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以下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同步训练,请大家及时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华民族精神不是一成不变的,淮河抗洪为其增添了新的时代内涵,最突出的就是不再提倡严防死守,而是强调科学防洪。政府实行有效管理、科学防控,淮河防总办的同志用科学防洪,依法防洪八个字总结了我们在防洪工作中最明显的变化和特征。这一变化说明
()
A.新时期要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
B.科学精神与法治精神应是当今时代精神应有的新的内涵
C.只要坚持爱国主义精神,就能取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胜利
D.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答案:B
解析:从严防死守到科学防洪,依法防洪的变化不是有没有坚持爱国主义,而是爱国主义的内涵发生了变化,增加了科学精神和法治精神。因此,A项不符合题意,B项符合题意;C项说法错误,不选;D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
2.某校举行了以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爱国情怀为主题的开学典礼,以此让学生更深刻地了解民族精神的丰富内容,感受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逐步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①是培养全民族昂扬斗志的必然要求 ②是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③是抵制西方文化的迫切需要 ④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素材已经暗示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非常必要的,因此不难选出①②④;③说法不科学,西方文化不能一概抵制。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3.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注入时代精神才能摒弃民族精神中的糟粕 ②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日益丰富 ③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失本色 ④弘扬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与时俱进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C
解析:①④说法不科学,两者不存在这种关系;②③观点正确,正确解释了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4.全面展示中国历史悠久亘长而又风云变幻的生动轨迹,立体凸现光辉灿烂的中华五千年社会文明成果的《话说中国》丛书是民族精神史诗出版工程的第一批成果。民族精神史诗出版工程旨在用丰富多彩的出版物,多层次、多角度地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完整、权威的阐释,以帮助广大青少年具体感知中华民族精神。这有利于
()
A.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B.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C.让青少年继承中华五千年的各种文化
D.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民族精神的教育
答案:D
5.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只有在与其他文明的相互激荡中,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才能保持长盛不衰的命运。这表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
A.珍惜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C.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D.发挥主心骨作用
答案:B
6.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时代精神是一个民族精神风貌的鲜明展现。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辩证关系包括()
①时代精神能够丰富民族精神的内容 ②民族精神能够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 ③时代精神能够为民族精神提供物质基础 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只有不断注入时代精神,才能使民族精神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坚持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项。
7.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是民族发展、进步的精神动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今天,通过文化创新来培育民族精神、发展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段话()
①回答了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 ②看到了文化创新对于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③指出了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④认为民族精神的力量是民族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D
解析:本题回答了民族精神与民族文化的关系,而题目并未提及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而是说通过文化创新来培育、发展民族精神,故③不选。
8.2013年10月,有的学者撰文:民族精神在现实与历史之间构成了一种张力,它深深地扎根于本民族的历史土壤之中,是民族的基因和遗传密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
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②全面吸收中国传统文化和一切外来文化 ③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
④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①入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需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和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并非全盘吸收,②不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③入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④入选,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
9.9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精神不断丰富和发展。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它们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1)为什么说上述精神在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2)民族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使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简要说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答案:(1)①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奋斗的历程中,体现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②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不断为中华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把中华民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水平。③抗震救灾精神等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④从本质上说,这些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①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②民族精神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③只有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等知识。解答第(1)问,关键在于审明设问。一脉相承,从动态上强调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本质上,从静态上强调上述精神都体现了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和重要作用。解答第(2)问,要重点分析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联系,既要看到两者基础性与发展性的关系,又要看到两者相互促进、统一于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
10.材料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铸就了伟大的民族精神。从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到孔子的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以夺志,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从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东林书院的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材料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又在党的领导下形成了抗美援朝精神、大庆铁人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孔繁森精神、抗洪精神,以及在抗击非典斗争中显现出来的和衷共济、迎难而上的精神等。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自古以来,我国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2)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如何理解这句话?
答案:(1)不同时期民族精神的变化,说明民族精神具有时代性,它是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发展的。
(2)①当前,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要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就必须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②这是因为:第一,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第二,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第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要做到:第一,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心骨作用;第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解析:第(1)问,首先要强调这个变化与时代的关系;其次还要强调这个变化是一种发展。第(2)问,理解类试题可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角度来思考和分析。对此问来说,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回答一是弘扬和培育什么样的民族精神;二是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三是如何弘扬和培育这种民族精神,或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应注意什么问题。避免只从一个方面来分析而导致分析不完整,从而失分太多。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同步训练及答案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查字典政治网预祝大家金榜题名。
第五课 自我新期待
第四单元 做知法守法用法的人
第七课 增强自尊自信
第三课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掌握思维导图法,提高学习实效性
初中思想政治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认同民族身份,感悟文化底蕴──《文化生活》教学案例
第三课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一课时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情绪--奇妙的窗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浅谈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引导作用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诚信为本
经济学常识课堂教学形式探究
浅议政治个性化教学中教师的自我完善
凸显观点教育 增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新课程下政治课教学有效性缺失之问诊及对策
第三册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小议奖励的万花筒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
正确认识社会现象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政治课运用材料分析法的误区及对策
例谈高中思想政治习题课
我知我家
封建社会的兴盛与衰亡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减负增效”背景下建构中学政治智慧型课堂的思考
让《生活与哲学》课堂充满哲学味
初中思想政治活动课教学模式的几点思考
浅析课任教师的情感投入对教学效果的作用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