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研: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_政治教学-查字典政治网
查字典政治网> 政治教学> 政治教学> 德育教研: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

德育教研: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

查字典政治网 2015-12-29

德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和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 一定的社会思想、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它体现教育的社会性和阶级性,是学校教 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高校德育工作自身结构体系来看,包括系统的学科德育,即两课教育;行为德育, 即操行规范;渗透在专业学科知识教学中的功能德育,即理性思维素质、治学精神、意志和崇尚真理的精神和 献身精神等。德育与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共同育人。

从静态来看,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居于首要地位,两者在内容和目标上具有同一性、 一致性和包容性,是个体和整体、包容和被包容的关系。素质教育强调的是包括德育的基本素养、功底和潜能 。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对于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各项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 证作用,是素质教育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说,素质教育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是人们在长期的德育实践和探索 中的一种感悟和突破,是对全面发展教育观念的继承和发展。它极大地丰富了德育的内涵和外延,使德育的重 要地位赋予了新的时代特征和意义。

从动态看,素质教育对德育具有反作用,德育最终是为素质教育服务的,两者在过程上具有连续性、递进 性和循环往复性,是相辅相成和互为促进的关系。德育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内核,对素质教育具有导向和辐 射功能,从人类发展和社会需求出发,通过外部运行机制和内部作用机制的相互渗透和作用,向人才发展的终 极目标进行导向和辐射,达到预期的整合效果,从而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反之,素质教育奠定人的理性、体能 和素养方面的基础,使其在更高的层面上促进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素质教育实际上为德育创设了一种良好 的机遇和氛围,对德育起着鸣锣开道的作用。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21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诸素质中,思想道 德素质是根本。1994年中共中央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家教委制定了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进一步明确了德育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不仅为德育提供了充分的政策依据和 行动指南,也为实现素质教育转变明确了方向。

正确认识德育与素质教育的辨证关系,深刻理解德育在素质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对于进一步提高对加 强和改进德育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构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体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的紧迫性

德育管理包括高校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行为规范教育管理、学籍管理、社团组织管理、生活管 理、宿舍管理、学生活动管理等,涉及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环节庞大且层次复杂。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德 育日益受到广泛重视,在激励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以及维护高校的稳定,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 要作用,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在理论尤其在实践上,一些老问题没能得到根本有效解决,同时又暴露出一些新 问题。就高校德育管理而言,目前还较普遍存在体制不顺、规划不实、队伍不稳、落实不力、运行不畅、机制 不活等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适应:

①在人才培养上存在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发展的薄弱环节。大学是融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和 服务性于一体的知识传播场所。社会经济和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决定了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包括 适应社会、开拓创新、人际交往的能力,宽厚的基础知识,坚实的专业知识技能,广博的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 知识。由于德育自身的内在规定性的制约和历史原因,造成了重智育轻德育、厚专业薄人文和强调 教育,弱化管理等现象。近几年表现尤为突出的是,学生社会公德水平、心理调适及行为控制能力、人际交 往及社会适应能力等与智力水平出现明显反差,与社会发展需求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虽 然不能涵盖大学生主体,但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②在教育管理方法与队伍建设上有待进一步改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念和行 为。市场经济的求利竞争、自主等特性在大学生思想上不同程度地打上印记,使思想意识、学习态度和日常行 为等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给我们的教育管理观念及方式、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然而,许多高校仍然 沿袭或固守着计划经济体制下单一、封闭的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效益低下,直接影响着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 进程。

③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的配套管理上缺乏力度。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高校逐步改革了招生就业制 度,先后引入了完全学分制、收费制以及推行双休日等改革,为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也使与日俱 增的贫困生问题,勤工助学规范运作和发展问题,学生基础文明建设等问题日益突出,增加了德育工作的难度 ,给高校德育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一些院校纷纷推出配套管理举措,但目前还没有形成适应院校自身特点 的管理体系,以教育代替管理的现象仍十分突出,使德育管理处于相对滞后的被动局面,游离于学生思想和生 活实际。如长期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势必给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上述问题在近两年的全国高校八省市大学生滚动调查中较为突出,并呈现出发展态势,表明高校德育管理 问题具有不可回避的普遍性。德育是使受教育者知、情、意、信、行不断发展的完整过程,是一项艰巨的系统 工程。当今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为代表的信息化时代的迅速到来,将会给高等教育带来重大影响,在 教育目标、任务、内容、形式和方法诸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因此,构建 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是德育内在的发展动力使然,也是适应外在的社会发展需要的必然,是目前亟 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的思路及对策

素质教育已成为整个教育界和全社会的共识。面对新的希望、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的高校德育工作,如何 适应并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针对高校德育管理现状和问题,科学构建和完善德育管理体系,积极探索德育的有 效途径和方法,着力在增强德育工作的现实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上水平,充分发挥德育管 理在学生教育成长过程中的决策、指挥、协调和控制功能,努力开创德育管理新局面,是目前我国高校急需解 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落实德育管理体制改革,确保决策规划的全面性。改革完善高校德育的领导体制、管理的组织结构 及运行方式,是适应素质教育的前提。建立和完善在党委统一领导下,校长及行政系统为主实施德育的管理体 制,是适应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增强质量意识 ,加强德育的领导,合理规划德育发展目标。要进一步强化有关职能部门和院系的学生管理职能,把立足点放 在培养合格人才的中心上来,主动发挥基层组织的德育功能。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行全员参与,互联互动的 系统管理。

