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发展经济才能更好地改善生活。以下是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知识点,请大家阅读。
1.社会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1)社会的存在要以社会生产为基础
(2)社会发展也要以社会生产为基础。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联系,密不可分: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选择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不是人们随心所欲的结果,而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的。
(2)生产关系形成后,它又会反作用于生产力。一种生产关系如果能调动人们进行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它就会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起促进作用;当一种生产关系或者其中的有些环节压抑了人们经济活动的积极性时,它就会束缚和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时候,它就需要作变革或调整了。
3.构成社会生产的基本要素
(1)劳动者的劳动。
(2)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
(3)资本。
(4)经营管理。
(5)科学技术。
劳动、土地、资本、经营管理、科学技术等要素,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各有自己独特的地位和作用,缺一不可。其中,劳动、土地、资本这三类要素看得见,摸得着,被称为实体性要素;经营管理是联结性要素;科学技术是渗透性要素。各种生产要素只有合理地搭配组合在一起,才能进行现实的和有效的社会生产。
4.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国民经济信息化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是:(1)科技含量高;(2)经济效益好;(3)资源消耗低和环境污染少;(4)人力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发挥。
5.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密不可分。首先,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其次,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6.经济增长统计指标:GDP
GDP是一个重要的统计指标。一国(或地区)GDP的总量,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而人均GDP则反映一国(或地区)人们的富裕程度。通过统计国民经济各部门创造的价值在GDP中所占比例的变化,还能反映出一国(或地区)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
当然,GDP这一统计指标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在人们还没有寻找到一个 更好的并且很成熟的统计指标之前,GDP仍然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7.社会主义社会生产的根本目的
经济增长的根本意义,就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保证社会成员享有充分的福利和得到全面的发展。
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要使每一经济主体的行为纳入社会生产目的的轨道。
(2)要让政府部门的管理与决策更科学化、规范化。
(3)要通过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成果。
(4)要通过积累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保证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
8.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离不开社会积累
(1)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离开了积累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
(2)社会积累基金主要来源于三条渠道:①政府的财政渠道。②企业的利润留成。③居民的一部分消费基金的转化。
第一课发展经济与改善生活知识点的内容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查字典政治网预祝大家取得更好的成绩。
(淮安市)高一政治下学期期末模拟真题:附答案
初中政治最好的学习方法指导
初三政治复习中的问题与对策指导
时政热点:扬反腐之“鞭”赶百姓幸福“马车”
初中政治中考复习策略
2013中考政治时事热点:民族团结
2011年初三政治中考备考经验交流会发言稿
2014年中考之政治备考方案
2016年7月下旬中考政治时事(国际)下
中考政治学习方法小窍门指导
高一政治下册期末考试模拟测试题
时政热点:“已批评”能让官微与网友和睦相处?
七年级上中考政治第一轮复习
高二政治下册期末调研模拟测试题
2014中考政治复习备考点睛:三条黄金法则
中考政治重要核心知识点
初三政治总复习计划范文
初三政治复习备考策略方案
初三中考政治知识点:2010年南通市初三政治模拟试卷
2013政治中考第一轮总复习指导
高二下学期政治期末知识点复习(哲学)
2013中考政治总复习备考资料—食品安全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中考政治备考经验总结介绍
中考政治复习常识知识要点
2016年高二政治下册期末重要知识点整理
初中政治综合知识点归纳汇总
九年级政治学科中考复习小方法
初三政治复习资料介绍
群众拍摄警方执法,法律真“不允许”吗?
2016年8月上旬中考政治时事(国际)上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