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处于公民意识培养的关键期,必须给予重视,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小编准备了高一政治必修一神奇的货币同步练习题,希望你喜欢。
一,选择题(25*2=50分)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物品中属于商品的有()
①居民使用的自来水 ②买来送给别人的钢笔 ③农贸市场待售的蔬菜 ④某农民从菜园里收回来自己吃的蔬菜 ⑤2005年3月8日某商店为迎接“三八”妇女节降价销售的护肤品
A①④⑤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②④
2,现在,日本有些企业从多雨的日本海接来雨水,用轮船运往阿拉伯国家,用它换取外汇或国内短缺物资。雨水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 )
A雨水是有用的东西 B接运的雨水已成为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C雨水是用来交换的 D雨水对阿拉伯国家而言很缺乏
货币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由历史上的物物交换的不断发展,再到货币的产生,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历史。据此回答3—4题。
3,《荷马史诗》中提到,长发的希腊人卖酒,有的人用青铜去换,有的人用铁去换,有的人用牛或牛皮去换,有点人用奴隶去换。但是,这种物物交换往往不能成功,因为卖酒的人并不需要对方的商品。因此,在物物交换的长期实践中( )
A 货币就产生了 B 等价物就产生了
C 一般等价物就产生了 D 充当交换媒介的贝壳、布帛就出现了
4,当一般等价物出现后,商品交换就分成了两步,即 ( )
①直接进行物物交换,这是第一步 ②用自己的商品换成等价物,这是第二步③用自己的商品换成一般等价物,这是第一步 ④ 用自己的一般等价物换取所需要的商品,这是第二步
A ③④ B ①④ C ②③ D ①②
5,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历史上( )
A货币的出现要比商品早,因为有了货币才能购买商品
B商品的出现比货币早,因为在货币出现以前就有物物交换
C商品和货币是同时出现的,因为它们是孪生兄弟,难分彼此
D 商品和货币在历史上出现的顺序要作具体分析,很难确定
6,国外有人将野外小溪,瀑布、小河流水、鸟鸣等声音录下来,复制出录音带高价在城里出售,卖“声音”卖出了财路。录制的声音之所以能成为商品,是因为 ( )
A 自然物品可以直接作为商品出售 B它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C它凝结了人类劳动并用于交换 D它能给人以精神享受
7,在商场柜台上,一台彩电标价2000元。这2000元是( )
①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②现实的货币 ③观念中的货币
④商品的价值 ⑤商品的价格
A ①②④ B ①②⑤C ①③⑤ D ②④
8,“商品-货币-商品”这个公式说明:( )
①在商品流通中,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②买和卖这两种行为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可以分离,方便了交换
③买和卖同时进行,一次成功
④由于经过了中间环节,商品交换变得更困难
A ②③④ B ①④C ①③④ D ①②
9,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在偶然的物物交换时期,其交换公式是( )
A 商品—货币 B 货币—商品 C 商品—商品 D 货币—货币
10,用货币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度称为价值尺度,货币能充当这一职能是因为( )
A 货币和其他商品一样,能够交换商品
B 货币是商品,具有价值
C 货币是商品,具有使用价值
D 货币是商品,能够表现价值
“货币没有臭味,无论从哪里来,一方面它代表已经卖掉的商品,另一方面,它代表可以买到的商品。” 回答11—12题:
11,上述材料表明( )
① 货币具有价值尺度的职能 ②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
③ 货币和商品是一对孪生兄弟 ④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代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2,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
①价值尺度 ② 流通手段 ③ 贮藏手段 ④ 支付手段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①④
13,货币产生以后,商品交换表现为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即“商品一货币一商品”.这一公式表明在商品流通条件下 ( )
① 买和卖这两种行为是同时进行的 ②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
③商品价值的大小由货币来衡量 ④ 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是价格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4,某国待售商品有20亿件,平均每件商品的价格是150元.另外当年该国每1元货币平均流通3次.当年该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 )亿元.由于该国政府当年多发行了纸币,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了25%.由此可见,在价格上涨后,该国流通中的纸币量是( )亿元,当年多发行了( )亿元. ( )
A 1000 1250 250 B 1200 1350 300
C 1000 1200 200 D 1400 1300 270
2005早6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告指出,今年首五个月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3%.5月份上涨势头开始减缓,出现严重通货膨胀的局面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回答15—16题.
15,材料中消费品价格的上涨和回落说明 ( )
A 商品价格与商品价值成正比 B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C 价格受供求关系等因素的影响 D 价格从来都是不确定的
16,通货膨胀中的“通货”指的是 ( )
A 充当一般等价物的金银 B 流通中的商品
C 流通中的铸币 D 流通中的货币
1 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选用相关知识回答17—18题.
17,在我国境内,人民币具有合法的流通使用地位,一切以货币来计算的债权、债务、经济业务,劳动报酬等都要以人民币为计价和支付工具.这说明 ( )
A 人民币是法定货币,它的流通使用不受任何条件的限制
B人民币作为我国法定货币,具有法定强制流通力,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拒绝使用
C人民币发行权属于国家,国家授权中央银行发行
D 惟一有权发行人民币的金融机构是中国人民银行
18,人民币之所以能够购买商品,是因为 ( )
A 它是特殊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B它是一般等价物
C它是国家发行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D它是观念中的货币而不是现实中的货币
2004年3月1日,第一期凭证式国债发行总量为450亿元.4月1日,又发行了第二期1100亿元凭证式国债.近年,国家每年都发行大量国债,用来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和到期国债的还本付息.据此回答19—20题.
