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政治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辩证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查字典政治网。
辩证法即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方法。
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的发展有一个过程。辩证法发展的第一阶段是通过辩论达到真理,是辩证法发展的思辩阶段;第二阶段是揭示宇宙发展的普遍规律,是辩证法发展的实证阶段;作为思辩与实证相统一的第三阶段是前面两个阶段的综合,即 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阶段。如果说第一阶段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二阶段是本体论的辩证法,第三阶段则是本体论和认识论相统一的对称辩证法。思辩性与实证性相统一的辩证法即对称辩证法,是辩证法发展的最高阶段。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什么是新事物?什么是旧事物?什么是发展?(即发展的实质)
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是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最终走向灭亡的事物。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3、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把握这一观点有何意义?
前途是光明的:
(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2)它在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吸取了旧事物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并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3)社会领域内的新事物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而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
(2)人们对新事物的认可也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因而,新事物战胜旧事物必然经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
意义: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既要充满信心,鼓励、支持新事物,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接受挫折与考验。
4、量变和质变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含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着的变化。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着的变化。
相互关系:
(1)事物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4)事物的发展就是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
高考政治必备知识点:历年高考政治辩证法知识点总结
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多样的、有条件的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联系是客观的: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联系观
用联系的观点:坚持整体与部分关系:含义、地位、作用、功能不同
联系(关系原理内容)(反对孤立观点)
方法论要求:全局观念;重视局部的作用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事物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优化的趋向,用综合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联系观点和发展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矛盾(对立统一)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分歧是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发展观点和静止观点的对立、全面观点和片面观点的对立,两者对立的焦点和根本分歧是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灭亡,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2、发展观
用发展观点看问题:做好量变准备,量变质变关系原理(反对静止观点看问题)促进事物的质变
方法论要求:做好量的积累,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矛盾的含义:对立统一。
矛盾的属性:同一性和斗争性:含义、关系、作用(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矛盾特殊性含义、表现、方法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矛盾观
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意义
坚持两点论与 哲学依据: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关系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含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意义: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辩证否定观:辩证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发展的环节,其实质是“扬弃”(反对形而上学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 方法论要求: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4、创新意识与辩证法
本质: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社会进步
创新的内容:理论创新(先导)、制度创新(保障)科技创新(动力)文化创新(智力支持)实践的推进,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经济时事热点:以科学考评根除“论文经济”
时政热点:迈向命运共同体,开创亚洲发展新传奇
2016年3月23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5中考政治备考:2014年8月国内国际时事政治总结
2016年6月22日国内外时事新闻
用“制度红利”推动人才奔跑
2016年高一地理下册期末备考知识要点归纳
时政热点:人们为什么喜欢看官员互相“举报”
文化时事热点:“不让学生署名”身份歧视损伤学术创新
2015年中考《政治》考点归纳锦集
社会时事热点:大龄农民上大学的标本意义
时政热点:“干部背干部”是给救灾添乱
时政热点:以职务之便捞好处是给自己当“掘墓人”
“问题跑道”不能久治不愈
高一政治下学年期末考试模拟试题精选
处置“僵尸企业”要既快又稳
没了“份子钱”的出租车会有什么新气象?
2016年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
精编高一下学期政治期末备考模拟真题
2015年中考政治考点归类(一)
时政热点:多一些“眼下看不见”的政绩
高二政治下册期末考试知识点整理
精编高二政治下学期期末知识点梳理
社会时事热点:医者仁心大爱悲悯
经济时事热点:别让网络狂欢伤害法治尊严
时政热点:公示交通违法亦当“趋利避害”
2015年中考政治常见知识点问答
“社保费率小降”,公众获得感不能降
“就近入学”案提醒学区划片要重民意
房车陪读是弊大于利的“双刃剑”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