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大家能够对自己多学的知识点有所巩固,查字典政治网特准备了高考政治政治常识知识点的内容供大家学习。
1、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有世界观并不意味就掌握了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认为哲学就是具体科学相加,是错误的。
3、哲学都是对自己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时代精神的精华。(ps:哲学有正误之分)
4、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5、物质具有可知性,即可以被人们所认识。世界上只有已被认识的事物和有待于被认识的事物,不存在不可认识的事物。
6、意识是人脑(不是大脑、电脑)的机能和属性。有人脑不等于有意识,认为人脑是产生意识的源泉是错误的。
7、任何意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鬼神等也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是一种歪曲虚幻的反映)
8、规律最重要的特点――客观性。即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不能被改变、创造、发明、消灭等,但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可以改变。
9、规律是事物内部的本质的联系,而非现象的联系。“四季更替、水往低处流、种瓜得瓜”等都不是规律,知识规律的表现形式。
10、任何现象都是对本质的反映,现象分为真象与假象。假象也是对本质的一种反映(错误歪曲的反映)
11、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实践人们获取认识的途径有两个―――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12、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高级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有正误之分,认为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可靠的观点是错误的。
13、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观点。
14、事物直接爱你的联系都是有条件的,都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15、有量变不一定就能质变,必须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质变。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但质变也有好坏之分,只有好的质变才能实现事物的发展飞跃。
16、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第二位的原因)。认为内因决定外因是错误的。
17、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ps:常见错误有“正确的意识决定物质”、“意识对物质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了正确的意识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18、在复杂事物中有很多矛盾,其中有一个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过程起决定作用的,为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有多个)
在每一种矛盾中,其中有一方面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次要方面只有一个);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19、分析是从整体到部分;综合是从部分到整体归纳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
20、创新的本质即“辩证否定”――不是简单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否定一切,而是克服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东西,保留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扬弃)
21、真理的根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但真理又是不断发展的。
22、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素质
③为社会他人作出贡献,劳动和奉献是创造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23、人生价值包括: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其中人生的社会价值即个人为社会作贡献是第一位的。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2016-2017高考政治哲学常识知识点总结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大家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第二单元第三课 走近老师、我们的老师很特别
第二十四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神奇的工具》教案
第四单元 积极进取 共同进步
初一思品期末复习课
《土壤中有什么》
第八课 第一框 特殊的保护,特殊的爱
思想品德第四课《走进青春 成长不烦恼》
政治教案-学习,成才的阶梯
第二单元 个人、集体与社会]单元教学要点
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追寻高雅生活》教案
第21课 护佑生命安康
第四单元 少年当自强]单元教学要点
《走进新的学习生活》复习学案
鲁教版上册第二单元补充学案
探索规律
思想品德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三框
鲁教版第一单元学案
新的学校 新的向往
走进中学 课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
《情趣与兴趣》教案
课 题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 (七年级下册第三课第二框题)
第八课 第二框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教案
第二十三课 不以规矩 难成方圆
政治教案- 中学政治教案初一年级第一课
引向光明的科学理论
政治教案-学会调控情绪
挫而不折 积极进取 学案
热爱生活 从点滴做起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