(二)实现高效的现代信息化管理,促进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加大科学管理力度,促进传统教育方法与现 代教化手段的有机结合,从根本上提高管理的时效和水平,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把德育放在一个大系统、大背景、大环境中研究,纳入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探索。继承和发扬传统的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实现德育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现代化。要加大投入,加快现代化步伐,至少 在院系学生办公室一级配置计算机等现代管理设施,建立国际互联网络,主动促进学校与经济社会、与国际高 校及相关行业接轨,促进学校内部综合信息传递与交流,以利随时调控各个层面和层次的教育管理工作,实现 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

(三)适应当前机构与人事制度改革,强化队伍建设的实效性。建立一支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素质优良 、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德育队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要把德育队伍建设问题纳入当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 的重大议程,以德育工作岗位进行科学的再设计,要通过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制度规范,加强队伍建设和投入, 促进德育队伍的合理流动。尤其要加强专职德育队伍和管理工作人员中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提高现代化管理知 识和技能,改善队伍知识结构,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德育管理队伍的骨干和主导作用。

(四)量化德育工作评价指标,加强检查评估的督导性。强化目标意识,量化管理指标,建立适应素质教 育的评估监控体系,是实现素质教育转变的重点。德、智、体等综合测评是对学生个体的素质进行定量考核的 一种方法,力求运用科学手段对人才的培养和全面发展进行反馈督导,使规章制度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使 德育由虚变实。要结合学校自身发展状况,建立和完善校、职能部门和院系班三级评估体系,加强德育评估的 督导性,实行多层级评估。在评估的价值取向上,体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协调,适应未来与服务当前的互 动;在时空观念上,体现个体与群体的结合,质与量的平衡,从而构建一个完整的链条,使德育由软变硬。加 强适应新时期教育管理研究,建立科学的德育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是实现学生成长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发挥职 能部门管理效应的当务之急。

(五)完善德育管理运行机制,力求实施过程的整合性。明确有关部门的责、权、利关系,完善德育管理 运行机制,整合教育主体、客体和环境育人的力量,是适应并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

优化高校教育资源配置,形成以教育为先导、以服务为基础、以管理为依托的宏观教育格局。要充分发挥 思想育人、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功能和优势,真正实现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加 强教育与科学管理紧密结合,增强服务意识,建设良好的校风和学风,是当前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任务。要不断 改善学生学习生活条件,完善文体活动设施,提供全方位服务,强化管理育人,使学生管理贴近学生思想、生 活和学习,达到入理、入情、入境的完善效果,继而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潜能,发挥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和自我完善的作用。

着眼德育管理机制的转换,健全体制改革的配套管理。要结合招生就业制度改革和教育改革,着力研究和 探索学分制、并轨条件下的学生管理机制转换,把握管理的重要环节和薄弱环节,切实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针 对性,增强德育管理的力度。

进一步加强以宿舍为基础群体单位和管理基本环节的管理机制。要切实加大宿舍管理的力度,改善学生宿 舍的软硬环境,树立学生主体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政治方向和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激活主 体的深层次需求,使学生能够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眼前与长远的相互关系,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健康的寝室文 化辐射整个学生群体,促进班级整体素质的提高,从而带动和推动学风建设和校风建设,形成丰富的、进步的 、稳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进一步完善学生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及减免学杂费等五位一体联动助学的激励保障机 制。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加强内部造血功能,完善外部输血机制,全面因材施教。把视角 投向社会,主动与经济社会接轨,争取社会团体和个体的经济支持与教育管理协作,多渠道、多层次设立奖学 金、资助金,广开勤工助学渠道,激励学生自立自强,奋发有为。通过适当设立中介服务组织,建立学校与社 会大循环的管理回路,发掘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潜能,形成互利互惠、互相促进的良 性循环。

进一步深化以主题周末活动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机制。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是德育的外化形式,是 课堂教育主渠道的必要延伸,是达到知行合一的重要环节。目前,双休日从时空上为学生提供了个性发展机遇 ,管理者应充分利用和有效占领学生业余这块管理领域,深入调查了解学生需要,针对不同的需要层次进行管 理,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要;通过举办人文知识讲座、心理健康宣教及咨询、就业指导及培训, 开办现代实用知识技能培训班,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健全人格,促进个性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素 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培养跨世纪的复合型人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小学政治视频

道德与法治八上《3.6 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广东陈炽均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下第二单元第3课《家乡特产知多少》课堂教学视频实录-贺旦旦

小海燕小升初家长会

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上《五星红旗升起的地方-第一课时》课堂教学视频实录-丁慧慧

部编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_第二单元__第五课_交友的智慧_网上交友新时空

小升初真题讲解9

小升初真题讲解4

6年级一题课 小升初高频考点8 Lesson3

井坡学校九年级政治中考复习讲座

浙教版品德与社会四上第一单元第3课《当冲突发生后》课堂教学视频实录-朱艳芬

与"德育教研:构建适应素质教育的德育管理体系"相关的文章

热门政治教学<

大家都在看


分类
  • 年级
  • 类别
  • 版本
  • 上下册
  • 排序
年级
不限
类别
政治教案
政治课件
政治试题
不限
版本
不限
上下册
上册
下册
不限
排序
发布时间
下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