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考政治试题点评:亮点叠出 导向积极。
2017年杭州市中考思想品德?历史与社会试卷保持了近年来命题的风格,试卷的题量、分值比例、难度没有明显变化。试卷紧扣2017年的《命题细则》设计,所有知识点都来自考纲范围的教材。分析今年的中考试卷,在学科特色,能力考核等方面亮点叠出,为未来的课堂教学提供了积极导向。
一、试卷特点
1.突出学科特色
2017卷突出了政史地三个学科的专业特色,尤其是注意用各自学科的语言表述各自的内容,要求考生用各自的学科思维来思考所要回答的问题,为初高中有效衔接做了铺垫。如第9、11、12、13题均是要求对历史人物作出准确判断;第10、14、35和36题的(3)问则是要求对历史事件作出准确的判断与分析,所有的历史题都带着浓浓的史味。第15、16、20、21、34题需要读懂、读透图表,充分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图像特点。37题的两问需要综合运用《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法律常识的相关内容回答,才能获得理想分数。
2.关注社会焦点
2017卷在传承2009卷“以社会焦点为主要情境”的特点同时,跳出了对社会热点的通常视角,有所创新。突出表现在通过对社会焦点原始材料的运用、改造和创设新材料来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培养学生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能力。全卷涉及玉树地震、社会公平、低碳经济、上海世博会、西南旱灾、沙尘天气、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5周年、两会召开等社会焦点事件。另外,试卷对这些焦点背景的解剖和试题角度的设计独到。如36题第一则材料是对《历史和社会》(七年级上册)第六课《国际大都市》第二、三段内容改造得来的;而36题的第二则材料则是对社会焦点素材的创新,它以站在《清明上河图》前参观者的感受为情境,引出“北宋时期的社会生活与经济发展都出现了许多新的气象,请简述其‘新’的表现”。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设计巧妙。
3.注重知识迁移
2017卷最大亮点是重视学科内容的纵向迁移和跨学科内容间的横向迁移,突出了试题的能力导向。如34题既要有《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的确定地图中事物方位的能力、了解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又要有《历史与社会》(九年级)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对策的相关知识,借此培养学生空间想象与分析能力;35题以“正义战胜邪恶”为主线,将世界反法西斯战场和中国抗日战争放在一起进行考查,学生要有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第一课和第五课的知识,借此培养历史思维能力。更为精彩的是有关“上海世博会”的考法,从政史地不同角度进行考查,实现了跨学科内容间的横向迁移,借此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能力。 29-31题,以会徽、吉祥物、参加国的众多来考查和谐社会、强国之路、国际合作及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典型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试题。
二、教学导向
1.突出学科素养的培育
2017卷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教师在常态课中,要坚持对学生进行学科专业素养的培育。主要包括各学科知识体系的整合和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通过学科内纵向知识和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来夯实学生的学科基础,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如《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部分,教师可以用《中国的行政区划》图落实我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分布等;可以用《中国的地形》图落实我国的地形、气候、河流、东西和南北差异、不同区域的人们生活生产与风土人情。在平常的教学中力求做到“图文并茂”,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能力。
对于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更需要教师的教学创造。如民族问题:可将《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的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集中分布区与《思想品德》九年级的我国民族政策、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实行的民族政策进行横向组合。如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也可以将《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和《思想品德》九年级内容进行横向优化组合,从而减少重复,使对考点的把握能更精准。
2.拓展课堂教学的外延
2017卷给我们的另一点启示是,教师要拓展课堂教学的外延,把社会焦点问题纳入课堂。社会焦点是对社会热门话题的提炼,通常是指社会热门话题中能与考点相吻合的部分。2017卷涉及的社会焦点,基本都出自于《时事》(1-6本),所以教师在夯实教材基本知识点的同时,也要做好课堂教学外延的拓展。建议教师可以在每本时事发给学生的当天,利用学生对新事物的兴趣,在课堂上用2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我阅读后,让学生讲讲最感兴趣的话题及原因。对于“国内外大事记”这一重点栏目,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提炼时间、人物、文件名称等关键信息。用好《时事》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
3.精选精练精讲,提升复习效率
2017卷给我们应考复习上的启示有三点:精选――着重选择符合备考热点导向的试题,能体现专项能力训练的试题,符合学生最佳发展区域的试题等,把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为精练提供坚持的基础。精练――坚持有效第一的原则,不追求题量的多寡,而力求做题的效果,特别要重视做题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各种能力的体验和运用,突出做题的过程价值。精讲――重视答疑解惑,提高讲解的针对性,注重多角度分析,注重归纳共性,突出重点,特别要重视审题解题一般方法的归纳,以引导学生提高审题、解题、答题的能力。
解选择题的金钥匙——基础知识
先秦儒家政治思想新评(5)
初中思想品德活动课的反思
一个“牢固树立”的哲理依据
激情飞扬 激活政治课堂
浅谈政治课教学中的意境
化解消极校园舆论 建设和谐校园文化
谈谈初三政治复习的思路与方法
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素质教育刍议
论政治教师的人格感召力
浅谈政治课堂中的活动设计
思想政治辨析题的特点及应对之策
先秦儒家政治思想新评(2)
构思课堂导入,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初中生的心理问题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怎样上好新课程的思想品德课
浅谈新课改下的农村思想品德课教学
思想品德课导行艺术举隅
做一个经常“反思”的老师
中学思想政治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之我见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第六课《为坚强喝彩》教学反思
浅浅谈政治教师如何加强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
先秦儒家政治思想新评(3)
“导入”是思想政治课的开门红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优化政治课堂
浅谈如何激活政治课堂
先秦儒家政治思想新评(4)
思想政治课教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政治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谈愉快教育在政治课上的运用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