19,材料中还本付息的货币执行的是 ( )
A 价值尺度的职能 B流通手段的职能
C支付手段的职能 D 贮藏手段的职能
20,下列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 )
①武松用碎银子买酒喝②集贸市场上人们通过不厌其烦地讨价还价做成交易③欧也尼·葛朗台每晚睡觉前把藏着的金币拿出来看一看 ④货币是商品,商品可充当一般等价物,因此商品也是货币
A①②③④ B①② C ③④ D②③
21,当出现通货紧缩时,社会上会出现如下情况:( )
① 存款所代表的实物数量减少 ②纸币升值 ③ 物价下跌 ④ 流通中所需的纸币量减少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2,货币的本质是( )
A 一般等价物 B 商品
C 金银 D 人类劳动
23,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是由以下因素决定的( )
①待销售的商品的数量 ② 商品的价格水平 ③ 货币的流通速度 ④ 居民货币持有量
A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4,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这说明( )
① 金银最适宜充当一般等价物 ② 金银不是唯一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③作为一般等价物,金银和贝壳的本质是相同的 ④金银是商品交换历史过程的产物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25,判断社会经济生活中是否出现通货膨胀,主要是看( )
① 货币发行量是否过多 ② 物价是否持续攀升
③ 社会上是否出现抢购风 ④ 商品的价值量是否变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④
二,非选择题
26,(10分)有人认为:“商品流通是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因此只有货币才能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请分析这些人的观点。
27,(10分)在商品交换中,我们总要不断的和货币打交道,几乎每天我们都离不开货币。(1)什么是货币?(3分)货币是怎么样产生的?(4分)
(2)货币的本质是什么?(3分)
28,(15分)张某把自己生产的粮食,蔬菜出售后换回钱,再用这些钱买回种子、农药、化肥等生产资料和服装、家电等生活资料.请回答:
(1)这个过程分哪几个阶段?请用公式表达这一过程.
(2)货币在这里起了什么作用?
(3)为什么这里必须“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起码要打一个“欠条”,而不能拿了货就走人?
29,在我国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商品生产者总是先卖出自己的商品转化为人民币,再用人民币去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15分)
回答: (1)商品生产者为什么要购买其他商品?
(2)人民币能够购买其他商品的道理是什么?
(3)人民币的作用这么大,为什么国家不多印发一些人民币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弥补国家资金不足的困难?
30,(附加题)(10分)
材料一 “九五”首期,我国政府实行造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成功地抑制了通货膨胀,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保持着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九五”后期,我国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解决通货紧缩问题,有效地扩大了需求,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保证了“九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材料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继续实施积级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2004年发行1100亿元的长期建设国情,充分发挥金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保持货币供应量的适度增长.
根据材料回答;
(1)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2)应当怎样确定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答案
一, 选择题
1—5,C B C A B 6—10,C C D C B 11—15,B A C A C
16—20, D B C C B 21—25,C A C C A
二,非选择题
26,(10分) 商品流通就是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这一说法是正确的。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 在货币出现以前,其他一般等价物也充当过商品交换的媒介,在纸币出现之后,纸币也可以代替金属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27,(10分)(1)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3分) 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它的产生大体上经历了四个阶段:首先是偶然的物物交换,其次是扩大的物物交换;再次,出现了一般等价物,最后,一般等价物固定在了金银上,货币就出现了。(4分)
(2)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3分)
28,(1)两个阶段,即买和卖。粮食—钱,是卖的阶段,钱—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是买的阶段。公式表示是:商品—货币—商品。(5分)
(2)货币起到了交换媒介的作用,即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5分)
(3)交换意味着产品所有权的转移,因为产品属于不同的人所有,所以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必须是实实在在的货币。(5分)
29,(1)由于社会分工不同和生产资料与产品所有权不同,使生产者各自生产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为满足自己消费的需要,就要购买其他的商品。(5分)
(2)人民币是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它能在市场上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在商品交换中起媒介作用。所以人们持有人民币就能购买自己需要的其他商品,人民币的这种职能是受到国家保护的。(5分)
(3)国家有权发行人民币,但不能任意印发,它的发行量受到货币发行规律的制约。如果人民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实际货币量,就会引起人民币贬值,出现通货膨胀。这样不仅不能增加财富,还要影响到人民生活和经济发展。(5分)
30,(1)①通货膨胀是由于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从而引起纸币的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如果出现通货膨胀,人们手中的钱就不值钱了,存款所代表的实物数量就减少了,等于实际收入减少;如果人民的收入没有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购买力降低,从而造成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的混乱。(3分)②通货紧缩是物价总水平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下降的一种经济现象。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宏观经济环境由商品短缺转为相对过剩。适度的通货紧缩,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生活都有好处,但过度的通货紧缩,会抑制社会需求的有效增长,最终导致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率下降。(3分)(2)取决于三个因素:第一,待销售的商品数量;第二,商品的价格水平;第三,货币的流通速度。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同货币的流通速度成反比。(4分)
高一政治必修一神奇的货币同步练习题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财产属于谁》说课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思想政治课说课稿(范例)
高三政治说课稿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说课
丰富多彩的情绪
第一课时 公民在婚姻关系中的权利 —— 初中政治第四册教案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初中政治说课稿-《爱国情操的表现》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勇于开拓进取
高二政治说课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高二政治说课稿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高二政治说课稿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走进中学》说课稿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品味生活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十五课第一框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高二政治说课稿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情绪——奇妙的“窗口”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1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高二政治说课稿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礼貌显魅力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