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消费可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以下是第二课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知识点,请大家阅读。
1.个人收入与可支配收入
个人总收入一(税收+社会保障金):个人可支配收入 个人可支配收入=消费+储蓄
2.决定家庭消费和储蓄比例的因素
决定家庭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应从各个家庭的具体情况出发,但通常需要考虑两个因素:(1)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程度和家庭拥有财产的数量;(2)消费者的年龄和对未来收入的预期。
除此之外,社会消费风尚、利率和物价水平等许多因素,也会对人们决定消费和储蓄的比例发生影响。
3.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生产决定消费,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发展的水平决定的。同时,消费对生
产又有反作用。扩大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是我国目前推进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课题。
4.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直接关系着生活质量的提高
适度消费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指与国情及实际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对于个人和家庭来说,是指与收入水平及社会风气相适应的消费。
5.适度消费的作用
(1)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
(2)促进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6.影响生活质量高低的因素
生活质量的高低除了与物质消费水平密切相关外,还与其他许多因素有关。
(1)与精神消费状况相关。 (2)与闲暇时间的多少有关。 (3)与生活环境有关。
7。生活水平提高了还要提倡艰苦朴素
8.消费结构及分类
(1)生存消费、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 (2)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
(3)耐用消费品消费、非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 (4)自给性消费和商品性消费。
9.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
恩格尔系数=(食物支出/消费支出总额)100
恩格尔系数的大小已被广泛地用来反映一个国家或家庭的消费水平和生活水平的高低。
10.消费结构变化和进步的趋势
(1)生存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享受消费和发展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2)物质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精神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3)日常消费品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耐用消费品和服务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4)自给性消费的比重逐步缩小,商品性消费的比重相应增大。
(5)消费结构的进步还突出表现在食物消费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逐步缩小,即 恩格尔系数的降低。
11.消费的弹性和刚性
12.培养健康的消费心理
13.常见的不健康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不健康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是指那些违反社会公德的、违反精神文明的,或者影响合理消费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1)攀比心理, (2)炫耀心理 (3)从众心理, (4)逆反心理
不健康的消费心理会导致不良的消费习惯,不良的消费习惯将形成不合理的消费结构,从而影响消费的总体效益。
14.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是一种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
15.消费者处于弱势地位,要特剐强调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6.维护消费者权益行为的意义
17,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
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主要有安全权、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受尊重权、获得赔偿权,我国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给予了消费者特殊的保护,但并没有给消费者不正当维权的权利。
18消费者要善于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2)请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调解 (3)向有关行政管理部门申诉。
(4)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学习贯彻十七大有关精神
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同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第二课适度消费与合理消费知识点的内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查字典政治网预祝大家取得更好的成绩。
有朋自远方来教案
友情伴我同行导学案
众人划桨开大船教案
两代人的对话导学案
宝剑锋从磨砺出导学案
我是中学生了教案
人格不可辱教案
让人三尺又何妨教案
2016届高考政治第二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19
2016届高考政治第二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14
严也是一种爱导学案
2016届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16
2016届高考政治第二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15
感悟青春教案
2016届高考政治第二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24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导学案
2016届高考政治第二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17
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导学案
假如我是你教案
友情伴我同行教案
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导学案
主动沟通健康成长导学案
2016届高考政治第二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22
2016届高考政治第二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23
生命因独特而绚丽教案
2016届高考政治第二轮高频考点复习课件13
发掘自己的潜能教案
相逢在花季教案
日新又新我常新教案
2016届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课件15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