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政治解题复习指导四步曲
太原市初三学生小马问:在做政治练习、模拟题时,遇到综合分析类的题目,不是知识点答不完整,就是在答题过程中容易跑题,如何才能熟练掌握政治的解题技巧,尽量不丢分?
构建完整知识体系
首先要在头脑中形成一棵知识大树,然后回归课本,把每一目题下的知识点填充到对应位置。所学的知识脉络清晰、全面,有利于同学们把握各年级知识之间、课与课之间、节与节之间、框与框之间、目与目之间的内在联系。考试中,同学们才可以比较容易地多角度思考、解答问题。
应以三条主线立树干:
以初一心理品质初二法律常识初三社会发展常识、基本国情国策立树桩,再分析初一心理品质共10课的结构,第1课(总)第2-10课(分);
初二法律常识十六课第1课《法律》(总)第2-7课《国家与法律》(分)第八课《宪法》(总)第9-16课《公民与法律》(分);
初三第1课《社会发展常识》第2-4课《国情、国策》第五课《社会责任感》的结构。
再按照课题节题框题目题的顺序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单选先易后难
答政治考试题一定要按试卷安排,以先易后难的思维顺序来答,切不可倒着做。
最佳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记忆、理解和辨别能力,侧重于基础知识的再认能力。在中考中,共14小题,每题2分,总计28分。这是中考易得分的题,要先做。
解答单项选择题一般分为四个步骤:审忆析答
1.审题
审题目要求:选对的还是选错的;属于还是不属于;符合还是不符合;单选还是复合选。
审材料或图表:找关键词、句,明确中心含义。
画出题干和分枝的关键字。
2.回忆教材
根据审题结果,回忆教材相关知识,最好直接忆出答案,最起码忆出知识所在位置。
3.分析备选答案
题干题枝是否相符合(正确有关系关系正确完整)
4.选出答案
单选可直接找相关答案。复选如果是四选三可用找错误排除法;如果不是四选三可用正误排除法。
简答不求详尽
简答题主要考查:学生在记忆、再现概念、原理等基础上理解和应用的能力。要求答案简洁明了,力求全面,不求详尽。
主要有材料型、图表型的概括、列举、说明。
答题思路:
1.材料概括、列举、说明题:审(找全关键词、句)忆(回归教材)答(用书中政治术语概括材料中心)
2.图表概括列举题:读(读懂、读全本意得出引申义)忆(回归教材)答(政治术语概括)
辨析语言精练准确
辨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全面、辨证的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要求精练、准确。
答题思路:审忆断析。
审(找全关键词、句)忆(回归教材,对比观点)断(做出正确、错误、片面的判断,复合辨析题有几处判断几处)析(观点正确,则答全理由;观点错误或片面,先提出正确观点作为依据,然后指出题中观点的错误所在,最后答应该怎么做)
分析说明题是学生在中考中最容易失分的题型,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综合分析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
答题思路:审忆结合阐析
审忆结合:先审材料,材料有几层意思,要概括全,回忆它们分别所体现书中的哪些观点,总的又体现了书中哪些观点;再审问题,明确设问指向,问什么答什么;
阐:鲜明地提出和材料相关,并符合设问的观点。
析:许多学生失分之处就是缺乏必要的分析,分析时一要结合课本理论,又要始终联系材料,不能出现两层皮。
不要题题都翻书
政治开卷考试的信息量一般都比较大,又必须在约70分钟内完成,考试时间根本不允许题题都翻书。平时,要培养归纳整理相关资料的能力,有计划去翻书,查找资料,不要忙而无序,更不要成段盲目地抄书。
注意书写要求
首先,答题措词用语要准确,答案虽然是开放的,但并不意味着想答什么就答什么,随心所欲,而要注意答案用语,多用课文中的观点、原理,少用白话、口语或文学化的语言。其次,简答题答案应简明扼要,直截了当;分析说明题成块状出现而不是成条状出现,提炼观点书中原理材料分析成为一块,如同语文考试题中的小论文中的论点论据论证;如果是活动与探究题,还要符合一定的文体写作要求。
相关推荐
最新中考政治文化类过关检测复习试题
2014年中考政治评析题的复习答题指导
时政热点:官员复出更需取信于民
时政热点:“新提任官员财产公开”需尽快落地
时政热点:公车改革成败不能仅以开支评价
时政热点:习近平青睐哪些年轻干部:懂国情的实干派
时政热点:构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
时政热点:长效监管“培训中心”难在哪里?
时政热点:下好户籍改革一盘棋
时政热点:户籍制度改革吹响总号角
时政热点:绿化腐败佐证权力腐败无禁区
时政热点:提升政府效能公信的重要一步
时政热点:“泥水洗手”镜照总理“一心为民”执政理念
时政热点:解决好党员干部的角色定位问题
时政热点:严于律己 慎独慎微
时政热点:对官员独董应严防报复性反弹
时政热点:切实解决干部“为官不为”问题
时政热点:政府接受独立第三方评估更可信
时政热点:公车改革-中国正啃最硬的一块“三公”骨头
时政热点:政府诚信是社会信用的“定盘星”
时政热点:科学民主立法推进依法治国
时政热点:核心价值观的“三重音部”
时政热点:乡镇“白条”是在透支政府公信力
时政热点:公务员“诚信量化”体现务实作风
时政热点:人大代表面责不作为官员应成为常态
时政热点:批评不能只对事不对人
时政热点:反“四风”当有“拱卒”精神
时政热点:深水区户改尤须“探水情”
时政热点:“规矩”应是年轻干部入门课
时政热点:专项资金违规使用为何难根除
时政热点:李克强3次表扬直言女县长让谁脸红?
时政热点:异地调任是反腐治本有力举措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