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应该着重关注以三个方面
1、三维目标
首先落实课标与教学指导意见;
其次善于处理教材,构建学生学习的逻辑思路;
三是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重在渗透。政治课有其特殊性,要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应从理解——认同——内化,让学生真正领会与认同当代社会的正确价值观
2、课堂民主
实现课堂民主,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展师生良好的交互。目前教师惯用手法为:提供情景、设计提问、组织活动,以营造气氛,但实现效果不佳,过于追求新课程的“形”,但忽视了新课程的“神”。应从高中生认知发展水平出发,强调思辩性,反对低幼化。
具体表现为:
图无厘头的调侃,滥用赞扬,引起廉价的共鸣,这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民主吗?
教师肤浅的提问与学生照本回答,能体现课堂民主吗?能说明学生已经懂了吗?
课堂活动越多越好吗?不能刻意追求,应该水到渠成,宁缺勿滥。
3、探究与合作
不是每节课、每项教学内容都应该组织探究活动。在组织课堂探究活动时,应该想到:活动是否必要(值得探究)、是否探究(有嚼头)、是否有效(探究有结果)。
另外,有两点感想:
一、处理好新与旧,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新旧课程不是对立的,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关键在于要将新课程理论转化为教学行为。从知识和试题角度,本身没有新旧之分。教学方法也没有新旧之分,不能因为新课堂而丢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内容决定形式,不能什么内容都要用多媒体,都要组织活动。
二、教师的基本素质值得重视
青年教师专业知识不够扎实,知识错误过多;
大量使用多媒体以后,板书被教师所忽视,本课教学总结被淡化;
语言过于随意,网络语言、无厘头调侃过多。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三步曲”
生命是一次没有返程的旅行
教师应运用哪些课堂教学调控方法进行品德教学
为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打下基础
如何促进品德课堂有效动态生成
为品德更好地拓宽教育渠道
挖掘品德课程与生活的联系
把学生培养成为祖国的未来
品德与生活:集体是一本书
“活”的有效品德课堂
一名用炽热的情、点燃心灵圣火的人
提高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
师德,是教师工作的精髓
对品社学科育人价值的几点思考
五上信息:《采集生活的点滴》反思
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
浅谈小学品德学科加强德育时效性的策略
例谈教学中引导比解答更重要
凭着满腔热情去做每一件事
我与学生都受了生命教育的洗礼
学生之间更为平等民主
浅谈小学品德教学评价的统一与关系
思想品德课中的素质教育
中等生同样需要你的关注与关爱
每天享受人生的好时节
随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如何对外来民工子女进行教育
听《被掠走的中国国宝》一课有感
幸福有时也是挺简单的事情
小学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