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查字典政治网为大家整理了初三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试题,让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吧!
一、单项选择题:
2012年3月14日,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选举问题的决定。按照这一决定,中国城乡将首次按相同比例于2013年1月选举产生新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据此回答1-2题: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①是人民行使国 家权力的机关 ②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
③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 ④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 受人民监督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
2.上述材料从一个侧面表明( )
A.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我国的每一个公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选权
C.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都能直接参与国家重大事务的决策
D.我国的绝大多数公民都能当选为人大代表
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公民的民主监督( )
A.能够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现象和不正之风 B.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C.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首要前提 D.体现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的宪法规定
4.2010年7月底,某市公安机关通过多种媒体提醒广大市民不要参加非法反日游行。对此认识正确的有( )
①游行示威是公民的政治自由,公安机关无权干涉
②任何权利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③表达爱国情感应采取正确的方式
④该公安机关的做法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5.如今,手机作为便捷的通讯工具,在给人们工作和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诸多烦恼。《治安管理处罚法》将利用手机偷拍他人隐私,发送因淫秽、侮辱、恐吓等行为列入治安管理处罚的范围。这一事实表明( )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应在法律规定和允许的范围内
③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自觉做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④公民的通信自由不受任何限制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②③④ D.③④
6.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意味着( )
A.公民具有直接管理国家的权利 B.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公民的言论、集会、游行的自由不受约束 D.公民有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
7.初三学生李某借口上网查阅资料,多次在互联网上发布虚假消息。为此,他受到了有关网管部门的警告。针对这一事件,正确的认识( )
A.李某依法行使了言论自由权 B.言论自由在网上是不受限制的
C.公民言论自由还未得到充分体现 D.言论自由应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行使
8.自习课上,王某大声朗读课文,同学制止他时,他说:读书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下列不能反驳其观点的是( )
A.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B.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集体的利益
C.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能为所欲为 D.公民在行使权利时,必须得到他人的许可
9.中学生享有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权利,同时必须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和其他有关网络的规定。这表明( )
A.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 B.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由国家法律规定的
C.公民先享有权利,后履行义务 D.权利是科技进步带来的,义务是国家规定的
10.国家发改委开展了共绘蓝图我为十二五规划建言献策活动。共收到64709份意见建议,这些意见被充分吸纳到规划的编制之中。公民为规划建言献策,是在依法行使公民享有的( )
①建议权 ②言论自由权 ③选举权 ④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1.某艺人因醉驾行为在庭审中忏悔道:我一直以为喝酒是人的自由,现在因为喝酒失去了自由。这句话告诉我们( )
A.享有自由会侵害别人权利 B.履行义务必须享有权利
C.权利与义务都由宪法规定 D.权利与义务具有一致性
12.近几年来,网络已成为民众表达意见、争取权利的重要渠道。全国人大通过网络开展开门立法各级政府部门在网上建立信息公开公众服务政民互动政风热线等平台。这样做( )
①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行使监督权 ②保证广大群众不受限制的行使民主权利
③促进国家机关科学决策,防止腐败 ④让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13.有人说:权力是橄榄球,我要抢到手;义务是足球,我要踢得远远的。这种说法( )
A.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B.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
C.正确,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离的D.错误,没有认识到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14.法律之内完全自由,法律之外没有民主主要说明了( )
A.义务是享有权利的前提 B.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与自由
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D.公民应该珍惜自己的民主权利
15.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 ;公民人身权利中最重要、最起码的权利是( )。
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B.言论自由权 C.批评和建议权
D.监督权 E.生命健康权 F.受教育权 G.人身自由权
二、非选择题:
16.日本政府的非法购岛行径,激起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不少民众以自发的方式举行游行示威活动进行抗议,表达爱国热情。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了极少数人砸毁日系车辆等非理性的违法行为。
(1)材料从侧面表明,我国的人民民主具有怎样的特点?
(2)结合材料说明,应如何正确对待我们的民主权利?
17.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期间,为老百姓说话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大会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成为最大的特点,有关稳定物价分配保障房,反腐倡廉幸福十二五成焦点。
⑴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说话?
⑵假如你将来当选人大代表,你将如何为老百姓说话?
18.某工厂在选举人民代表时,借口生产任务紧迫,没让职工参加选举,而由办公室工作人员代替全体职工填写了选票。职工对这一行为提出批评,主管机关通过调查核实,依据《选举法》宣布这样的选举无效,查处了有关责任人,重新组织了选举。
联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公民依法享有什么政治权利?国家机关是如何维护公民的政治权利的?
19.( )
20.( )
(2)国家机关正确处理这一违法事件有什么意义?
19.材料 我国是互联网大国,网民人数已超过5亿。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谣言也在滋生蔓延,既有针对个人的诽谤,也有对公共事件的捏造,如不依法加强管理,将危害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这一情况,国家相关部门果断出击,一批网络谣言的制造者、传播者被依法拘留或教育训诫。
对于我国相关部门的上述做法,有网民持不同看法,认为网络是一个可以自由表达的场所,国家不能干预。请你运用九年级《发展人民民主》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说法加以评析。
20.材料一 2010年两会特别策划,我有问题问总理:网民们针对自己关心的问题,纷纷发帖留言。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如政府实事工程、城市规划等,苏州市政府都能通过各种途径向社会公示,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材料二 小明发现周围很多同学就此次两会中的热点话题展开讨论,畅谈自己的思想和见解;个别同学还通过网络微博积极向人大代表建言献策;对网民提出的建议,人大代表都能认真对待,他们始终觉得:自己是人民选举产生的,一定会代表人民的意愿行使国家权力。
⑴ 材料一中做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这是由什么决定的?
⑵ 在我国,国家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材料二是如何体现这一观点的?
⑶ 有人认为:只要保证公民的监督权,就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对此,请谈谈你的看法。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初三年级政治上册第四单元试题就到这里了,愿大家都能在学期努力,丰富自己,锻炼自己。
高一政治教案 多变的价格
2016年2月8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6年2月11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6年2月7日时事政治(国内)
高一政治教案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复习学案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2016年1月29日时事政治(国内)
高一政治教案 国家财政导学案
高一政治教案 公司的经营
2016年1月31日时事政治(国际)
高一政治教案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学案导学
2016年2月15日时事政治(国内)
《国民收入的分配》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
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教案
高一政治教案 信用工具和外汇
2016年2月12日时事政治(国内)
高一政治教案 影响价格的因素导学案
高一政治教案 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
2016年2月3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6年2月5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6年2月2日时事政治(国际)
高一政治教案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教案
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教案
2016年2月6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6年2月1日时事政治(国内)
高一政治教案 《国民收入的分配》教案
2016年2月8日时事政治(国际)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