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是高考政治试卷中的一种常见题型,纵观全国各省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几乎每年都有计算题的影子。为此查字典政治网整理了高考政治计算题答题技巧,请考生查看。
高中经济生活所涉及的经济数量关系有很多,在2010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和政治试卷中出现了数道计算题,涉及到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汇率等方面,部分试题的综合性较往年有所增强,难度加大,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延长。在考查学生对教材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也考查了学生更强的综合运用各方面知识的能力,应该说这是一种命题趋势,广大师生务必引起高度关注。
一、2010年高考政治学科计算题例析
例1(2010年文综全国卷第24题):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
A. 5元6元B. 10元12元C. 20元24元D. 8元16元
答案:A。
解析:2009年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的价值是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则甲产品的单位价值量为原来的一半,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5元,在通货膨胀率为20%的情况下,物价上涨20%,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5+520%=6元,故答案为A。
例2(2010年文综全国卷Ⅱ第24题):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 )
A.4元、4元、60万元B.6元、8元、90万元
C.4元、6元、90万元D.8元、6元、120万元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关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的计算。因为2009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50%,所以该企业甲商品的个别价值为6/(1+50%)=4元;社会价值即单位商品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所以不变,为6元;价值总量=610(1+50%)=90万元。故答案为C。
例3(2010年全国新课标文综卷第12题):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人民币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为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一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 ( )
A.80,84B.84,80C. 84,64D.84,100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的价值量与汇率计算。实行零关税前,因为汇率为1∶8,关税为5%,所以M商品用N国货币表示价格为(108)(1+5%)=84。实行零关税后,因为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且零关税,所以价格为(10/1.25)8=64。故答案为C。2014高考政治计算题命题趋势及答题技巧
例4(2010年北京文综第34题):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 △p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变化△x,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①△x/△p《0,②△x/△p》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
A.汽油价格变化和柴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B.汽油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C.煤炭价格变化和原油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①
D.煤炭价格变化和天然气需求量变化之间的关系符合②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价格波动对需求量的影响。①△x/△p《0,即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②△x/△p》0,即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呈同方向变动。A中汽油与柴油、C中煤炭与原油、D项中煤炭与天然气互为替代品,一种商品价格与另一种商品需求量为同向变动,即②,故AC错误,D正确。B项汽油提炼于原油,所以汽油价格与原油需求量应为反向变动,即①。故答案为D。
例5(2010年安徽文综第3题):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A.44000元26000元B. 36000元19000元
C.49000元21000元D. 44000元11000元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配方式。李某一家收入中,国企的工资、资金属于按劳分配,为36000+8000=44000元。个人专利收入和房租收入属于按街道生产要素分配,为5000+6000=11000元。而个体杂货店收入为按个体劳动成果分配。故答案为D。
例6(2010年江苏卷第7题):中国人民银行外汇牌价显示:2007年8月24日,100美元兑换756.91元人民币;2010年5月4日,100美元兑换682.65元。这表明( )
A.人民币汇率跌落,美元贬值B.人民币汇率升高,美元升值
C.美元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D.美元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外汇与汇率知识。题目较为简单,只要学生具备汇率变化的基本知识,适当换算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二、2010年高考政治学科计算题评析
1.理论联系实际,密切关注时政。
高考政治试卷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2010年高考政治试卷中计算题,以社会经济生活中的热点为背景,涉及人民币升值、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人们收入来源多样化等,有意识地将对热点的关注与教材知识紧密衔接起来,通过强调现实生活中政治分析的实用价值来盘活教材知识,考查考生是否能够正确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2.重视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要求。
2010年政治高考中的计算题,注重综合能力的考查,既考查了经济生活的基本原理(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价值量关系、汇率换算、分配方式等),又考查了学生的转换计算能力,以及考生准确和完整并整合所获得的有关信息、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用政治思维,引入分析工具。
2010年高考政治试题中对计算能力要求较高,学生不仅要掌握经济学中基础的理论知识,而且要有一定的政治思维能力,数字的换算与正比、反比关系的运用,要能够灵活掌握。
三、高考政治计算题命题趋势及应对策略
高考政治试题中计算题是目前命题的热点,也是考生面临的难点。热在与时政紧密联系,实用性强;难在考点分散,计算复杂。从近几年高考题中计算题的特点来看,组合型的计算题应该是一种发展的趋势。2011年高考的计算题会更加灵活,更加贴近实际。同时,人民币升值、货币的发行量、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执行等许多热点问题也可以用计算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针对近几年的高考计算题的命题特点,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消除畏难情绪。树立信心,沉着冷静作答,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2.夯实基础。从近年来的全国高考政治试题中的计算题来看,尽管其背景千变万化,设问的角度层面纷繁,但这些题目大多是对相关基础知识的重新排列组合,试题的基础性特点十分显著。因此,过好教材关,准确掌握相关知识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3.关注高考,明确高考计算题的类型和要求。《经济生活》中涉及计算的知识点有十个左右2014高考政治计算题命题趋势及答题技巧,如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价值量、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个人消费品的分配、股票价格、经济效益与利润、国民收入、个人工资薪金所得税、银行利息、恩格尔系数、汇率等。
4.充分利用经典习题,寻找、发现自己的思维缺陷、解题缺陷。严格规范自己解题思维过程,提高解题能力,加强计算题的专项练习,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高考复习中,同学们一定要善于运用高考政治计算题答题技巧,做好政治与政治跨学科之间的综合题,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件
8.1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课件
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件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件
7.2中华民族之魂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习题讲解课件
必修4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件
必修四4.1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哲学的基本知识课件
4.1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1.2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
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1.1体味文化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件
意识的作用课件
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课件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