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中考政治考点梳理。
了解法律规范的特征,理解我国法律的本质。
什么是法律?
答: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法律的特征:(1)法律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律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具有强制性;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我国法律的本质是我国人民意志和利益的体现。
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的区别与一致性。
为什么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或辨析:治理国家只需要道德,不需要法律。
答:(1)我国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相辅相成:①我国法律体现并维护社会主义道德;②社会主义道德补充我国法律的不足,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2)法律和道德各有区别,不能互相代替: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保证实施。所以我国要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知道法律具有制裁功能,更具有保护功能。
法律的功能有:(1)规范功能:法律的规范作用突出地表现为它规人们可以做什么,必须做什么,应当做什么,不应当做什么;(2)评价功能: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3)保护功能: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行为犯罪,维护人们的合法权益。
知道未成年人是指未满18周岁的公民,需要特殊保护。
辨析:未成年保护法已很好地保护了未成年人,因而未成年人无需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答:上述观点是错误的。
(1)未成年人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也需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因为:①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时期,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是非能力,各方面还不成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司法部门给予特殊保护。②社会各方面的的保护和帮助还需要通过未成年人的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家长、老师、社会也不可能时时刻刻呵护着未成年人。③学会自我保护是未成年人走向成熟的重要一步。
(2)未成年人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就要做到:①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②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③加强品德修养;④学法、知法、守法,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防微杜渐。
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答案参考上题第(2)点]
自我保护的方法有:(1)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2)依靠自己的智慧迅速而准确作出判断,要采取机智灵活的方法与其斗争;(3)遭遇意外险情与伤害时,需要冷静,学会用最有效的求助方法;(3)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
知道我国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专门法律的名称。
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两部专门法律是:《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人犯罪法》。
掌握未成年人保护法分别规定的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具体内容。(参阅《丛书》P30-31懂得:(1)哪四种保护?(2)具体内容的理解?)
了解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包括违宪行为、违反刑法的行为、违反民法的行为、违反行政法的行为。
什么是违法行为?
答:凡是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
违法行为的种类包括违宪行为、违反刑法的行为、违反民法的行为、违反行政法的行为。
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比较轻微,相对刑事违法行为而言,对社会危害性较小,因而称它们一般违法。而刑事违法行为则属于严重违法行为即叫犯罪。
理解犯罪是违法的一种,即违反刑法的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要清楚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什么是犯罪?
答: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也称刑事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
犯罪具有三个基本特征:(1)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它是犯罪的最基本特征。(2)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3)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刑罚当罚性是犯罪严重危害性及刑事违法性的必然后果。
了解哪些行为属于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知道这些可能发展成为违法犯罪。
不良行为: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强行向他人索取财物等;
严重不良行为: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参与赌博,屡教不改;吸食、注射毒品。
辨析:大法不要犯,犯点小法或犯点小错无所谓。
答:上述观点是错误的。因为:(1)这里的犯大法是指犯罪,犯小法是一般违法行为。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是违法行为,都有社会危害性,都要受到法律制裁。(2)小错是大错的开始。有了一般违法行为或者其它小错如不及时改正往往会发展为犯罪。(3)中学生要学法、知法、守法,树立远大理想,加强品德修养,防微杜渐,有了小错或一般违法行为更要及时改正,才能健康成长。
懂得自觉抵制不良诱惑是避免违法犯罪的重要主观条件,要自觉抵制黄、赌、毒和法轮功邪教等不良诱惑。
了解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特别是要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树立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掌握自我保护的本领。
答:法律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能够获得法律帮助和服务的机构有: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
知道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主要包括诉讼、非诉讼途径、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
非诉讼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向有关部门反映、调解、仲裁等。
诉讼(打官司)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手段,是保护权益的最后屏障。它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中考政治考点梳理的内容,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
2016年九年级上册政治寒假作业题参考
政治论文连动导学
初三政治论文洞察学生心灵
政治论文树立正确的义利观
试谈思想品德课的类型与教学政治论文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寒假作业政治答案
政治论文“辨、评、导”在思品教学中的运用
教学应强化五种意识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优化教学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四式”
政治论文观点的把握与直观教法使用
政治论文呼唤对生活的回归
政治论文发挥思品课主渠道作用
政治初三寒假作业答案北师大版:上学期
政治论文谈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的情感培养
政治论文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的几个问题
培养学生自我服务能力政治论文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政治论文
初三上学期政治寒假作业题:非选择题
政治论文思品课教学反思
政治论文班主任兼任思想品德课的优势
提高学生的思品能力政治论文
政治论文引入电教媒体优化教学
政治论文思品课情知教学模式研究
政治论文“激疑”技巧
(人教版)初三上学期寒假作业政治答案
政治论文情感教育效果测评
政治论文导行途径的选择
政治论文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