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属于谁
1.财产的归属:个人所有、国家所有、集体所有。
2.公民的个人财产包括:公民的合法收入、房屋、储蓄、生活用品、文物、图书资料、林木、牲畜和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以及其他合法财产。
3.财产所有权是指所有人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力。它是财产归谁所有在法律上的表现,是一种与经济利益相联系的民事权利。
4.公民个人所有的合法财产,直接关系到公民本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衣、食、住、行,是实现公民其他权利的物质基础。对于维护公民的正常生活,激励其积累财富、创造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5.我国的民事法律责令侵权人将毁坏的财物恢复原状、赔偿受害人经济损失等方式,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6.我国刑事法律判处侵犯财产的罪犯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等刑罚手段,保护公民合法财产的所有权。
7.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 法律禁止的行为就是道德所强烈谴责的行为,对于某些危害社会,危害他人的恶劣行为,仅仅谴责一番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只有运用法律武器才能打击施恶者。所以说法律是外在的强制性道德。
8.①.当所有权的归属发生争执时,我们应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确认其所有权;②.当财产被他人非法占有拒不返还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强令占有人返还原物;③.当我们的财产受到不法侵害已经毁坏或灭失时,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侵权人赔偿损失。④.当发生可修复的争议时,可以提起诉讼,请求恢复原状。⑤.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出现行政违法现象,当其违法实施没收财产的行政处罚,要求依法撤消裁决,或予以行政赔偿,以维护自己的财产所有权。
财产留给谁
1.法律上将遗留财产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被继承人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称为遗产。
2.作为遗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其一,必须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财产;其二,必须是公民个人所有 的财产;其三,必须是合法的财产。
3.法律上将依法继承死者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为法定继承人,享有继承权。
4.所谓继承权,指的是继承人依法取得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根据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抚养关系确立。
5.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或第一顺序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6.所谓法定继承,是指既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和继承顺序,又由法律直接规定遗产份额分配原则的继承方式。
7.遗嘱继承是指继承人所立遗嘱,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遗嘱继承的最大优点在于被继承人能够充分按照自己的意愿处分财产。
8.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获得遗嘱中指定的遗产,不属于遗嘱继承,而属于受遗赠人依据遗赠人(立遗嘱人)的遗赠取得遗产。
9.在遗产继承中,要摒弃那种不顾别人、自己多占的心理。作为继承人的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爱、相互尊重、相互宽容,而不要见利忘义、斤斤计较。我们在遗产继承中,除了要严格遵循法律规定外,还要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
10.当我们的继承权受到侵犯时,不要忍气吞声,要增强维权意识,要学会依靠社会力量,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经济热点:没了“低价游”,旅游秩序就会好吗?
初一上册政治第三单元期中考复习重点(人教版)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背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现实意义
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知识点:价格变动的影响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重要知识点:民主与专政的正确关系
新人教版高一政治神奇的货币期中知识点
2017年时事政治考试时政:十八届六中全会公报发布
2017年时事政治考试时政:11月一批新规实施
社会热点:农民工跪地取钱,银行服务该脸红
读书的“功利”是读厚人生
强化噪声公害意识刻不容缓
文化热点:城市“老漂族”,何以载乡愁?
国家统计局解读2016年9月份CPI、PPI数据
时政热点:防止公仆变“老爷”
2017年高考政治时政热点的备考策略
五保户请客,雁过拔毛何时休
三季度金融数据解读:信贷攀升折射实体经济企稳
2017中考政治一模测试卷(练习)
2016年10月29日国内时事新闻
黑龙江2016-2017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时政热点: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
备战2017年高考:如何应对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高一新人教版政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期中知识点
价格变动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经营有哪些影响
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民族团结 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
迷人的“10万+”涌动着商业欺诈的泡沫
2016年10月29日国际时事新闻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