想放在首位。有关调查显示,中学生有理想抱负,但喜欢以自我为中心来设计与思考人生价值,为了考上好大学的占49.52%,为实现自我价值的占40.69%,为将来找个满意工作的占28.98%,只有18.23%的学生表示是为了实现社会理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中学生认为个人理想非常重要,社会理想并不重要。联系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在新世纪头20年,党的主要任务是什么?(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符合现阶段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吗?它和最高理想之间有何关系?(3)针对材料三的问题,谈谈我们中学生应如何树立自己的个人理想?
1.(1)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①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②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③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④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⑤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⑥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
(3)首先,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和谐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次,建设和谐世界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外部条件;再次,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思想体现了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思想,有助于我们将国内发展与国际和平因素有机结合起来,共同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业。
(4)有利的国际条件:①总体看,人类社会生产力在不断发展,世界在不断进步,为建设和谐世界积累了条件;②要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时代的主旋律,和谐世界的构想顺应时代发展的基本潮流;③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建设和谐世界的问题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的最高利益。
有利的国内条件:①21世纪头20年是我国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的发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国际环境;②中华民族有爱好和平的历史传承;③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现实需求;④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自然延伸等。
2.答:(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经济上:实现共同富裕。或:确保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2分)
政治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或: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或:打击违法犯罪活动。或: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2分)
(3)使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要求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认识到自己对自然、社会和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第二框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堂清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句话实质上强调()
A.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B.人生在世,吃穿二字
C.牢记并发扬艰苦奋斗精神D.做任何事情都要三思而后行
2.理想的实现要靠艰苦奋斗,下列各句能体现艰苦奋斗精神的有()
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②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
③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A.②④B.①③C.①②D.③④
3.只有提高青年人的创新能力,才能提高国家的创新能力。因为()
①创新的希望在青年人②青年人朝气蓬勃,思维敏捷
③青年人人数最多④青年人敢为人先,最少陈旧观念,最具创造活力
A.①②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
1.阅读以下三个加法等式,完成问题。
灵感=知识+汗水(袁隆平);天才=百分之一灵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爱迪生);成功=艰苦奋斗+正确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1)上述三个等式共同说明了什么?
(2)上述三个等式对我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何启示?为什么?
2.材料一:某大酒店,十几个初中生为同学小丽过生日。桌子上堆满了吃剩的美味佳肴,他们有的在炫耀自己的手机,有的在谈晓军一千多元买的耐克鞋。
材料二:贫困山区破烂不堪的教室里,因营养不良而面黄肌瘦的脸庞上,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正目不转睛地盯着黑板。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现象?
(2)读完上述两个材料,你有何感受?
(3)对于自己的生日,今后你打算如何度过?
寄语: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相关推荐
中考政治复习指导公平合作
中考政治复习指导之参与民主政治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1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第10课责任重于泰山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高二政治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高二政治说课稿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十五课第一框
情趣与兴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勇于开拓进取
《走进中学》说课稿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高二政治说课稿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第五课第二框 发现自己的潜能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高二政治说课稿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礼貌显魅力
第一课时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初三政治说课稿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说课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第四课 第二框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2)
丰富多彩的情绪
情绪——奇妙的“窗口”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