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迫在眉睫,查字典政治网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搜集了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试题,希望考生及时关注,以便调整复习计划。
3. 我国的许多成语蕴含着朴素的哲学道理。下列每组成语中,所体现的哲学观点相近的是( )
A. 胸有成竹一叶障目B. 掩耳盗铃画饼充饥
C. 盲人摸象唇亡齿寒D. 拔苗助长刻舟求剑
新形势下,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是( )
①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合生产力的状况 ②符合物质决定意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③调整上层建筑,以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④做出正确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 右图赢蕴涵的哲理是( )
①要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②要在不断超越历史条件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事物的量变过程就是事物的质变过程
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6. 纽约艺术与设计博物馆建立了嗅觉艺术中心,举办首场香气作品展,展示过去百年历史上著名调香师的经典作品,将香气作为一种艺术品呈现给世人。该艺术中 心之所以能够将调香师调制的香气作为艺术品,是因为调制的香气( )
①凝聚了人类的创造性劳动,满足了主体的审美需要
②是主体按照审美需要制作的,具有使人愉悦的属性
③是人脑加工和改造的产物,能满足主体的客观需要
④是人为的客体,不具备天然香气所具有的物质属性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一夜之间,月缺月圆,月全食是一种罕见的天文现象。据此回答7~8题。
7. 古代中国民间认为月食是蟾蜍食月或天狗吃月,随着科技发展和观测工具的不断更新,人们早已能够给出月食的科学解释了。这说明( )
①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 ②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决 定着科技的发 展
③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认识发展 ④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 中西传统文化中对于月圆的理解有所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圆往往象征团圆美满;但在西方文化中月圆则意味着狼人变身,充满了恐怖气氛。中西文化对月圆的理解不同,原因可能是( )
①认识对象的差异 ②科技水平的差异 ③主观因素的差异 ④实践活动的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 2014年下半年全国部分省市将出台关于政治高考的政策。高考去政治化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之一。有汉语言学者称:这是对中国 汉语文化的自信;有自然科学学者认为:国际化语言应当学习;中学生认为应该由自己选择。从认识论角度看,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有( )
①人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条件影响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
③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 ④任何真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真理要不断向前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0. 下列与(1+0.1)365=37.78,(1-0.1)365 =0.0255蕴含的哲理相同的是( )
A.登山始觉天高广,到海方知浪渺茫
B.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
C.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D.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
11. 右面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
A.认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
B.主客观因素会影响人们对确定对象的认识
C.世界上的有些事物确实是有些搞不清的
D.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12.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着力加强顶层设计,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真正实现1+1+13的效果。京津冀协同发展要求我们( )
A.把握多样联系,基于自身需要建立自在事物联系
B.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C.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用整体发展替代部分发展
D.运用综合思维方式,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趋向
13. 作为京剧前身的徽剧(徽调)、汉戏(楚调)、昆曲、秦腔和戈阳腔(包括后来在北京融化成的京腔)等,都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突出的艺术成就,广为人们所喜爱。京剧正是在这些戏曲的基础上,融汇了它们的优点和长处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京剧的形成和发展说明 ( )
A. 新产生的事物一定是新事物 B. 辩证的否定就是肯定一切
C. 要明确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 D. 新事物是在吸取、保留旧事物积极因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xk|b|1
14. 在平面解析几何中,当动点到一个定点的距离与它到一条定直线(定点不在定直线上)的距离之比是常数时,该动点的轨迹为圆锥曲线。常数的值不同,圆锥曲线的形状就不同。当常数小于1时,轨迹是椭圆;当常数等于1时,轨迹是抛物线;当常数大于1时,轨迹是双曲线。上述结论说明( )
①共性寓于个性中 ②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 ④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多样的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编辑老师为大家整理了高一政治上学期期末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高一政治试题栏目!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必修四5.1意识的本质课件
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2.2文化塑造人生课件
4.1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件
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件
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课件
2.1感受文化影响课件
7.2中华民族之魂课件
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课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1.1体味文化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件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哲学的基本知识课件
1.2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件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课件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