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 认识自我
【课程目标】
能够不断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认识青春期生理;学习调节情绪,增强调控自我、承受困难和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状态;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的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
1.1悦纳自己的生理变化,促进心理和生理的协调发展。
1.2知道青春期心理卫生常识,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调控好自己的心理冲动。
1.3理解情绪的多样性,学会调控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1.4客观分析挫折和逆境,寻找有效的应对方法,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
1.5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
1.6 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客观地认识、评价自己的优缺点.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核心知识】 .
1.根据少年时期的三大生理变化(性机能发育成熟、身体外形急剧变化、体内机能迅速健全)及其所导致的身心协调问题,把握初中生心理发展的根本特点,进而引导学生在悦纳自己生理变化的基础上,促进其心理和生理的协调发展。
2.围绕少年时期的三大心理过渡(从依赖性向独立性、从“自我朦胧”向“自知之明”过渡、从幼稚向成熟过渡)和三大心理矛盾(渴望独立与现实依赖的矛盾、心理闭锁与求得理解的矛盾、性机能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心理卫生的常识教育,帮助他们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找到调控自己心理冲动的有效方法。
3.从理解情绪的多样性人手,认识情绪在人类生活中的独特作用,进而结合生活中可能出现的情绪问题,学会调解和控制情绪、保持乐观情绪的常用方法。
4.从正确看待挫折和逆境人手,通过讨论交流寻找有效应对挫折的方法,进而帮助学生认识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的重要性。
5.充分认识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在社会适应和个人成长中的意义。以及“磨砺意志、陶冶情操,形成良好的学习、劳动习惯和生活态度在个性的发展和完善中的重要性,进而引导学生讨论并学习增强自我完善的常用方法。
6.从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性入手,通过讨论、交流,掌握客观、全面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方法,进而帮助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
考点2 学会交往与沟通、交往的品质
【课程目标】
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学会人际交流与沟通;善于与人合作,努力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知道孝敬父母和诚实守信是做人根本,能够尊敬父母和长辈,做一个诚实的人;学会关心、尊重、宽容、理解他人,乐于助人,与人为善。
2.1学会与父母平等沟通,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的矛盾,克服“逆反”心理。
2.2了解青春期闭锁心理现象及危害,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
2.3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异性交往。
2.4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情感。
2.5知道礼貌是文明交往的前提,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能,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2.6理解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能正确对待社会中的合作与竞争,养成团结合作、乐于助人的品质。
2.7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2.8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2.9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
2.10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2.11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理解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2.12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核心知识】
1.正确认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和教育,以及可能产生矛盾的原因,与父母沟通的基本要领和策略。
2.理解青春期是容易滋生孤独感和闭锁心理的特殊时期,认识青春期闭锁心理理象的成因及危害,掌握学习积极交往、养成乐观性格的有效方法。
3.正确认识异性同学之间的情感、交往与友谊在初中生社会性发展中的独特作用,同时认识不恰当的交往方式对初中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不良影响。
4.从师生关系的角度来认识教师工作特点,知道新型师生关系基本内涵,掌握与教师交往和沟通的基本准则。正确对待教师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5.懂得什么是礼仪,了解生活中基本的社交礼仪;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与技巧,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认识到是否讲究文明礼貌对他人心理的不同影响及其所导致的不同后果。
6.明确什么是合作中竞争和竞争中合作;正确理解竞争及其与合作的关系。
7.理解生命是父母赋予的,体会父母为抚养自己付出的辛劳,能尽自己所能孝敬父母和长辈。
8.懂得对人守信、对事负责是诚实的基本要求,了解生活中诚实的复杂性,知道诚实才能得到信任,努力做诚实的人。
9.体会“团结就是力量”,珍视集体的团结,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
lO.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职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
11.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宽容和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共规则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
12.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他们的文化与习俗。
考点3 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课程目标】
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3.1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自我控制的能力,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3.2正确对待心理压力,克服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3.3正确认识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3.4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能够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3.5感受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和情感,养成亲社会的行为。
3.6感受个人情感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文化认同感。
【核心知识】 ‘
1.结合青少年追星现象或偶像崇拜,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以及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在杜绝不良嗜好、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中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学习中的压力;引导学生细致分析导致学习焦虑的具体原因,并通过相互交流探讨适用于自己的调控方法;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升学和职业选择的心理准备。
3。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养成勇于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优良品质,是“战胜挫折和困难,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重要保证,同时,从不同方面了解勇于克服困难的事例和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保持积极进取态度的自我锻炼的方法。
4.引导学生充分认识个人的存在与发展离不开集体,集体的发展与存在也离不开每一个个体,进而加深对“团结就是力量”的涵义的理解与领悟,增强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和利益自觉性。
5.通过对“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对比,引导学生切实感受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加深对当代中国的认识,增进关心社会的兴趣,进而加深对党的感情,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的技能与习惯。
6.通过多种事例,引导学生感悟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对个人感情的影响,提高文化认同感。
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第三课“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一册人贵有自尊自信
维护社会管理秩序
见义勇为,积极同违法犯罪做斗争
法律打击经济犯罪
违法行为应该承担法律责任 教案2
十五课第一框
勇于开拓进取
意志坚强的表现
情绪——奇妙的“窗口”
第一册拒绝诱惑
第六单元 自强不息 6.3 自立自强
情趣与兴趣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论青年教师如何讲活政治课
第七课 第一框题 “走近法律”
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保卫祖国 依法服兵役
第九课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第10课责任重于泰山
日新又新我常新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三册宪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第二课 第五框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价值观
如何做到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高三政治说课稿 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青少年要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第一框: 《身边的诱惑》 教案
《保护自己——用智慧、用法律》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品味生活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