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开设正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小编准备了高二上学期政治寒假作业,希望你喜欢。
(本试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48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龙应台:文化,是什么?它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举手投足,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他走过一棵树,树枝低垂,他是随手把枝折断丢弃,还是弯身而过?一只满身是癣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怜悯地避开,还是一脚踢过去?对材料中的文化理解正确的是
①人们可以通过特定的环境展现出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②文化是人所特有的,文化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
③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④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是与生俱来的,与社会实践无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2014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要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精气神。中华文化自信的底气源于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③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前途充满信心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坚守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3.2014年6月,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项目,以及中国申报的大运河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世界遗产项目总数则上升至47个。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遗产是展现中国民族文化的唯一标志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2014年9月,全球孔子学院建立十周年。目前遍布全球123个国家和地区的465所孔子学院和71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积极开展汉语教学和文化交流,推动各国文明交流互鉴。假如让你写一篇相关报道,可出现的关键词应该有
A.相互借鉴文化渗透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
B.尊重差异理解个性维护和固守传统文化
C.相互融合消除差异扩大我国文化影响力
D.相互尊重和睦相处坚持各国文化的平等
5.针对一些地方在语文教材中删减旧体诗词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加入一堆什么西方的东西,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要重视古典诗词教学,是因为古典诗词
A.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B.被人们称为凝固的艺术
C.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D.是中华文化创造的源泉
6.2014年9月,全球首发的跨超本《红楼梦》是一款超新型数字多媒体读物,跨媒体、跨文化、跨时空、超链接,集动漫、影视、音乐、游戏等多媒体海量信息于一体,可通过智能穿戴设备进行阅读。对于跨超本 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跨超本推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创新
②跨超本不利于保护经典,应坚决抵制
③跨超本显示了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功能
④跨超本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中西传统文化中对于月圆的理解有所不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圆往往象征团圆美满;但在西方文化中月圆则意味着狼人变身,充满了恐怖气氛。中西文化对月圆的理解不同,原因可能是
①认识对象的差异②文化环境的差异③语言背景的差异④实践活动的差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2014年5月,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主办讲文明 树新风公益广告宣传活动,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公益广告宣传广告词,受到各方面广泛的关注。下列对该活动正确理解的是
①此活动对民众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民众会在被动、不知不觉中接受良好文化的熏陶
③让民众置身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影响自身的思想和行为
④民众在上述活动中创造并享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9.当前,我国正处在城镇化高速发展期。城镇化建设要着力避免面貌大致相同,形象基本一致,风格超级趋同的情况,要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把文化建设纳入城市规划,以文化繁荣推动城镇化进程。对文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正确理解有
①文化建设为城镇化提供物质基础②城镇化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③文化建设为城镇化提供精神支持④城镇化与文化建设要完全一致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0.某中学每到周末就有一群学生走进宿舍楼,挨个敲门收取饮料瓶,变卖后寄给贫困地区的小朋友做爱心助学款。某报社拟为此写一篇新闻报道,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你认为最贴切的标题是
A.助人为乐,扶贫济困B.先人后己,弘扬正气
C.勤劳自强,持之以恒D.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11.阅读是简单的休闲与学习方式,更是一种社会行为。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指出倡导全民阅读,全民阅读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认同。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倡导全民阅读
①有利于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②是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③是传承文明,推动构建和谐世界的客观需要
④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学习型社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2.在纪念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央视播出《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全国上下掀起了追剧和评剧的热潮,这是一部在中国电视剧发展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史诗巨作,是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领袖伟人传记创作的重大成果。这说明
A.文化塑造人,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符合时代要求的、人民群众真正需要的文化才具有生命力
C.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可以提高大众的文学素养
D.只有主流媒体才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
13.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
①引领思潮,有力地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2016高中生寒假专题】
②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持
③强基固本,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④弘扬主旋律,抵制外来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危害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4.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需要您的参与!这是布满珠海大街小巷的公益广告语。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身为珠海人应该为文明城市建设
A.积极参政议政,为珠海的发展建言献策
B.努力自主创业,支持珠海经济社会发展
C.加强自身修养,爱护生态环境、尊重自然
D.弘扬时代新风,投身志愿者服务公益活动
15.继央视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来,《中国谜语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拉开序幕,集文化、益智、娱乐等为一体,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精神生活,收获丰硕的成果。这启示我们要
A.全面传承文化,弘扬中华文明B.开展特色活动,传递中华文化
C.加强文化交流,提倡多样文化D.坚持爱国主义,弘扬民族精神
16.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以下体现爱国情怀的诗词、格言有
①同胞共气,家国所凭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③天下兴亡,匹夫有责④内睦者家道昌,外睦者人事济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17.中国画在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帛画,之前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以宗教绘画为主,山水画、花鸟画萌芽;隋唐时期,山水画、花鸟画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人物画具有时代特征;五代两宋,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元、明、清,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突出发展。中国画的发展历程反映了中华文化
A.隔代相传,越燃越旺B.色彩斑斓,独具特色
C.一脉相承,独树一帜D.内涵丰富,风格独特
1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走适合自己特点的文化发展道路,应该
①奏响文化发展的主旋律②提倡指导思想的多元化
③激发全民族的创造活力④发展公益性的文化产业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9.中宣部等部门发布《关于2014年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的通知》,要求提升农村文化科技卫生公共服务水平,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农民群众综合素质,挖掘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培育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农村文化。该通知表明,新农村文化建设要
A.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抵制农村通俗文化
B.承袭农村传统习俗,提高农民道德修养
C.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保障农民文化权益
D.大力发展文化事业,丰富农村文化生活
20.有人认为:文化是经济、政治的派生物和附属品。其错误在于否认了
A.经济对文化的决定作用B.政治对于经济的反作用
