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论知识点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
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2)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
(3)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国情,立足国情。
(4)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正确认识世界、有效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从实际出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注意哲学上的物质概念与物质的具体形态、以及物理化学上的物质的区别。
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两者是不同的,前者是区别于意识而言的唯一特性。后者是指物质具有的属性中最根本的是运动。
3、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这揭示了世界的来原。世界的本质是物质,这揭示了世界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物质第一性,是相对意识第二性而言的。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揭示的是物质决定意识。
4、意识的能动作用,首先表现在人的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其次集中表现在意识能反作用客观事物。前者不排斥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错误的方面,但强调能正确反映,要求人类不断探索,追求真理。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得出两方面: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
5、物质决定意识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哲学理论依据。从实际出发简单地说就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物质出发,就是路线方针政策和理论与客观存在的事实相一致。因此要反对从主观出发。
6、从实际出发要实事求是。但从实际出发与实事求是又不是等同的。前者的理论前提是物质决定意识,后者的理论前提是按规律办事。
7、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遵循客观规律为前提,不能违背客观规律。尊重客观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承认规律的客观性为前提,这是坚持这一问题中的唯物论,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变化发展中把握规律,体现了这一问题的辩证法,在认识过程中不断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体现了认识论。
时政热点:解决证明的办法,在证明以外
时政热点:网络基建可成“一带一路”重点
时政热点:三证合一,政府自我革命的新注解
时政热点:“干部爆粗”折射权力扭曲观
时政热点:“信访地图”挂墙上,民众权利可挂心上?
时政热点:落实简政放权 先清理添堵“规定”
时政热点:“政治生活不能娱乐化”是底线亦是红线
时政热点:为何持准生证却被责令引产
时政热点:政治新常态从找回缺失的敬语开始:
时政热点:某些官员为何敢鄙视“国家规定”
时政热点:领导用错人,就该被问责
时政热点:官员受贿被拍
时政热点:“配偶反腐”不能成为非法旅游的出口
时政热点:政策打架,莫让百姓埋单
时政热点:如何让PPP模式走得稳走得远
时政热点: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统一战线重要作用
时政热点:“大妈反腐”不能搞“单兵作战”
时政热点:摊派“超生流产指标”再现权力任性
时政热点:细节性改革同样推动司法进步
时政热点:揭开“盖子”才能还官场清明
时政热点:治理“公章马拉松”是深化改革必答题
时政热点:官员配偶穿红军服,给谁看?
时政热点:及时给法律“体检”,防止部门利益法律化
时政热点:人社部发布10类劳动诉求解决途径
时政热点:登报检讨不如依法治官
时政热点:保安挡门,环保执法就没辙?
时政热点:删帖自保的官员缺乏舆情知识
时政热点:农业补贴还需政府“管好钱”
时政热点:一次索贿5000万是监管乏力的使然
时政热点:清除模糊地带,让权力“可靠”起来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