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职能是高一教材中的一个基本知识,历年高考经常出现。其中关于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的。货币的这两个职能,可以从教材上讲的几个方面去把握,但是学生是不好具体掌握的。
我认为按下面的办法去把握既不需要死记硬背,也不太难理解;老师讲解也容易。
那就是根据货币发生转移的时候有无商品的转移来确定。如果此时只有货币发生转移,那么就是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如果此时既有货币发生转移,又有商品发生转移,那么此时货币就是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可表示为:
图一中表示的就是商品和货币的所有者同时发生了转移,此时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图二中只是货币发生了转移,没有商品的转移,此时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例如,1.消费者在商店花了10元钱买了5斤苹果,此时货币从消费者手里转移到商店,而商品却从商店转移到消费者手里。在这一交换过程中,既有货币转移(10元钱从消费者手里转移到商店)又有商品发生转移(5斤苹果从商店转移到消费者手里),此时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2.如单位给职工发放工资1000元,此时只有货币发生了转移,却没有商品同时发生转移。货币就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又如,(2005年高考题)商店的衣服标价50元,小王花了40元买了回来。这里的40元就是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商品(这一件衣服)的转移(商店到小王);又有货币(40元钱)的转移(从小王到商店)。
用这一方法在讲述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即在图二中所说的这种情况,只有货币发生转移没有商品发生转移,其观察点只能是在货币转移的那个时候。
譬如,在赊账买卖的情况下,从长时间来看,还是既有商品转移又有货币转移的,只是说在货币转移的那个时候没有商品转移(商品在之前或者是在之后发生了转移),在这个场合中货币实际是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以上办法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探索,希望能够给大家教学带来一点方便。
练习:
1、10元钱可以购买5斤苹果;
2、小张花了10元钱买了5斤苹果;
3、小张昨天在商店赊了5斤苹果,今天去付了10元钱;
4、小王昨天领取工资1000元。
答案:
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支付手段;4、支付手段。
2016初中政治辅导养成自律习惯复习要点
“生11娃”的惨痛与“猪八戒照镜子”
时政热点:基层“下克上”式畸形考核何时休?
高考二轮复习常见的政治主观题答题误区
时政热点:把风清气正摆在换届工作第一位
傻傻分不清的“公祭”谁是正版?
习近平: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一个支部
高二下学期政治期中模拟题(含答案)
你信或者不信,那些飘来飘去的谣言
初一年级政治下学期期中考试测试题
高二下册政治美好生活的向导期中复习知识点总结
时政热点:对官员“提前离岗”慎用口诛笔伐
时政热点:干部祛“高帽”,更要职务去官气
“子女不回家”影响信用 是怎样的命题?
盘点2016高考政治二轮复习中的加减关系
初一年级政治期中考试模拟真题
2016年4月8日时事政治(国际)
2016中考政治学习方法如何考出好成绩
2016中考时事政治7个词看懂两会
七年级政治下册期中考试试题精编(人教版)
人教版初一年级期中考试模拟复习题(带答案)政治
时政热点:“先管好你自己”暴露作风“软骨病”
下学期高二期中政治模拟试题(有答案)
“互联网+人工智能”正催生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2016届高二第二学期政治期中练习试题
2016中考时事政治常见热点问题集锦
2016年4月12日时事政治(国际)
2016中考政治复习政治复习的方法
高二年级下册政治时代精神的精华期中复习知识点2016
高二下册政治百舸争流的思想期中练习题2016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