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师:
经济常识第四课“三大产业”中使用的是“GDP、GNP”这一组概念,而后面第五课“财政税收”部分使用的却是“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这样两个概念。那么这些概念之间究竟有什么不同?怎样进行比较呢?
学生:小明
小明同学:
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善于打破教材框架,把相似、相关问题放到一起进行比较,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学科知识是很有好处的。
简单地说,上面所提的两组概念,都是用来反映经济活动成果的综合性指标,但它们属于两个不同的系列,前者是西方国家常用的经济指标,后者是我国和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使用的经济指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更多使用的是与国际接轨的GDP系列指标。
GDP(国内生产总值)与GNP(国民生产总值)都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所有的社会生产部门创造的最终产品与劳务的价值总和。区别在于,二者的计算方式或计算范围不同。GDP是国内生产总值,顾名思义,它的计算是以国界为标准,凡在一国国土之内,不论是否本国公民,创造的产值都算入该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NP或说国民生产总值,是以本国常住居民为准,凡是本国公民,不论在境内或境外,其产值都列为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例如,一家美国公司在我国的产值,既应该计入美国政府的GNP,也应该计入中国政府的GDP。
上述两个指标的意义在于,能够有效地反映一个国家三大产业的水平和结构状况,同时也便于进行国际经济的横向比较。
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创造的社会产品(实物形式,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或产值(价值形式)。不同在于,前者是总产值,是“毛收入”;后者是净产值,是一定时期新增加的社会财富。就其联系说,前者扣除掉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物质资料以后,就是净增产值即国民收入。
上述两组概念之间有什么区别呢?认真比较以后,不难发现,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都强调的是社会物质生产部门(包括第一、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部分部门,统称工、农、建、商、运)创造的价值总和,而GDP与GNP不仅包括这些物质部门创造的物质产品的价值,还包括第三产业通过为社会提供活劳动(劳务)所产生的价值。或者说,这两组概念的计算的范围也是不一样的。
教材为什么先后使用这样一些不同的概念呢?我们知道,第四课“产业和劳动者”旨在说明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状况,这自然用到GDP和GNP;第五课财政、税收都是讲分配问题,分配的对象是前一时期的创造的社会产品,因此使用的是总产品和净产品(国民收入)这两个概念。
官员死亡问题亟待进行“脱敏化”处理
时政热点:党员干部必须严守政治纪律
七年级上册政治期末复习要点:做自尊自信的人
时政热点:准确定位结构性改革方向
初二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模拟卷(带答案)
时政热点:谨防年底送温暖变形走样
初二年级政治第一学期期末复习卷(带答案)
2016中考政治冲刺预测试题(带答案)
初三年级政治在承担责任中成长随堂检测题
国务院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编制试点方案
初二上册政治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我们共有一个家
初一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模拟试题:2016学年
“预收全年罚款”的实质是违法行政
别戴着有色眼镜看跳楼官员
2016届七年级上学期政治期末竞赛试题
2016年秋期初二政治期末模拟测试题(有答案)
八年级上册政治期末知识点巩固:相亲相爱一家人
2016中考政治期末考前提分练习(带答案)
初一政治上册期末复习试题(2016年)
2016中考政治必做试题(整套)
人教版初三政治参与政治生活同步练习题
九年级政治同步练习题:责任与角色同在
必备的初一上册政治期末知识点巩固:珍惜新起点
2016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政治期末模拟试卷
2016中考政治考前必做试题(答案)
2016年1月7日时事政治(国际)
国务院关于实施全面两孩政策 改革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的决定
2016七年级上册政治期末复习要点:宝剑锋从磨砺出
2016年初一年级政治上册期末复习试卷
“吃拿卡要”是名副其实的腐败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