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中考临近,为了帮助广大考生备考,查字典政治网为大家准备了中考资讯,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2010年中考时事政治热点专题精讲及训练集锦八:贯彻落实学好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时政背景材料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当代中国最基本国情、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4、社会主义的本质
5、我国国家的性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
7、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8、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9、依法治国
学科知识链接
1、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环境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只有使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2、经济发展与合理利用资源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自身安身立命的基本条件。资源是有限的,人类随着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日益增加,最终就会引发资源危机,破坏生态环境。人类的经济活动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产生目前我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①没有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节能减排意识淡薄;②人口持续增长,又以高消耗、高污染代价的粗放型增长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③资源环境方面的法制欠健全,执法力度不够。
4.目前我国的资源、环境现状:
资源问题的具体表现:资源短缺:①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②人们节能环保意识淡薄,资源利用率低,能耗大,浪费与破坏严重;③资源分布不平衡;④资源质量不高 ⑤能源对外依存度高。
我国环境问题的表现: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形势严峻:①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是中国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②废气、废水及固体废弃物污染是中国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影响:制约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危害人们生命健康,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思考】
2002-2007年,中国经济平均增长10.4%,2008年比上年增长百分之九,已经连续6年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在快速增长中我国也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按现行汇率计算,我国GDP总量大约占世界GDP总量的5.5%,但能源消耗达到了2.6亿吨标准煤,大约占世界能源消耗的15%左右;水泥消耗12.4亿吨,占54%。
欣慰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亟待通过推进循环经济加以解决。
4.为什么要制订《循环经济促进法》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什么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①自然资源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是人类生存之本;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②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节能环保意识淡薄、资源严重不足、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形势严峻,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口增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十分突出,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条重要途径。
③《循环经济促进法》立法目的就是为了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取得最大的经济产出和最少的废物排放,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④制订《循环经济促进法》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5.国家、企业、个人在推动节能减排和环保,促进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取得成效的原因)(根据材料反映的问题具体作答,注意答题的角度)
更多内容进入: 查字典政治网感受成长
七年级政治身边的诱惑3
第二课 人生多彩
第三框自我新形象
七年级政治成长的园地
让生命之花绽放教案
法不可违(说课稿)
7.2处处保护
把握青春 珍惜友谊
七年级政治身边的侵害与保护2
身边的侵害和保护
《积极融入社会》
七年级政治走进中学
初一思想政治期末复习提纲
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分数之外的收获
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 教案
七年级政治自我新形象
《生活离不开法律》教案
长大的感觉—七年级思想品德下册教案
社会有序靠规则
第20课 法律伴我成长
第五课第二框《挫折面前也从容》
面对学校的要求
七年级政治面对生活中的不良诱惑
分辨是非善恶
第一单元 做尊重自信的人
《发展的需要》教案
《丰富多样的情绪》
课题:追寻高雅生活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