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最重要的阶段,大家一定要把握好高中,多做题,多练习,为高考奋战,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4年高一必修同步政治练习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1.新华网2011年1月17日电,1月17日,民政部从中央救灾物资昆明和南宁储备库紧急调运1万床棉被、1万件棉大衣和50吨彩条布帮助云南省做好当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受灾群众安置工作。这里的救灾物资 ()
A.是商品,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B.是商品,因为它是供人们消费的
C.不是商品,因为它不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D.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用于交换
解析:判断一物品是否是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来交换。赈灾物品虽是劳动产品但不是用来交换,故不是商品。
答案:D
2.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中可以看出()
①货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②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③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一般等价物就是货币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货币的产生与本质。④说法错误,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时,才出现了货币。
答案:A
3.货币充当流通手段职能时商品交换出现下列变化()
A.把商品价值表现为价格
B.把商品交换变成商品流通
C.商品交换不需要现实的货币
D.把流通手段变成购买手段
解析:货币出现以后,交换就以货币为媒介,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为:商品货币商品,故选B项。A项正确但不合题意,C项错误。D项中流通手段与购买手段是一回事。
答案:B
4.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与它出现以前的一般等价物的区别是()
A.是否是商品
B.是否由某种商品固定充当
C.是否具有衡量商品价值和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
D.是否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解析: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而之前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固定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一般等价物是不同的,是难以固定的。因此,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与它出现以前的一般等价物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固定性。由于二者都是商品,都具有衡量商品价值和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作用,都体现社会关系,所以,A、C、D三项都是二者的相同点,不是区别,不选。
答案:B
5.请看下图,在这一购物流程中()
淘宝网购物流程图
A.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充当了价值尺度职能
C.货币表现了其他商品的价值
D.货币只是观念上的货币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对货币的职能的判定,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在流程图中,所汇款项充当了商品交换的媒介,即执行了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答案为A;B不当选;货币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时是在执行价值尺度职能,C不当选;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要求必须是现实中的货币,D错误。
6.当今世界各国一般都是用纸币购买商品的,像我国的人民币、美国的美元、日本的日元、俄罗斯的卢布、欧盟成员国使用的欧元。纸币购买商品的现象表明()
A.纸币在行使价值尺度的职能
B.纸币在行使流通手段的职能
C.纸币在行使支付手段的职能
D.纸币在行使贮藏手段的职能
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购买商品,可以用直选法选出流通手段的职能。
答案:B
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课件
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课件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件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
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7.2中华民族之魂课件
必修四5.1意识的本质课件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课件
2.1感受文化影响课件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1.2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
1.1体味文化课件
必修四3.1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课件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课件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件
4.1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一切从实际出发课件
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综合探究课件
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课件
必修四4.1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综合探究: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习题讲解课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