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的职能是高一教材中的一个基本知识,历年高考经常出现。其中关于货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职能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的。货币的这两个职能,可以从教材上讲的几个方面去把握,但是学生是不好具体掌握的。
我认为按下面的办法去把握既不需要死记硬背,也不太难理解;老师讲解也容易。
那就是根据货币发生转移的时候有无商品的转移来确定。如果此时只有货币发生转移,那么就是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如果此时既有货币发生转移,又有商品发生转移,那么此时货币就是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可表示为:
图一中表示的就是商品和货币的所有者同时发生了转移,此时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图二中只是货币发生了转移,没有商品的转移,此时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例如,1.消费者在商店花了10元钱买了5斤苹果,此时货币从消费者手里转移到商店,而商品却从商店转移到消费者手里。在这一交换过程中,既有货币转移(10元钱从消费者手里转移到商店)又有商品发生转移(5斤苹果从商店转移到消费者手里),此时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2.如单位给职工发放工资1000元,此时只有货币发生了转移,却没有商品同时发生转移。货币就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又如,(2005年高考题)商店的衣服标价50元,小王花了40元买了回来。这里的40元就是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在这一过程中既有商品(这一件衣服)的转移(商店到小王);又有货币(40元钱)的转移(从小王到商店)。
用这一方法在讲述的时候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即在图二中所说的这种情况,只有货币发生转移没有商品发生转移,其观察点只能是在货币转移的那个时候。
譬如,在赊账买卖的情况下,从长时间来看,还是既有商品转移又有货币转移的,只是说在货币转移的那个时候没有商品转移(商品在之前或者是在之后发生了转移),在这个场合中货币实际是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
以上办法只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探索,希望能够给大家教学带来一点方便。
练习:
1、10元钱可以购买5斤苹果;
2、小张花了10元钱买了5斤苹果;
3、小张昨天在商店赊了5斤苹果,今天去付了10元钱;
4、小王昨天领取工资1000元。
答案:
1、价值尺度;2、流通手段;3、支付手段;4、支付手段。
高一政治上册同步练习题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习题
社会时事热点:女性就业被挤压到哪儿去了?
2016高一年级政治暑假作业测试题参考答案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轮复习重点第一章第一节
行政决策不能“一厢情愿”
人教版高一政治《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教学计划
利益多元如何“合理维权”
高一政治暑假作业测试题精选
雾霾需治理,一刀切推电动出租亦不可取
文化时事热点:里约战犹酣,“三金”过后尽开颜
高中政治高一暑假作业答案2016
高中政治高一暑假作业及答案
政治高一年级16年暑假作业
人教版高一年级上册政治《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练习题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轮复习重点第一节(第二课时)
精编高一政治暑假作业测试卷16年
文化时事热点:学校违规“发财”应补偿学生损失
精编高中高一年级暑假政治作业
【人教版】高三政治选修1第一轮复习重点第三节
16年政治高一年级暑假作业答案
高一政治上册教学计划格式《美好生活的向导》
2016高一年级政治暑假作业答案与解析
高一年级政治暑假作业练习题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实施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若干财政政策的通知
高一年级政治暑假作业测试题参考答案精编版
2016年8月第2周国际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人教版】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轮复习重点第一章第二节
讨债公司逼死人,警察为何不作为?
社会时事热点:笑看思聪“一秒败光人品”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