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学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点,同学们能够学习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坚持"从物到感觉到思想"的路线,是建立在物质决定意识这一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的。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点】
1、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辨证关系
【原理内容】:
(1)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在实践的基础上,认识能够不断深化和向前推进。(2)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能够促进实践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认识则把实践引歧途。
【方法论】:既要重视实践,又要掌握科学理论,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实践和理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有关实践的基本原理
①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把人们观念中的存在转变为现实中的存在。
②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实践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
④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人的实践活动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当中;实践活动是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的,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3、有关认识的基本原理(反复性和无限性)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方法论】:真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要求我们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4、关于真理的原理理论(条件性和具体性)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同步练习题】
1.在现实生活中,裁缝师深信“量体裁衣”;有经验的农民都懂得“因地制宜”;医生看病开药,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奏效……材料中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 )
A.天与人的关系问题 B.名与实的关系问题 C.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 D.理与气的关系问题
2.“经学家看见《易》,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对《红楼梦》的这一评述所体现的哲理是( )
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B.认识决定实践,实践水平的不同,认识也就各不同
C.真理都是有条件的,面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可以有多个真理 D.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具有一定的差异
3.一段弯曲的树根,弃置荒野,匠人过而不顾,农人或拾为木柴,根雕艺术家得之,如获至宝。对这段树根认识上的差异表明( )
A.人的认识受主体因素制约 B.认识对象是由主观意识创造出来的 C.人们的意识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必不相同 D.人的认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4.19世纪英国作家惠兹里特说:“一个除了书本以外一无所知的纯粹学者,必然对书本也是无知的。”与这句话在内涵上相一致的名言还有( )
①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 ②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③饱经风霜的老人与缺乏阅历的少年对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④我思故我在
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信息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突出成就,反过来又成为科技进步的强大助推器。比如有些生物实验,往往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完成;而用计算机模拟实验,不仅能迅速获得结果,而且能节约器材费用,还能避免某些真正实验所具有的危险性。上述事实说明( )
A.计算机模拟实验可以取代现实的科学实验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6.在听完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讲课后,一些来自企业的学员感到有些失望,便问:“你讲的那些内容我们也差不多知道,可为什么我们之间的差距会那么大呢?”这位企业家回答说:“那是因为你们仅是知道,而我却做到了,这就是我们的差别。”这句话表明实践高于理论认识,因为实践具有( )
A.社会性 B.历史性 C.直接现实性 D.能动性
7.2011年12月14日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2012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大政方针、主要任务,并为2012年中国宏观调控指明路向,“稳中求进”成为来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这说明( )
A.人类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B.实践是检验真理性认识的标准 C.事物内部结构总具有优化趋向 D.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无限的
8.“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与此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B.不畏义死,不荣幸生 C.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D.入山问樵,入水问渔
9.“嫦娥一号”在200公里轨道高度获取了120米分辨率全月图,而“嫦娥二号”卫星在15公里近距离轨道对月球虹湾地区高精度成像,加上新设计的CCD相机,“嫦娥二号”分辨率可以优于“嫦娥一号”1.5米。这表明( )
①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②人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 ③科学技术能提高人们的实践和认识能力 ④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10.2011年3月11日,9.0级大地震使日本海底大面积升降,产生的重力差引发了海啸,损失惨重。“准确预测”是地震科学研究的最高境界,但这种预测目前还做不到。这告诉我们( )
①人自然的变动规律无章可循②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③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④世界上还有很多神秘领域无法让人们认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点是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同学们要警觉起来,各科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第四课 第二框法律对建设精神文明的措施做了明确规定(2)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意志坚强的表现
高二政治说课稿 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高二政治说课稿 家庭消费的内容
《改革开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说课
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初二政治《法律规范经济行为》的说课稿
情趣与兴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十五课第一框
高二政治说课稿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
高二政治说课稿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第三册依法制裁违法犯罪
高二政治说课稿 什么是经济效益
《走进中学》说课稿
高二政治说课稿 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高二政治说课稿 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
第10课责任重于泰山
高中政治《矛盾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说课稿
市场交易的原则说课稿
高三政治说课稿 公民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人的性格 各不相同 教学设计(一)
笑迎新生活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五课第二框 发现自己的潜能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学案
《财产属于谁》说课稿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