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17年高考只有短短两周的时间了,考生备考越来越紧张,如何在最后一段复习时间内取得最大复习的效果?
高考政治这样复习,即使剩下两周也能提高成绩!
盲点真题+考纲,全面撒网,排查知识盲点
距离高考越近,越是有学生觉得还有好多知识没掌握,这个时候,不应该盲目复习,而应该认真而有序地梳理知识,逐一排查知识盲点。
在距离高考2周的时间里,要想全面排查知识盲点,专家老师给学生两点建议:
第一多做历年高考真题,寻找命题规律。
在这个阶段,考生不要去做市面上低质量的练习题、模拟题,而应该找来历年高考真题进行定时专项训练。
“因为学生在做高考题的过程中,才能准确感知命题的方向和趋势,从中找到命题规律。”专家介绍说,高考真题所选择材料的严谨度以及对答案设置的科学度,都是非常高的。所以,她建议学生在临考阶段去做真题,这要比学生做模拟题更具指导性。
做真题不仅能让学生适应高考题目的特征和节奏,还能让学生把握高考命题规律,形成有效的思维习惯和答题套路。
也就是说,只有在有针对性地、反复进行真题训练后,考生在主观题的答题思路和语言组织方面,才能形成惯性思维,这样的考生才会在考场上发挥得更好。
第二结合考纲和重要知识点,去回顾教材。
回归教材时,要结合两个点:高考考纲和重要知识点。
那么,考生该如何结合考纲呢?
专家老师建议,考生可以一边看着高考考纲,一边去回忆考纲上提到的那些知识点,回忆课本上是如何表述的。
一旦考生发现有回忆不起来的知识点,就要立即去翻课本,然后将该知识点“吃干榨净”,不留任何知识盲点。
第一遍回顾教材,考生需要结合考纲,而第二遍的时候,就需要结合重要知识点了。
平时老师都会给学生讲一些重要知识点,比如常考的考点或者易错知识点,在第二遍过课本的时候,考生要把重要知识点一一过一遍,甚至必要时,需要深挖一下,这样才能在考场上灵活运用。
此外,错题本也是排查盲点不可或缺的资料。只有用好错题本,考生才能有针对性地突破提高。
考前翻开错题本,考生需要重温并加深下典型错题的印象,在练题时时刻“警钟长鸣”,才能有效避免高考时“重蹈覆辙”。
时政热点:官员打架,折损的是政府形象
时政热点:对逃脱监管者的“背景”就该深挖
时政热点:监管者“刻意失明”,还要损公肥私到几时?
时政热点:协商民主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时政热点:用好巡视这把“制度利器”
时政热点:审批改革别顾头不顾尾
时政热点:严查基层干部“家产家事”也是源头治理
时政热点:纪委干部殴打举报人该“下”到何处?
时政热点:从十五句箴言看习近平如何抓干部队伍建设
时政热点:人大代表挖塌路面,沟壑易填人心难补
时政热点:干部“耍年休”莫让作风跟着放大假
时政热点:在基层当好学习型“工兵”
时政热点:严把三道关,让改革举措落到实处
时政热点:要重视“官声”透露的信号
时政热点:巡视工作需要不断强化权威性和独立性
时政热点:根治“奇葩证明”,亟待制度猛药
时政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理论有哪些新拓展?
时政热点:引导休假潮流政府责无旁贷
时政热点:“官之至难者,令也”
时政热点:建大数据政府,从信息互联开始
时政热点:领导干部“自首”有几多诚意?
时政热点:问责不会“只捏软柿子”
时政热点:没有推诿不作为何来极端“讨薪秀”
时政热点:谨防畸形政绩观架空“扶贫政绩”
时政热点:百家协会脱钩机关应成为改革示范
时政热点:以“三严三实”根治“四风”积弊
时政热点:官员对巡视组拍桌子说狠话添反腐笑料
时政热点:审批时间缩短质量不能缩水
时政热点:小官巨腐缘于微权力“失控”
时政热点:检察长是否吸毒,不能藏着掖着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