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6中考政治考点指导。
1、为什么要依法规范我国的市场经济?(或:为什么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要维护现代市场经济的公平与公正,保证正常的市场秩序,就必须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只有完备的法律、法规,才能引导和规范人们沿着正确的轨道进行经济活动,避免经济活动中的不公平现象。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市场经济的规则需要法制化。
★归纳:怎样依法规范我国的市场经济?
①国家不断完善经济立法,建立较完善的经济法制,推动市场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②通过经济执法,制裁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法律的强制性;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③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要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有法必依)
2、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哪些?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拥有(安全权、知情权、求偿权、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获得有关知识权、人格尊严和民族风俗习惯受尊重权。
3、消费者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①消费者要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②树立消费者权益意识,
③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拨打电话12315、找消协调解、找商家协商;向法院起诉
4、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受到法律制裁说明了什么?
①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更是法制经济。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③对市场经济中的一切违法行为,都必须追究法律责任,不能有任何超越法律的特权存在。
5、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怎样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
①生产经营者:要依法经营,不生产、不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诚实守信,公平竞争,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②消费者:消费者要学习有关法律、法规,特别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树立消费者权益意识;依法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如,拨打电话12315、找消协调解、找商家协商;向法院起诉
(③政府监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监管职责,对企业产品质量加强质量监管,对违反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的企业或个人,依法给予查处,等等。)
6、为什么诚信支撑经济?(或诚信的意义?)
企业①以诚立市。(诚实经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立业之基、兴业之本,是高于一切的原则,违背了这个原则,最终一定要为其付出代价。
③市无信不立。取信于市,是企业、企业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前提。
④重信守诺,是每个成功企业发展的法宝。
⑤诚实是个人最起码的品德。重信守诺,是每个公民应该坚持的做人原则。
⑥人无信不立。取信于人,也是我们中学生在社会上立身处世的基础。
7、经济活动中诚信的要求?
诚信是人们普遍认同的最重要的商业道德。诚要求人们诚实经营,不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不欺诈,不坑蒙拐骗。信要求人们重合同,重承诺,遵守契约。
8、诚信与利益的关系是怎样的?
①诚信与利益本非矛盾,即使产生了矛盾,企业也应诚信至上,在诚信的基础上寻求利益,才是长久的、真实的利益。②如果违背诚实的原则,就没有信誉可言,最终失去的必将是企业的生命。
9、企业因诚信经营而赢得市场对青少年的启示?(企业因不讲诚信而付出代价对青少年的警示?)
①对个人而言,如果没有了诚实,将无法在社会上立足。在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诚实是最起码的品德。②取信于人,也是我们中学生在社会上立身处事的基础。我们应该言而有信、言出必行,切实的履行自己的承诺。
10、经济活动中违法行为有:不正当竞争、制假售假等为什么受到法律制裁?
①市场经济是公平经济,更是法制经济。
②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违反了诚实守信、公平的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
③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遵纪守法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11、评析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如制假售假)
思路:是什么行为?为什么?怎样做?
①是不道德的、欺诈消费者的违法行为。
②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违反了诚信、公平的原则;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材料写出如:安全权、知情权、公平交易权等)。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
损害了遵纪守法生产经营者的利益,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生产经营者应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诚信经营,加强道德修养。
12、你认为如何才能避免制假售假现象?(或从国家、生产经营者、消费者角度提建议)
①国家不断完善经济立法,通过经济执法来制裁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强道德和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道德、法律素质。(徳、法角度)
②生产经营者要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诚信经营,加强道德修养。
③消费者要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树立消费者权益意识,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3、结合染色馒头事件双汇瘦肉精事件,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你想对生产经营者说些什么?或带给生产经营者哪些警示?)(怎样做为什么)
①要合法致富,依法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怎)。只有用法律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才能使社会稳定、和谐,每个社会成员才能有平等地获得财富的机会,依法获得的财富才能受法律保护。经济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会扰乱经济秩序,阻碍经济发展,损害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利益,自己也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
②要诚信经营(怎)。诚实经营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立业之基、兴业之本。违背了这个原则,最终一定要付出代价。
这就是我们为大家准备的2016中考政治考点指导的内容,希望符合大家的实际需要。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为“万能章”减负,关键需从简政入手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简政放权 “权力减法” 莫忘“监督加法”
时政热点:法治乃国家善治之基
时政热点:建设“美丽中国”要治“三病”
时政热点:良好政风是最佳发展环境
时政热点:剑指“三不”是“从严治部”的关键一步
时政热点:查处送红包者利于源头遏“红包腐败”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争分夺秒发言将成“两会”必修课
时政热点:横下一条心纠正“四风”
时政热点:终身问责是“为官乱为”的“紧箍咒”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放得开接得稳,简政放权才不会“自由落体”
时政热点:“四个全面”,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的战略指引
时政热点:公车改革用“公开”来换挡提速
时政热点:突围“盘丝洞”需“快刀斩乱麻”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简政放权 让管理更加科学高效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转机制 三联一动促医疗改革
时政热点:公开罚没让权力更透明
时政热点:“网络问政”适应了公众对民主政治的期待
时政热点:阳光反腐,对“潜规则”说不
时政热点:用“望闻问切”把脉干部
时政热点:政绩思维左右了政府APP
时政热点:政府网站普查 让阳光政务成常态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习近平 政治生态污浊 从政环境就恶劣
时政热点:打招呼未必都需要批条子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李克强谈“权”时不只说了“任性”
时政热点:用制度管住权力“任性”
时政热点:落马的“能吏” 反证“以德为先”的重要
时政热点:用政治干部“好样子”提升政治工作威信
2015全国两会时政热点:政治生态也要山清水秀
时政热点:立法法的修改是一个里程碑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