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人口因素。但主要是人们的物质生产活动,即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包括的内容很多,如艺术、道德、政治、法律、思想、宗教、科学以及风俗习惯等。
2.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会意识的性质,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3.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观点。历史唯心主义否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精神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原因。
考点2价值观
1.价值是人的需要与事物属性之间的特定关系,即事物对人的积极意义。这里的事物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2.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①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有无价值及价值大小的根本观点和评价标准。②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在一定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产生,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③价值观人皆有之。但是,由于历史条件不同,人们的需要和利益不同,人们的价值观也就往往不一样。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往往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在阶级社会,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
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评价就不同。②价值观不同,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指向就不同。只有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引导人们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去从事有益的活动。③价值观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人们进行什么样的人生选择,走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实际上都是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进行的,实际上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将自己的价值观转化为现实。价值观不同,人们努力的方向、行为的态度、方式和结果也就不同。
4.评价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标准:①最高标准是两个符合,即是否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是否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最高的价值观。③党的基本路线是现阶段衡量我国人民价值观正确与否的重要标准。“三个有利于”是衡量我们思想和行为的价值标准。
5.在社会生活和经济生活中,诚信是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的黄金规则,是一种社会意识。信用机制是市场经济有序的基础, 国家经济要发展,就必须在全社会建立信用机制,诚信已经成为一个国家长远发展的一个战略资源,无视信用则是发展经济的一种公害。诚信是一种人品修养,是人格的提升和高尚的情操。
考点3集体主义价值观
1.集体主义是新时期我国人民的正确价值观:①内容: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耐,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②原因: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正确地解决了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它是我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③在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应允许个人在不违反集体主义原则的前提下,作出不同的具体的价值选择,从根本上说,社会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但个人的正当利益也必须得到维护,社会集体应该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为个人利益的实现创造越来越多的条件。
2.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包括社会、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为前提而存在;另一方面,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互相促进而共同发展。②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并不是说二者之间完全一致。二者在具体利益上是有差异的。集体利益是全局利益、长远利益的体现,个人利益一般表现为局部利益和眼前利益,二者不一致的情形是经常发生的。
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集体主义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发挥集体主义的重要调节作用。这是因为:(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目的,要求在经济活动中坚持集体主义。(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需要发挥集体主义的调节作用。(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产生的矛盾,需要集体主义进行调节。
(注意: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市场经济中矛盾的解决,需要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和道德手段。其中道德手段主要是集体主义的作用。)
4.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①总体要求: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国家。②具体要求,要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要顾全大局,反对小团体主义,要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
5.坚持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①个人主义的特征。个人主义是以个人为中心,一切从个人出发,为了满足个人私欲而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利益的思想体系。个人主义是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相适应的。②个人主义的危害。第一,从出发点看,个人主义以自我为中心,片面强调个人、家庭的利益,而不顾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它对人们的思想产生极大的腐蚀作用。第二,从结果看,个人主义把个性解放、个性自由作为人生追求的惟一价值目标。这种只顾个人不顾他人和社会的竞争观念和生存原则,必然导致人与人之间的残酷斗争,危害社会稳定。第三,个人主义片面强调个人兴趣、爱好的至上性,导致人们对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信仰危机,我行我素,乃至违法犯罪而不能自拔。
6.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个人正当利益是指个人生存和发展需要的条件,如个人身体的健康,个人起码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和学习条件,个人才能的发挥和发展等,个人正当利益应该得到尊重和维护。
考点4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
1.个人活动与社会发展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①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产生能动的影响。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普通个人的实践,总会或多或少地、直接间接地对社会历史产生一定的作用。从性质上看,有的人对社会发展起促进或推动作用,而有的人则起阻碍乃至破坏作用。从程度上看,由于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知识、实际工作能力以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等不完全一样,个人所处的具体客观环境也不尽相同,因而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所起作用的大小,也就有所区别。②个人活动受到社会发展的制约。第一,个人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一定社会的生产力状况和生产关系的性质等经济条件以及政治、文化制度等,都制约着当时社会的人的活动。第二,个人活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人的活动只有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达到预期目的。否则,必然遭到社会规律的惩罚。
2.个人与社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人与社会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个人与社会相王区别,不能等同。个人与社会相比较,社会起着根本的、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个人与社会相互依存,密不可分。个人是社会中的人,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社会。人的生存离不开社会,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所有个人及集体努力的结果。青年学生应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个人的兴趣爱好,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成长条件,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
8.2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4第二单元习题讲解课件
必修四4.2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课件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件
高二政治人的认识从何而来课件
必修四5.1意识的本质课件
文化生活第四单元复习课件
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4.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件
7.1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课件
必修四2.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课件
哲学的基本知识课件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件
生活处处有哲学课件
5.1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课件
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课件
10.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5.2文化创新的途径课件
必修四3.1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课件
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3单元复习课件
3.1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课件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课件
9.1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课件
1.1体味文化课件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课件
高二政治必修3第四单元综合探究课件
4.1传统文化的继承课件
一切从实际出发课件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