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论文]思品课的“激疑”技巧 中国古代教育家张载在《经学理窟·义理》中指出:“所以观书者,释己之疑,明己之未达……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几年来的实践告诉我,要提高思品课课堂教学效果,就要依据施教对象的特点,结合教学目标,巧妙设疑,适时激疑,导行达标。
一、依本据标,巧妙设疑
“疑”为学之始。思品课如何巧妙地设疑,这是一个尤为重要的环节。疑若设得巧,则妙趣横生,使学生为其所吸引。怎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在认真分析、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素质、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分析研究教材内容,依本设疑,启迪思维。如在二年级上《捡到钱包心里想》时,引趣揭题:拿来一个“百宝盆”让同学们猜老师送给大家的是什么礼物。这样一来,小朋友们兴趣盎然,七嘴八舌,各抒己见(结果会大出所望,其实盒里是大家拾到交给老师的铅笔头、小刀、橡皮,还有一支钢笔等,称之为“宝”是因为它们能映出金子般的水晶心),自觉不自觉地就被引入了“疑官”。又如在给六年级教《学会正确处理问题的方法》时,若对小学生滔滔不绝他讲授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会使学生犹如坠入五里雾中,昏然欲眠。要是设计这样一幅漫画:依标设疑,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生动化、形象化、乐趣化,又使教学过程序列化。
二、适时激疑,引导达标
夸美纽斯指出:“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法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思品课设疑之后,关键在于如何针对施教对象之特点,创设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热情,并尽可能把矛盾聚为一个中心焦点,使学生兴致勃勃,心里想做。常见的激疑法有以下几种:(1)校园环境,使学生受到激发和启迪。如我教《艰苦奋斗精神不能丢》时,将当年大生产运动的场面制作了系列幻灯,并录制歌曲《军民大生产》。热烈的场面、雄壮的歌曲催人奋进,启迪人们去思考,使学生聚焦点于“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2)课堂交流故事和名言,犹若指路的明灯,给人以力量,能激励学生的拼搏精神。如教《从小立志,长大有为》一课,讲了少年英雄赖宁的事迹后,大家群情振奋,决心像赖宁那样,从小立志,做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
(3)从感悟中受益。那个“6”与“9”的争议问题,可让学生从两个角度去实地观察,自然就会领悟到“要学会全面看问题”这个通俗的哲学道理。又如教《团结就是力量》一课时,展示“10=1”这个在数学中不能成立的等式,使大家疑点顿生。这时,可让学生带着疑点作位稻草的演示,10根稻草一根一根分开拉,结果都断了,“10=1”,10根和1根的命运不是一样吗?怎样才能不易拉断呢?
于是,又让学生把10根稻草拧成一根,再试拉,就不易拉断了,大家从中悟出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
(4)小孩剥洋葱,层层深入,达到导行目的。思品课的教学,“可自始即不多讲,而以提问与指点代替多讲,提问不能答,指点不开窍,然后畅讲,印入更深”(叶圣陶语)。
情趣与兴趣学案
参与生活课件6
自我新形象检测题3
追寻高雅生活检测题4
自我新形象检测题2
参与生活课件9
自己的事自己干检测题4
自我新形象检测题1
日新又新我常新检测题2
让我们选择坚强检测题2
第一次选择课件7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课件
日新又新我常新检测题4
走向世界的中国同步练习
我与父母交朋友导学案2
参与生活课件5
教育振兴民族课件
友好交往礼为先导学案1
心有他人天地宽导学案1
科技改变生活课件
承担对社会责任课件
让我们选择坚强检测题3
科教兴国的重托课件
计划生育与保护环境课件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课件
自己的事自己干检测题2
走过中学课件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同步练习2
追寻高雅生活检测题1
心有他人天地宽导学案3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