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文为大家准备了政治第一次摸底考试指导的内容。
一、选择题
选择题的解题方法有两类:直选法和排除法。直选法指根据课本知识直接选出正确答案。但是,如果遇到难题,最好用排除法。即先选择好一个或几个最容易发现的完全正确或错误的序号作为解体的基础,然后再推出正确答案。做题时,要找出无关选项和错误选项,这样就能很快地找出正确答案。
二、建议题中华考试网
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里的主人公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考察的是考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解答这类题应注意如下几点:
1、明确要求。通过认真分析材料,了解题目要求,确定材料里的主人公属于哪一类问题,根据课本所学知识写出答案,答案不可离题万里,泛泛而谈,必须能够解决问题。
2、辨明对象。通过仔细审题,明确建议的对象是哪些人或什么部门。
3、答案力求完整。建议应多层次,多角度,力求完整,不能片面。
4、根据分值答题,分多则多答,分少则少答。
三、材料说明题
这类题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往往是名言警句)写出书中的观点、道理。做这类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深刻理解所给材料的意思,找出书中与此相似或相同的观点,写出答案。这就要求考生平日学习时要搜集和理解与课本知识相关的名言警句,做到有备无患。
四、材料分析题
这类题是考题中的重要题型,遇到此类题,有些考生要么是无从下手,要么是答非所问,往往失分较多。材料题虽然多种多样,但还是有共同点的。要答好这类题,基本都要做到三点:一是分析材料,找出关键信息;二是要明确答题的方向,看看是属于哪一类型、哪一部分内容的题目,与课本的那些基本道理、观点有关;三是整理答案,分清层次,找出这一类问题有关的知识点。做这类题的关键在于确定答题的方向,方法有三:一是找材料中的关键词,看看与课本的哪些基本道理、观点有关;二是看材料后面的问题,辨清答题的角度;三是正确理解材料的主旨,看看与课本的哪些知识有关。一般情况下,利用这三种方法就可以轻而易举地确定答题的方向。
这篇政治第一次摸底考试指导的内容,希望会对各位同学带来很大的帮助。
2017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的注意事项
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制上练习题
社会时事热点:应对辞职纠纷,企业也要守法
文化时事热点:不是每句“对不起”都能回应“没关系”
经济时事热点:入股肯德基的马云几乎被“玩坏”
时政热点: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地生根
2016年11月6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6年9月5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6年11月5日国际时事新闻
2016年11月5日国内时事新闻
G20金砖国家领导人非正式会晤,习近平这样说
经济时事热点:G20峰会,世界经济的“最忆是杭州”
2017年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的技巧
文化时事热点:“假离婚”的背后是“真悲剧”
文化时事热点:西湖畔,中国智慧点亮全球治理新理念
政治时事热点:G20峰会,奉献中国智慧 彰显中国情怀
七年级政治上册《家的意味》同步练习题
社会时事热点:“最苦城市排行榜”折射为梦想打拼的爱与痛
社会时事热点:“孝老假”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
2016年11月4日国内时事新闻
2016年9月4日时事政治(国际)
2016年11月5日时事政治(国际)
经济时事热点:互联网广告不再是“脱缰野马”
2016年11月6日时事政治(国际)
经济时事热点:三居出租屋藏30张床,租房市场的一个缩影
动量与冲量有什么关系
时政热点:“上任一月即被免”彰显制度力量
政府之间争夺“诸葛亮”实为利益之争
杭州G20,“创新驱动发展”开创经济治理新局面
习近平会见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
| 不限 |
| 政治教案 |
| 政治课件 |
| 政治试题 |
| 不限 |
| 不限 |
| 上册 |
| 下册 |
| 不限 |
| 发布时间 |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