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教育是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主要阵地,小编准备了高一第一学期经济生活期中考试试题,具体请看以下内容。
第Ⅰ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60分)
1. 截至2010年8月15日,甘肃省民政厅已累计接收舟曲救灾捐赠资金1.06亿元,物资折价2035.6万元。接收的救灾捐赠物资主要有1030顶帐篷,1000个睡袋,5.2万件矿泉水,5.34万箱方便面,1.5万斤面粉,3810箱火腿肠,3147张大饼,以及部分衣被、蜡烛等生活用品。目前已有80%以上物资紧急运往灾区,其余物资也将于近日发运。这里的捐赠物品 ( )
A.是商品,因为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B.不是商品,因为不具有使用价值
C.是商品,因为具有使用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2.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门票定价出台:平日普通票价格为160元人民币,优惠票价格为100元人民币、夜间票价格为90元人民币等不同档次。货币在门票定价中 ①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②是观念中的货币 ③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④是现实的货币
A.①④ B.③④ C.①② D.②③
3.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反映一般商品价格的变化对消费者需求量影响关系的曲线走势图,正确的是
4. 市场上同一商品的价格有时高,有时低,其最终是由_________决定的。
A.价值 B.供求 C.人们的喜好 D.卖者的愿望
5.假设2009年某国一单位M商品,其价值用该国货币表示为15元。如果2010年生产M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5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0年一单位M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
A.12元 B.10元 C.18元 D.18.75元
6.2010年春节前后,Y市羊肉价格是每千克17元,西红柿价格虽比平时上涨,但每千克只有6元。羊肉之所以比西红柿贵,主要是因为( )
A.买黄瓜的人更多 B.羊肉营养价值高于黄瓜
C.羊肉比黄瓜的需求量大 D.羊肉价值量大
7.甲乙两家企业生产同一种商品,并以相同的价格出售这一商品,甲企业盈利,而乙企业亏本。其原因是
A.甲企业的商品比乙企业的商品更富有需求弹性
B.甲企业商品的价值大于乙企业商品的价值
C.甲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低于乙企业工人的劳动强度
D. 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高于乙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8.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出口企业压力增大。它们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做首脑企业,不做手脚企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这是因为
A.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决定价格的高低
B.采用先进技术能提高产品质量和价值量
C.减少个别劳动时间可以形成价格优势
D.企业降低劳动消耗可以减少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9.某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节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农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
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10.信用卡作为新一代的理财工具,具有以下优点
A.集存款、取款、消费、结算、查询为一体 B.可以任意透支
C.不需要任何条件可以任意申请 D.可以在任何地点进行消费使用
11.为克服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许多国家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增加纸币发行量,向金融机构注资,引发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担忧。是否发生了通货膨胀,必须看是否出现:①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超过纸币的发行量 ②商品价格全面、持续上涨 ③国家发行新的纸币 ④物价总水平不断上涨使居民购买力普遍下降
A. ① B. ②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2.人们的消费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如果A商品和B商品的关系如下表,则B商品中①②的需求量应分别是 、 ,这时,生产者、经营者一般会_______
关系 A商品 B商品
互补商品 价格下跌 ①
互为替代品 价格上涨②
A.增加 减少 调节生产 B.增加 增加 提高诚信意识
C.减少 增加 降低价格 D.增加 增加 增加供应量
读下面的人民币外汇牌价表,回答12--13题。
时间 美元 人民币
2008年3月5日 100 711.75
2010年3月5日 100 682.65
13.上述现象表明
A.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币值下降 B.外汇汇率降低,人民币币值上升
C.外汇汇率升高,人民币币值上升 D.外汇汇率降低,人民币币值下降
14.上述变化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我国公民出国留学的成本降低②单位人民币的购买力下降 ③削弱我国出口商品的竞争力 ④海外对华投资增加
A.②③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假定其它因素不变,食品价格不断上升,会导致:
A.食品供不应求 B.食品供过于求
C.恩格尔系数增大,生活水平降低 D.恩格尔系数减少,生活水平提高
眼下,在城市中的不少中小学校流行着这样的说法:食品消费,向广告看齐;人情消费,向父母看齐;服装消费,向名牌看齐;美容消费,向明星看齐。据此回答15-16题。
16.上述消费观念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17.对上述心理引发的消费,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它不实用,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不利,是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B.它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利,特别有利于提高消费水平和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值得提倡
C.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从众
D.它能够展示个性,推动新工艺和产品的出现,但代价大,社会的认可度低,不值得提倡
18. 21世纪末,绿色消费悄然兴起。推广绿色消费理念,就必须
A.任何时候都应该坚持勤俭节约,弘扬艰苦奋斗精神
B.保持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C.避免只重视物质消费而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D.尽量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进行消费
19.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而居民的银行储蓄节节攀升的趋势,许多专家呼呼国家应尽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使居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通过减少居民对医疗养老的顾虑,刺激居民消费。这个观点说明 对消费有重要的影响。
A.当前的收入水平 B.物价水平 C.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 D.未来收入的预期 [来源:高考资源网]
20.2010年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在全国妇联发布的《中国和谐家庭建设状况问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乡家庭崇尚绿色环保,积极参与节能减碳环保行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绿色消费是求异心理引发的,具有仿效性和盲目性
B.绿色消费是攀比心理引发的,不利于个人生活和社会发展
C.绿色消费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有利于个人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D.绿色消费是从众心理引发的,不具有科学性
21.下列选项中,影响消费的因素有 ①家庭可支配收入 ②商品价格 ③商品的质量与性能 ④商品的售后服务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2.对于四种主要消费心理,下列判断有误的是
A.从众心理是不健康的 B.求异心理应该辨证的来对待
C.攀比心理是不可取的 D.求实心理是我们应该提倡的
