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以课本为主建构体系
无论是应付单科考试,还是综合考试,都要以本为本,全面理解与掌握政治学科的三门课知识,以致于灵活应用,进而创造性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些要求回归课本,通览全书,整合相关知识点,建构知识体系,让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立体化,真正达到运用自如的程度。比如说经济效益这一知识点,它自身包括含义、内容、表示公式、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与途径,同时还要找到它与价值规律、国企改革、市场经济的特征、市场交易的原则、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和正当竞争手段等经济学知识点的联系;还要进一步扩展到哲学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和可持续发展等知识;另外还要联系政治常识中的国家职能、国际竞争的实质等内容,从而全面理解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的真正内涵。
二、要注意复习课本的方法和技巧
复习课本不是像刚学习的时候那样的细致,但也不是简单的翻一遍,或是单纯的背诵一遍,必须要注意方法和技巧。虽说是第一轮复习,但实际上它包含两遍:
第一,先把课本读厚。具体做法是:结合《2010年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把每一课的知识点都找出来,逐个消化。需要知识的识记,需要理解运用的知识点,要再通读一下课本上的相关内容,特别是以自己不理解的重点问题,除了要问老师和同学之外,还要做少量相关的习题。这一遍复习不能留下任何的知识死角。要下苦功夫细致地复习,时间不够要抽时间,把识记、看课本和做题有效地结合起来。另外,每复习一个阶段要做一套检测题,检查一下自己知识点上还有没有漏洞,以便及时查漏补缺。
第二,再把课本读薄。根据记忆规律,过一段时间还要进行第二轮复习,但时间有限,必须找出可行的方法!每进行完一个阶段,就要及时地总结一下,用一个专门的本子,列出这一个阶段的知识框架结构,并找出里面重点的知识和自己认为比较难的知识点,以备日后快速有效的复习。同时要做一个习题集,记录下那些自己做错的且比较重要的试题,每次考试前都要抽时间翻一下。
总结:以上就是2014高考政治第一轮复习方法的全部内容,请大家认真阅读,巩固学过的知识,小编祝愿同学们在努力的复习后取得优秀的成绩!
时政热点:亮明身份方显党员意识
童工之死,留守少年的最坏情境
对暴力伤医必须“零容忍”
李克强:上下联动 攻坚克难 深化“放管服”改革
时政热点:用党章“获得感”挤除行为“迷失感”
时政热点:坐堂问诊的药监局长该被问诊了
“铝包子”的背后是监管缺位
环境热点:公共场所禁烟不能“心太软”
经济热点:精准发力推动县域经济“弯道超车”
农村环保多用乡村智慧
时政热点:才尽其用,踩好落实改革的油门
让“假脱贫”无处藏身
互联网企业价值观端正方能致远
闫书华:“衙门作风”为何长久存在
发改委解读:转变发展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时政热点:治“山寨社团” 必须用足猛药
时政热点:简政放权不能止于列出权力清单
政策解读:国务院关于促进外贸回稳向好的若干意见
时政热点:以良好家风涵养健康的政治生态
每日要闻:习近平会见美国华特迪士尼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艾格
习近平会见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纳雷什金
不能任由网络约车“野蛮生长”
政策解读:国务院关于印发盐业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
时政热点:领导干部要学走网络群众路线
习近平就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
提速降费成果要让人看得见
政能亮:打通“信息孤岛”,民众才能“不折腾”
26岁干部贪百万,是“不懂事”还是太“世故”
政策解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的通知
每日要闻:上下联动 攻坚克难 深化“放管服”改革
不限 |
政治教案 |
政治课件 |
政治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