C.文化具有的相对独立性D.文化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
21.我国各民族酷爱饮茶,茶与民族文化生活相结合,形成各自民族特色的茶礼、茶艺、饮茶习俗及喜庆婚礼,以民族茶饮方式为基础,经艺术加工和锤炼而形成的各民族茶艺。下列选项能揭示上述材料的内涵的是
A.一方水土,一方文化B.民族瑰宝,各有特色
C.逐渐融合,趋于一致D.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22.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北宋史学家司马光说: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名言反映的共同道理是
A.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要和谐统一
B.只有提高道德修养才能提高科学文化水平
C.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一致的
D.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
23.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了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君子和而不同反映了中华文化具有的特点是
A.包容性B.历史性C.民族性D.稳定性
24.2014年3月,珠海市深化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发动群众,评选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等方面表现突出珠海好人,好人 群众说了算,做到群众评、评群众,群众学、学群众。由此可见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
①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道德
③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养④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第Ⅱ卷(52分)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计52分。
25.(3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3.7%,广东城镇化水平接近70%。如何打造健康的城市文化、提升城市文明水准,成为摆在广东新兴城镇面前的一个问题。
2014年版《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强调人文城市建设。
材料二:某校高二(1)班就注重人文城市建设问题,展开热烈讨论:
甲同学认为,城镇化过程中,城市建设出现了大小城市一个样、东西南北一个样的情况,
要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发展,形成多元开放的现代城市文化。
乙同学认为,城镇化,不能有大厦没文化。注重在旧城改造中,留住城市的乡愁,
保护古旧特色建筑,强化文化传承创新,在新城新区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
丙同学认为,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1)运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关知识,简述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发展的意义。(10分)
(2)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的有关知识,说明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待古旧特色建筑等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2分)
(3)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有关知识,简述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10分)
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背景材料:2014年6月,《光明日报》发表《全面深化改革述评:以改革创新成就文化繁荣》文章指出,立足于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实践,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要求。首先,要真正使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让群众在公共文化建设过程中扮演参与者和建设者角色;其次,要通过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助推文化产业腾飞;第三,要提升文化软实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各级文化部门和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与学习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相结合,将文化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在世界上,充分展示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我们在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中应该如何实现文化创新?(12分)
(2)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回答,高中学生应该如何参与文化创新的实践活动?(8分)
高二上学期政治寒假作业答案
1-5 BACDA610 BCDCA1115 BBADB
1620 BCADC2124BAAC
第Ⅱ卷(52分)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52分。
25.(32分)(1)运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有关知识,简述鼓励城市文化多样化发展的意义。
(10分)
①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系社
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3分)
②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2分)
③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2分)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分)
⑤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1分)
(2)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的继承》有关知识,说明在城镇化进程中对待古旧特色建筑等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12分)
①传统建筑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城镇化过程要注重对传统建筑的保护,传承传统文化。(3分)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民族性,城镇化过程注重保护本地历史和文化特色,才能焕发人们强烈认同感。(3分)
③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 ,顺应社会生活变迁,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3分)
④对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同时要体现时代精神。城镇化过程既要不失传统风格,又要与现代化建设相协调。(3分)
(3)结合材料,运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关知识,简述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10分)
①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2分)
②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2分)
③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2分)
④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2分)
⑤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2分)
26.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要求我们怎样进行文化创新。(12分)
①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要立足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实践,围绕建设文化强国目标进行文化创新。(3分)
②文化创新要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3分)
③文化创新必须与科技相结合,运用现代科技,从形式到内容发展创新中华优秀文化。(3分)
④文化创新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正确处理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关系,在与各民族文化交流中,学习借鉴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3分)
(如学生能够从相关知识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2)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有关知识,说说在校高中生应该如何参与推动文化发展的实践。(8分)
①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主动地、自觉地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
②发扬中华民族精神,理性爱国,把爱国主义的精神落实到生活学习点滴。
③追求健康有益的文化,提高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眼力,增强抵御落后文化、腐朽文化的能力。
④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⑤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⑥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做文化的传播者和建设者。
(能回答上述要点中4点,均可得赋8分)
高二上学期政治寒假作业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说课稿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人的性格 各不相同 教学设计(一)
高三政治说课稿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情趣与兴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勇于开拓进取
十五课第一框
《当今时代的主题》说课方案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
初一政治《发展真挚的友情》说课稿
第五课第二框 发现自己的潜能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高二政治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高二政治说课稿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初三政治说课稿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八年级政治说课稿--礼貌显魅力
高二政治说课稿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高二政治说课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高中政治新课程说课稿模板
高二政治说课稿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第10课责任重于泰山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情绪——奇妙的“窗口”
丰富多彩的情绪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财产属于谁》说课稿
意志坚强的表现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说课稿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