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下册政治材料分析题及答案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10年3月5――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这是在“十一五”开局之年 中考,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会议。出席会议的2891名代表决定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等7项决议草案。
材料二:在巍峨挺拔的太行山上,有一位普通的农民、杰出的中华女性,她就是全国著名劳动模范、现今唯一的一至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申纪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几十年来,她除了连续担任全国人大代表外,还兼任省、市、县、乡各级人大代表。她生活在人民群众中间,深知群众在想什么、干什么,她也非常珍惜履行代表职务的机会。每次参加代表大会前,她都要走访群众,收集第一手材料,讨论发言时,也敢于替山区群众说话。
结合所学知识,阅读上述材料以后,可以得出哪些重要结论?
解析:解答此题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材料,概括出材料大意。材料一主要体现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地位、职权及作用;材料二选取模范代表的典型事例,主要说明了人大代表的职责以及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然后,联系所学知识,进行发散思维,找准材料与课本知识的结合点。
答案:①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④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都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⑦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由人民代表大会统一行使国家的权力。
17年福建省普通高中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
时政热点:积极回应“380套房”,真相才无“纸牌屋”
李克强“16+1”会晤罕见瞬间
时政热点:基层教改也应找到“最大公约数”
时政热点:撤销廉政账户回归反腐本义
2017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劳动者的权利
社会时事热点:既要“好人法”,还要“好人术”
文化时事热点:农民工返乡不应是“无奈”的选择
抓治吏从严,让“劣币”没有市场
生产与经济制度知识点总结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国家收入的分配
岂容“微腐败”侵害群众利益
经济时事热点:“天价拖车费”真的是市场惹的祸?
江苏新高考方案从2018年新高一起实施 高考总分也要变
高考政治答题公式:政治试题答题模板
商事制度改革让市场迸发活力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投资的选择
经济时事热点:“第三次投递可额外收费”如何走进现实?
政治时事热点:“政绩洁癖”何止治污关门
“双11”高铁快运带来新期待
“朋友圈骂公司被诉”彰显网络安宁权
时政热点:腐败“行规”必然走向不归路
2016年8月1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经济时事热点:别让商业味“熏”走古街的文化味
2016年11月7日时事政治(国内)
高考政治复习资料:关系类试题
政治时事热点:把事业单位改成“干事业”的地方
政治时事热点:党员干部要学会“打补丁”“跑龙套”
时政热点:“摄像头对准举报箱”背后的真问题
试点16年,垃圾分类得失待检视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