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总复习提纲
[考点分析]
一、以集体利益为重,为集体添光彩
1、在我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有些情况下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1)我们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既要以集体利益为重,又要尊重和维护个人利益。(2)以集体利益为重,并不排斥个人的正当利益。个人正当利益的实现会促进集体的发展。在集体生活中,集体应当尊重每个成员的个性,尽量满足个人的合理要求。(3)集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基础和保障,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在集体生活中,当个人的愿望和要求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服从集体利益,必要时应不惜牺牲个人利益。
2、为集体添光彩主要表现为自觉为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1)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首先需要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牢记自己是集体的一员,在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决不做损害集体荣誉和利益的事。(2)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更应该体现在自己的实际行动中。(3)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还体现在当集体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敢于积极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这不仅是集体成员道义上的责任,有时也是法律规定的公民义务。严重损害集体利益的人应当承担法律责任。(4)维护国家的荣誉和利益,是维护集体荣誉和利益的最高表现。
二、积极参与社会生活
1、中学生参与社会生活可以结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生活实际,采取多种形式,通过参与各类有益的社会活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
2、参与社会生活,就要正确地认识社会,辩证地分析问题。社会生活是复杂的,有光明的一面也有阴暗的一面。(1)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对于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一方面从众可以使人自觉接受社会环境的积极影响,有利于个人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另一方面盲目从众、随波逐流却是危险的,它容易使人接受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助长社会生活中的歪风邪气。只有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才能克服盲目从众,抵制社会生活中的消极影响。(2)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我们要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逆境。造成困难和逆境的原因很多,我们要客观地分析这些原因,学会独立思考,提高心理承受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3)我们一方面要紧随社会生活的主旋律,与时俱进;另一方面要抗拒外在的压力和诱惑,坚持自己的正确立场,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学习做一个理智的社会成员。
三、养成亲社会行为
1、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谦让。谦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形成和谐的社会秩序、文明的社会风气不可缺少的道德规范。(1)谦让首先要做到为人谦逊、礼貌待人,不惟我独尊、盛气凌人。(2)谦让突出地表现为在荣誉、利益面前不争名夺利,能自觉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先人后己,把好处和方便留给别人。(3)谦让还表现在能妥善处理与他人的矛盾和冲突。谦让是一个人有涵养的表现,是对其他社会成员的尊重和宽容,并非意味着软弱可欺,更不是妄自菲薄。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分享。分享就是把自己有价值的东西提供给别人,与他人共同拥有和享受,把“我的”当成“我们的”。分享并不意味着失去,相反会使你的人生更丰富多彩。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只有通过分享和交流才能获得进步和成功的条件。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帮助他人。帮助他人首先要真诚,还要注意方式和方法。
4、我为社会做贡献。(1)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2)关心社会发展、关注国家大事。(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四、造成自然物种减少的原因及危害
造成自然物种灭绝的原因,除不可抗拒的自然历史及自然灾害因素外,还有人为因素,特别是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掠夺式开发和利用。
人类的肆意行为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必然会危及人类自身。
五、环境问题的含义及危害
1、环境是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场所,环境问题是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
2、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它威胁生态平衡,危害人类健康,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六、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1、尊重生命,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就等于保护了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础,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身。
2、善待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大自然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生命的摇篮,是我们共有的家园。善待自然就要保护自然,不破坏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就要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和减少对大自然的破坏;就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善待自然就等于善待人类自己。
3、美化自然,让大自然美丽永存。美化自然,就要爱护身边的一草一木,植树造林。美化自然,还要保护好自然景观。到风景区旅游,要注意环境卫生,不乱写乱画,不破坏环境。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敢于和破坏自然景观的行为作斗争,保护好自然景观,让大自然美丽永存。
七、依法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
1、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不仅需要遵守人与自然的道德规范,尊重生命,善待自然,美化自然,还需要法律保障,依法保护大自然。
2、我国十分重视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我国环境保护的基本法,在我国环境保护法律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这为保护、治理环境提供了法律依据,切实保障了保护环境这一基本国策的实施。
3、依法保护环境是每一位公民应尽的义务。(1)我们要积极学习环境科学知识,了解我国的环境国情,认识我国环境形势的严峻性和保护环境的紧迫性,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和污染环境可耻”的观念。(2)我们要积极学习和宣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严格依法律己,不做污染和破坏环境的事。要运用法律手段,反对和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依法保护环境。(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更应该行动起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要自觉保护环境,不做污染环境的事
八、现代科技在身边
1、现代科技给生活带来新变化。我们现在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丰足的衣食,舒适的住行,是人类最基本的追求。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的愿望逐步变成现实。新科技产品的不断问世,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生活的科技含量和生活质量,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观念和生活方式。
2、科技是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的文明进步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3、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为人类提供了传播思想文化的新手段,对于丰富人民的精神生活,更新人们的思想观念,破除迷信等具有重要意义。
4、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科技必定还会继续为人类文明做出更加巨大的贡献。
九、科技发展靠创新
1、创新是力量之源、发展之基。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发展靠创新,不论是对自然之谜的探索,还是对社会问题的思索,生活的每一领域、生命的每一步都呼唤着创新的智慧。
2、与时俱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创新是当代科技发展的主旋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的地位。反之,思想僵化,墨守成规,就必然落后于时代变迁的脚步,甚至会被飞速发展的时代所抛弃。
十、搭起创新的桥梁
1、让创新思维闪光。(1)善于观察、见微知著,是产生创新思维的重要前提。发现不是某些人的专利,只要善于观察,留意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寻找它们的原因,我们也会有自己的发现。(2)想像是创新的先导。伟大的创新皆起源于激发人们创造动机的伟大想像。开发自己的想像力,展开想像的翅膀,首先,要“敢于想”,敢于“异想天开”。其次,要“能够想”。创造想像尤其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最后,要“善于想”。要围绕一点向外发散,打破常规跳出旧框,任想像不受束缚地自由飞翔。(3)求异思维是孕育一切创新的源头。求异思维的核心是“疑”, 由生疑到存疑,到质疑,到新发现、新发明,这往往是各种创新活动的共同历程。
2、积累知识,勇于实践。(1)知识是创新的前提。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学好各方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为创新奠定坚实的知识基础。
(2)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必须学以致用,勇于实践。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小制作、小发明、科技竞赛、科学实验和社会实践等活动,逐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以便为将来的“大发明、大创造”打下坚实的基础。(3)青少年要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满怀豪情地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教案
2016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检测8
尊敬我们的老师导学案
2016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检测6
2016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检测33
行为与后果的关系教案
承诺是金教案
父母赋予我们生命教案
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导学案
磨砺坚强意志教案
价值与价值观课件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教案
跨越代沟教案
生活中的承诺导学案
理解我们的老师导学案
价值与价值观课件
辩证唯物论课件
价值与价值观课件1
2016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检测9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课件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
尊敬我们的老师教案
2016届高考政治第二轮复习检测4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教案2
社会发展的规律课件
意志的力量教案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课件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教案1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1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课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