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政治课程重视学生三维目标的实现,培养学生的知识获取的能力,相对于单一的高考而进行的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言,新课程重视反映学生学习活动的本质和目标。因此,我们可以理解为,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政治教学,学生的学习贵在探究活动中实现学生知识的自我构造,也教育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和能力,获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将学生的三维目标统一放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来实现,并通过统一的课堂教学过程实现三个维度。要实现高中学生政治学习三维目标的高度和谐的统一,高中政治教师要处理好以下的一些矛盾:
1.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相辅相承
教学设计是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整合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境,设定研究主题,多角度多层次地挖掘知识性的含义,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体现启发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有效学习。
2.注重学生学习方式的矛盾解决
政治学科中的很多知识依赖于教师讲解,思想教育性的、有理论深度的知识、重点的知识都需要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探究和自主性学习是辅助的。教师不仅为了研究课而设计很多精彩的内容,让学生感受知识的过程,但是学生的理解毕竟幼稚而生涩,也显得略微粗糙,教师要进行深化和点拨、总结,将课堂教学的效率充分发挥,并发挥好常态教学的作用。对于政治理论知识,教师要进行引导,注重对学生进行逻辑分析和讲解,而理论知识的巩固和加深认识则注重让学生在自我探究中实现自我感悟,自我提升。
3.学习形式和内容实现高度统一
热闹的课堂不一定就有效果,政治教学要重视收放自如地讲解,引导学生参与探究活动,教师再进行归纳和小结。例如,教师创设课堂教学情境,提出一些重要的问题,引起学生分析和思考,参与和研究,保证学生高质量地参与。教师不能让学生停留在学习的形式上走过场,片面单纯地只是追求活动的热闹和学生的参与度,为了学生参与而参与,只图热闹,这样的教学对实现学生学习的三维目标没有好处。
4.注重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生成
教师要注重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突出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教师要教会学生政治的结论,更要教会学生主动学会建构知识体系。
5.处理好价值中立和判断中立的关系
长久以来的理性主义认为,人们确定地认为普遍的、确定性的、客观的知识的存在。教师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的建构,教师更要重视对学生的价值观的引导。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要发挥出学生在自我探究过程中教师的巨大作用。因此我们要说,政治教学要实现马克思的基本观点教育和现代社会时代发展的统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的成长相结合,相促进。因此,高中政治教学教学设计和实施中要重视教师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和疑点纠正澄清,发挥出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新课程课堂教学中,高中政治教师要正视教学中的问题,追求常态课的质量,加强教学反思,重视实践中追求创新,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的新课程的教学走向深入,走向扎实化、常态化、效率化。
德育教研: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导行”
思想品德教研:努力开创中学德育新局面
日本中小学德育课程的改革及其特色
中小学学生品德得分随年级增加逐渐下降
素质教育需要开放型的德育环境与机制
德育教研: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
德育教研:初中学生学业和品德的分化及其成因
德育教研:德育工作的新尝试
充分发挥思想品德电教教材的功能
德育教研:如何发挥课堂教学的德育功能
德育教研:德育积分弊多利少
德育教研:德育需研究解决两个问题
思想品德教研:思想品德课导行略谈
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在改革和建设中加强的建议
德育教研:思想品德教育“五法”
思想品德分课型教学的课堂结构
德育教研:对现代德育工作模式的初步探讨
思想品德教研: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心理误区与跨越
思想品德教研:重视德育中非学术性知识的价值
加强德育工作需要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思想品德教研:思想品德课教学探究
思想品德教研:教师德育工作五忌
德育教研:试论德育实践的逻辑起点
思想品德教研:关于高校德育评估的几个问题
德育教研:关于德育量化的思考
思想品德教研:思想品德课的作业设置
思想品德教研:未来世纪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呼唤
德育教研:以成才教育为主线构建大学德育教学体系
德育教研:关于走出校园德育困惑的建议
思想品德教研:谈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途径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