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时事政治考点复习:保障改善民生
【知识解读】
1.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包括六个方面:
(1)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2)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3)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2.党和政府为什么要重视民生?
(1)民生问题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活水平,关系着社会的安宁,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决定了社会进步程度和政权兴亡。
(2)这是党和政府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需要,也是维护稳定这一大局,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
3.谈谈党和政府应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2)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3)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4)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努力解决好物价、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等问题。
4.我国古代有哪些思想家和统治者的思想体现了关注民生?
(1)孔子主张“仁”的思想,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
(2)孟子主张“仁政”,还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家。
(3)唐太宗把百姓比作水,把君王比作舟,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思想。
5.现阶段我国依然存在诸多民生问题,这说明了什么?
(1)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属性: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没有变
(2)人民生活处于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3)现阶段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6.政府为城乡困难群众发放消费券和一次性生活补贴以及规定最低工资等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什么原则?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鼓励一部分人、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7.2010中央财政教育支出1981亿,较09年增加48.5%的基础上,今年又进一步增长23,9%。这些体现了党和政府哪些理念、举措和发展战略?
(1)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2)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育是基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需要。
(3)义务教育不仅是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且也是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履行的义务。
(4)发展义务教育尤其是农村的义务教育是解决“三农”之农村民生问题的关键。
(5)有利于公民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8.列举党和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所采取的惠民措施。(结合本地区实事)
如减免农业税,免除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的学杂费,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注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廉租房制度,经济适用房。
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回答1—2题
1.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①有利于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②体现了同步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③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④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种田不交税,上学不交费,看病能报销,农民得实惠”我国能做到这一点,主要是
A、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结果
B、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结果
C、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结果
D、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结果
3.解决农村民生问题,农村改革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B、加快农村的科技发展
C、建设同步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D、解决农民工的外出务工问题
4.党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价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农民流转土地所得收入,符合十七大“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精神”这种收入属于
A、按劳分配所得
B、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
C、按个别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所得
D、按资本要素分配所得
5.地方财政把重点都放在民生的支出上。要解决好民生问题,你认为最关键的是:
A.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B、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综合国力
C.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坚持改革开放
参考答案:CBABB
社会热点:“限速35公里”还叫高速公路吗
社会热点:校园“毒跑道”究竟还有多长?
“中环事故”需要一份完整的责任清单
(必修四)高二政治下册综合测试题2:选择题
经济热点:文创产品如何更好打开市场
“解开束缚创新发展的绳索”
高一政治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知识点总结
高一政治重点知识点:企业是市场的主体
文化热点:学霸建言“疼一疼”,正是应试教育之疼
习近平:守着绿水青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
社会热点:教师欠薪7个月,有“程序”就“正义”?
高二政治下册综合测试题1:选择题
探索“四权”自愿有偿退出 破除市民化制度障碍
社会热点:当你老了,也靠报纸证明活着?
时政热点:在“一窗通办”中看“减与简”
经济热点:“问题奶”与“放心奶”岂差一步之遥?
请尊重农民的选择权
什么样的“超级英雄”更受欢迎
2016年5月24日时事政治(国际)
经济热点:国企“限薪令”岂能成““涨薪令”
李克强:“中国制造”需要一场品质革命
经济热点:降价超五成的药价谈判是谁的“馈赠”?
发改委解读:健全法规制度体系保障生态保护补偿健康发展
文化热点:明星污名化现象的思考
经济热点:“网络排行榜”自弹自唱早晚会无人喝彩
时政热点:别总拿聘任制公务员的高薪说事
新人教高一政治《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练习题及答案:必修4
棒打西瓜的“熊孩子”就应用劳动道歉
文化热点:高考合批录取,高校要放下“偶像包袱”
2014高一政治知识点之多变的价格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