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职能是高一教材中的一个基本知识,历年高考经常出现。其中关于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的。货币的这两个职能,可以从教材上讲的几个方面去把握,但是学生是不好具体掌握的。
我认为按下面的办法去把握既不需要死记硬背,也不太难理解;老师讲解也容易。
那就是根据货币发生转移的时候有无商品的转移来确定。如果此时只有货币发生转移,那么就是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如果此时既有货币发生转移,又有商品发生转移,那么此时货币就是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可表示为:

图一中表示的就是商品和货币的所有者同时发生了转移,此时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图二中只是货币发生了转移,没有商品的转移,此时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例如,1.消费者在商店花了10元钱买了5斤苹果,此时货币从消费者手里转移到商店,而商品却从商店转移到消费者手里。在这一交换过程中,既有货币转移(10元钱从消费者手里转移到商店)又有商品发生转移(5斤苹果从商店转移到消费者手里),此时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2.如单位给职工发放工资1000元,此时只有货币发生了转移,却没有商品同时发生转移。货币就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又如,(2005年高考题)商店的衣服标价50元,小王花了40元买了回来。这里的40元就是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商品(这一件衣服)的转移(商店到小王);又有货币(40元钱)的转移(从小王到商店)。
用这一方法在讲述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即在图二中所说的这种情况,只有货币发生转移没有商品发生转移,其观察点只能是在货币转移的那个时候。
譬如,在赊账买卖的情况下,从长时间来看,还是既有商品转移又有货币转移的,只是说在货币转移的那个时候没有商品转移(商品在之前或者是在之后发生了转移),在这个场合中货币实际是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以上办法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探索,希望能够给大家教学带来一点方便。
练习:
1、10元钱可以购买5斤苹果;
2、小张花了10元钱买了5斤苹果;
3、小张昨天在商店赊了5斤苹果,今天去付了10元钱;
4、小王昨天领取工资1000元。
答案:
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支付手段;4、支付手段。
2013中考政治模拟调研考试题(带参考答案)
2013年中考思想品德模拟试题(带答案)
初三上学期政治期中考试试题
2013年九年级上册政治期中试题(含答案)
2013年中考政治模块模拟试题(带参考答案)
九年级思想品德第一学期期中试卷(带答案)
人教版初三政治第一册期中试题答案
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同步测试(附答案)
九年级政治上册期中检测试卷(有答案)
2013年中考政治模拟模块检测试题(含答案)
2013年中考政治模块检测试题(附答案)
2013年中考政治模拟调研考试题(有答案)
2013年秋期九年级思想品德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
2014年初三政治期末试卷
2013届中考政治知识点强化训练题
九年级政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三上册政治期中试卷解析
2013年九年级上册政治第三单元测试卷
2013年中考政治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三政治上册期中检测试题(附答案)
2013年中考政治模块检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政治下册课时同步测试题(带答案)
2013届中考政治考点知识解读:法律知识
国策经纬单元练习(含答案)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政治下册课时同步测试题(含参考答案)
九年级政治财富论坛单元训练试题
九年级政治下册总复习单元测试题
2013年中考政治模拟调研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九年级政治爱我中华单元测试题(带参考答案)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