23.生产决定消费体现在( )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把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依据是()
①它们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它们可以在社会主义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③它们都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④它们都是与按劳分配方式相结合的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5.十七大报告指出:深化国有企业公司制股份制改革,健全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对国有经济的控制力理解正确的是( )
A.国有经济在各个领域都必须占支配地位
B.国有经济要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C.国有经济在各个地区都必须占支配地位
D.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成分必须保持在50%以上
26.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说是( )
A.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能增加就业 B.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能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D.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7.小王五年前筹资开了一家好再来小饭馆,自己既当老板又当服务员,后来生意越来越火,成立了好再来股份有限公司,有十几家餐饮连锁店分布全国各地,小饭馆的经营形式是( )
A.个体经济 B.私营经济 C.集体经济D.合资经济
28.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A.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聚精会神、一心一意谋发展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9.目前我国的所有制形式和分配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下列属于公有制经济的是( )
A.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B.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外资成分
C.国有银行中的外资D.合伙企业
30.在以前的乒乓球比赛中,我们总会见到运动健儿在赛场上挥汗如雨,而乒乓球上的汗水会影响到发球的方向,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却很少见到运动员擦汗的身影,因为我国运动员穿的新比赛服,使用了一种超强吸湿排汗的面料,从而减少了因汗水所带来的发球失误。这表明( )
A.生产决定消费 B.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
C.生产决定于消费对象 D.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促进生产的发展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40分)
3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指出:经过五年努力奋斗,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 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谱写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请从《经济生活》角度回答: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7分)
32.材料一:乒乓球价格的上升会导致人们对乒乓球拍需求的减少;由于牛肉价格的上涨,更多的人选择购买羊肉。
材料二:粮食、食盐价格的上涨,一般不会引起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金项链、轿车价格的下跌,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迅速增加。
根据材料回答:
( 1 )材料一中,属于互为替代品的是什么?属于互补商品的是什么?(4分)
( 2 )材料二体现了经济生活的什么道理?(4分)
(3)简要分析价格变动对于生产经营的影响。(6分)
33.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某校学生就本校中学生消费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
材料一:学生生日宴请:90%以上学生过生日都要相互宴请,购买礼物赠送,而且宴请规模、赠送礼物程度呈扩大趋势。平时节日:98%以上同学都互相送贺卡,且贺卡档次越来越高,价格越来越贵。原因:同学们都这么做,不请不送丢脸面。
材料二:中学生个人消费情况:手中的电子词典100%,手机、MP3达30%以上,电脑达3%,而且电子装备呈现普遍化、个性化特点。生活消费:饮食占20%,服装占40%,文化书籍占5%,零食、玩具占35%。近40%的同学认为自己有很多只用过一时便不再用的东西。原因:人有我必有、人无我也有。
通过对获取材料的分析研究,学生王某准备撰写一篇研究报告。现请你结合自己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在中学生中存在这样的消费情况受哪些因素的影响?(6分)
(2) 作为中学生应树立怎样的正确消费观?(8分)
34.材料:作为保增长、扩内需一揽子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出台的刺激消费优惠政策,涉及汽车、家电等消费领域。比如,对排气量在1.6升(含)以下的小排量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实行减半征收;在全国实施家电下乡,并在部分省市开展家电以旧换新试点,对农民和城镇居民购买家电予以补贴等。
甲组同学讨论表一时,认为表一反映的问题不利于增加居民消费,材料一中的刺激消费优惠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结合材料,说明刺激消费为什么能促进经济增长。(5分)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DDBABCDCAA 11__20 BDBBCCABDC 21__30 DABCBDADAD
31.(7分)(1) ①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②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2) 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②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32.(1)牛肉和羊肉互为替代品;(2分)乒乓球和乒乓球拍属于互补商品。(2分)
(2)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4分)(如学生仅仅回答需求受价格的影响可给2分)
(3)、①调节生产规模。(2分)②提高劳动生产率。(2分)③促使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2分)(每点可参考课文作些具体说明)
高中是人生中的关键阶段,大家一定要好好把握高中,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的高一第一学期经济生活期中考试试题,希望大家喜欢。
第六课 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第一课时)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梅口中学2003~2004学年
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 教学设计(一)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磨砺坚强意志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第一册相逢是首歌
学习苦与乐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与主要内容 设计(一)
帮助后进生走出行为误区
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四课 人生当自强 复习指导
自我新期待
爱国情操—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三册综合分析题提纲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第八课 身边的诱惑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坚强的意志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
第四课时 大家齐建设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 —— 初中政治第二册教案
迈好青春第一步
国家的宏观调控
第四册正确行使公民权利 自觉履行公民义务
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案
班级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人生多彩
在社会生活中陶冶高雅情趣 教学设计(二)
选 择 诚 信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我是谁?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思想品德课教学,呼唤“体验性学习”方式
宪法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