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师:
经济常识第四课“三大产业”中使用的是“GDP、GNP”这一组概念,而后面第五课“财政税收”部分使用的却是“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这样两个概念。那么这些概念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怎样进行比较呢?
学生:小明
小明同学: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善于打破教材框架,把相似、相关问题放到一起进行比较,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是很有好处的。
简单地说,上面所提的两组概念,都是用来反映经济活动成果的综合性指标,但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系列,前者是西方国家常用的经济指标,后者是我国和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使用的经济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更多使用的是与国际接轨的GDP系列指标。
GDP(国内生产总值)与GNP(国民生产总值)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所有的社会生产部门创造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区别在于,二者的计算方式或计算范围不同。GDP是国内生产总值,顾名思义,它的计算是以国界为标准,凡在一国国土之内,不论是否本国公民,创造的产值都算入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NP或说国民生产总值,是以本国常住居民为准,凡是本国公民,不论在境内或境外,其产值都列为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例如,一家美国公司在我国的产值,既应该计入美国政府的GNP,也应该计入中国政府的GDP。
上述两个指标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地反映一个国家三大产业的水平和结构状况,同时也便于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
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社会产品(实物形式,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或产值(价值形式)。不同在于,前者是总产值,是“毛收入”;后者是净产值,是一定时期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就其联系说,前者扣除掉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质资料以后,就是净增产值即国民收入。
上述两组概念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认真比较以后,不难发现,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强调的是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包括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部分部门,统称工、农、建、商、运)创造的价值总和,而GDP与GNP不仅包括这些物质部门创造的物质产品的价值,还包括第三产业通过为社会提供活劳动(劳务)所产生的价值。或者说,这两组概念的计算的范围也是不一样的。
教材为什么先后使用这样一些不同的概念呢?我们知道,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旨在说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状况,这自然用到GDP和GNP;第五课财政、税收都是讲分配问题,分配的对象是前一时期的创造的社会产品,因此使用的是总产品和净产品(国民收入)这两个概念。
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综合探究课件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课件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4.1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高二政治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件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
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课件
意识的作用课件
必修四4.1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
一切从实际出发课件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
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习题讲解课件
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2.2文化塑造人生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2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综合探究:求真务实 与时俱进课件
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件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1.1体味文化课件
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1.2文化与经济、政治课件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